孩子习惯从自己所处的地点看世界,从身边环境认识世界。此书反其道而行,提供了一个从高空观望的可能性,让孩子跳出自己被局限的空间,发现自己生活的地方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什么样子、从全局看是什么样子。
本书将统计数据与遥感影像结合。将看似对孩子来说十分无趣的数字重新组织,变为隐含信息的图画,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自己从书中寻找、发现并关注这些数据。一方面遥感影像极具视觉冲击力,数据资料又是对世界理性、全面的概括性描述;另一方面,让孩子从图像中发现信息是对孩子观察能力、信息获取和组织能力的锻炼。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所生存世界的能力。
作者将目前生态环境与人地关系的热点问题融入书中,呼吁关注环境问题,引发孩子关于人地关系的思考,激发孩子关注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的意识,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本书是运用了遥感影像的图画书,可以让孩子在家中俯瞰全世界。
◎原汁原味的真实照片(卫星照片和航拍照片),将地球本真的美丽,以及地球面临的严峻危机,呈现在读者面前。
◎丰富的数据与图片配合,揭示环境与生态危机,引发读者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
◎大拉页的版式设计,让画面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通过展示美丽的真实世界引发孩子对地球的热爱,激发孩子关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作者扬·阿尔蒂斯-贝特朗导演了著名的纪录片--《家园》。
一起守护我们的地球
文/逸宇妈
这是一本视角非常非常独特的书。
从空中俯瞰真实大地,展现的也都是最真实的统计数据。
环保主题童书相当多,但在我印象里能以此为切入点的,似乎独此一家。
就冲这份独特,已经形成了非一般的强烈吸引力。
让人忍不住冲动要翻开一睹究竟。
从拿到手的一刻,深蓝色星空背景下,地球上若明若暗的灯光轮廓,和具有奇妙真实美感的卫星地图,就会紧紧吸引住孩子的眼光,因为每个孩子天性里,都深深渴望飞翔。
读这本书时,孩子可以想象自己像超人一样,飞起来了!书中的图片,就是孩子在最高最高的天空中,将会看的真实的景象。而最终,也希望孩子能像超人一样,努力去守护我们的地球。
鸟瞰真正的地面,不是童话里想象般那样,有棉花糖的云朵、一片纯绿的大地、尖顶的宫殿般的房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页,就是九张完全不同的真实地貌:海洋、岛屿、沙漠、冰盖、填海中的城市。
你,能猜得到什么图对应什么地貌么?孩子们最喜欢这种挑战了。
这些真实的照片,又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呢?
"我看到了地球,她太神奇了。--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
而借助卫星技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太空宇航员一样将地球尽收眼底。
当你飞翔在天空时,将会看到什么?
你将看到,古老的庙宇和消失的文明。
你还可以看到辉煌的全人工岛屿城市,是如何在7年间一步一步填海造就。
威尼斯这座奇妙的水上城市,在浩瀚的大海中会是怎样呈现。
除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我在看到城市膨胀那张照片时,也不无震惊。
几百上千栋雷同的房屋沿着街道曲线,整整齐齐而又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仿若蜂巢。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自己生存的地方。
"每周有超过100万人进入城市生活。"
"世界人口1/2居住在城市。"
"8.63亿人生活在贫民窟。"
真实的统计数据直击人心。
1984、1996、2002 年的城市卫星照片对比,可以直观体会到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张。
而夜晚的地球轮廓,却又美轮美奂。仿佛这个深蓝色的精灵是通体透亮的。
甚至,可以看到咱们中国沿海形状的闪闪明辉。
这美丽来源于电力--"地球上存在大约50000座水电大坝、450座核电站。"
但,"有13亿人-- 约为世界人口的1/5,至今没有通电。"
当然不只是美好。这册图片给予我们的,更多是警示。
战场的遗留痕迹、一圈一圈被砍伐殆尽的森林。
"全球有青少年士兵250000名。"
"每2秒钟就会有1块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森林消失。"
仅仅残余少许的的山峰积雪、碎裂成小块的冰川。
2000年、2006年、2010年的湖泊缩小照片,配上"直至最后一滴水"的标题。
相信每个观者心中都不可能不敲响警钟。
为了让我们孩子的孩子,还有机会亲眼目睹亚马逊丛林上空的彩虹,还能浮潜去大堡礁里跟小丑鱼嬉戏,还能见到胖乎乎的帝企鹅,请"负责任地旅行"、"负责任地生活"。
这本书,它的震撼来源于真实的照片和真实统计出来的一组组数据。宇妈认为,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展示出这些图片和数字,比任何宣传口号都来的更直观更有效。
我和我的孩子都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震撼!
爱护地球,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