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和孩子谈谈性
ISBN:
作者:萝莉·伯金坎,史蒂夫·阿特金 著,梁田 译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成年人、家庭教育书、
内容简介

2-12岁的小孩,对自己的身体总是充满了好奇,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从最基本的认识身体的各个部分,到小宝宝如何诞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学会了思考,会有更多疑问随之而来,也会向大人提出更多更尴尬的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既富于养育经验又具备专业素养的专家,在书中,他们以非常实用、科普的文字,帮助父母和不同年龄、不同发育阶段的孩子去讨论让大家难以启齿的性相关的话题。父母在阅读中就可以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和正确的态度解答孩子关于性的疑惑,也让父母提早准备接受孩子青春期的到来,调整父母关于性教育方面的教养态度。

编辑推荐

本书中结合中国性教育的现状,向社会提出了对2~12的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幸福。本书中所说的“性”,并不完全意味着成年人的性行为。在本书中,这个词汇更多地是指孩子在不同年龄和发育阶段中相关的性器官和对与性相关的一些概念。本书引导广大教育者走出对孩子的性教育的误区。书中在如何和2~青春期的孩子谈性方面,作者为父母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建议,书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你急需的答案。

在线试读章节

前言在阿特金斯博士的儿童心理临床案例中,通常父母们都非常关注怎样做才能保护孩子不受来自各种媒介和其他渠道混乱的性的信息的侵扰。在成人世界中,我们总是不断地在电视电台或者网络上看到把性作为卖点和令人不堪忍受的低俗的性主题,所以,在父母们想要帮助小孩子接受更多正面的性教育时,常常会感到万般无助。这本书主要是为了那些想要帮助孩子尽早了解性知识却又苦于无法启齿或者无从下手的父母们。读者会发现,其实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们对“性”的理解都有着不小的差别。对2岁左右的小孩来说,“性”仅仅意味着理解了性别的不同,和也许已经有过自慰的经历的12岁孩子比起来,真的是有着天壤之别。而到了3岁,就可以逐渐引导他了解性和性别在生物学角度上的孕育和生儿育女。作者强调了这样的观点: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尤其在性教育方面。父母的引导决定了孩子在成年后看待性别、性和性征等很多问题的态度。作者同时建议尽早为孩子建立并强化身体隐私的意识,教会孩子区别哪些是善意的触摸,哪些是恶意的触摸,并明确告诉孩子,性行为仅限于成年人。书中的案例大多是为了告诉父母不同年龄段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性”理解到什么程度的辅助说明。推荐的游戏活动是提供给父母一些各年龄段孩子适合展开的与性相关的主题的互动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可以顺势启发孩子或者找到话题深入交流。书中最关键的理论是无论何时,只要父母发现孩子有关性的语言行为或者想法时,都要假设孩子“无罪”,也就是说孩子们是无辜的。因为现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无论是孩子们主动听来的还是有支持的指导时得来的关于性的信息过于混乱庞杂,需要父母像老师一样给予最初的言传身教。在跟孩子们讨论“性”这个词的含义时,每个年龄段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某些话题会非常有效。也许你会发现,作者建议和孩子讨论性的场合在家中、相关的事例以及推荐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可能和你平时所做的正好相反。所以,我们很乐意鼓励你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探索出最适合你孩子的方式方法,无论何时,如果你不赞同书中的建议,都可以根据家里的实际情况按自己的方法去教育孩子。书中使用了部分阿特金斯博士诊所里小病人的真实事例和家长咨询时提出的实际问题。出于对病人的保护,我们虽然得到了病人家长的允许和授权,还是隐藏了孩子的具体信息,这样只有他们自己阅读时才知道是说的他们自己的事情,一般读者无法对号入座。

他们说

 第一章
  那是什么呀
  学步期宝宝眼中的“性”
  有一天,你刚洗完澡,正伸手够浴巾擦干身体,2岁的小女儿忽然推开浴室的门走进来,她上上下下地仔细打量你,光落在你身上对她来说最奇怪的部位,问道:“咦,爸爸,那是什么呀?能让我摸摸吗?”你大喊:“不行!我不愿意!”然后一只手遮挡着你的胯部,一只手不顾一切地使劲儿摸到浴巾迅速裹好自己,“咱们去找妈妈吧。”你仓皇护送这个宝贝儿离开浴室。
  不过,当你穿好衣服,从这个突发事件里平静下来的时候,你也许就会后悔当时没抓住机会给女儿讲清楚男孩和女孩的身体是不一样的。于是你下决心,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形一定要处理得更好,不要大惊小怪,惊慌失措。
  本章都在讲什么
  本章想告诉你,对待幼儿期的宝宝提出的有关性与性别的问题,大人应该如何解释。每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理解能力都不同,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你只做孩子能听懂的解释,采取孩子能接受解释方式。这就需要了解你的孩子现在能听懂什么,在这个年龄段,什么是最重要的,以及用什么方式告诉孩子。从我的经验来说,你跟孩子之间越早开始这样的对话,在他长大点的时候,你就能够更加顺利和自如地持续这样的对话。本章将告诉你如何开始对话。
  本章涵盖的基本概念
  ★ 教会宝宝识别身体的各个部位。
  ★ 了解简单的性别区分。
  ★ 了解自己身体每个部位。
  ★ 如厕训练。
  ★ 认识性别器官。
  ★ 简单知道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认识身体的部位:尽量使用正式名称尽早帮助年幼的孩子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告诉他们各个部位的名称,以及身体每个部位不同的功能,能够让孩子更早地认识、了解自己的身体。
  事实上,很多父母在孩子还是婴儿或者学步的时候就通过儿歌和日常的一些小游戏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比如,这是你的小眼睛,这是你的小鼻子,你的小嘴巴在哪儿啊?你的小耳朵呢?
  应该这么说:阴茎或者阴道
  你之所以不能很坦然地跟孩子介绍这些部位,是因为你是一个成年人,很清楚这些部位的功能和作用,所以一想到要提起些名词,你就一个劲儿犯嘀咕,觉得难以启齿。作为父母,你应该了解,其实这些名词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简单身体部位的名称而已,跟鼻子、眼睛、嘴巴比起来,并不会有太大区别。解决这种尴尬时刻的唯一办法,就是你克服心理障碍,让自己坦然地提到这些名词,反复说几次,你就不别扭了。
  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跳过腹部和大腿周围的部位,直接指认膝盖以下的部位。你肯定从来没听过谁家的爸爸妈妈唱念“你的小鸡鸡在哪里?你的阴囊在哪里?”这样听起来的确很奇怪。可是,谁又能忽略身体的这些部位呢?事实上,大家也不忽略,而是很尴尬地不知如何跟孩子提起这些部位的名称,也不想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这些我们觉得不便公然提及的部位。另外,在最开始就清晰地、正确地教给孩子这些部位的名称是最佳选择。与其大人们躲躲闪闪地说“小鸡鸡”、“小屁屁”之类幼稚的、含混的词汇,不如直接对孩子说这些部位的名称因为在大人们用很卡通、很口语的词汇教给孩子这些部位名称的时候,会敏感地感觉到神秘,觉得肯定有什么秘密藏在这些官里。
  男孩有阴茎和阴囊,女孩有阴部和阴道,还有阴蒂。这样的介绍,说出来的时候也许不能让你觉得自己很优雅或者很舒服,但是简单明了。在对处在幼儿期的孩子介绍这些已经足够了。难道你成年之后,还会管自己的生殖器叫小鸡鸡或者小屁屁吗?
  认识性别
  如果你有儿又有女,一定能注意到孩子们自己就会逐渐发兄弟姐妹的身体跟自己的有所不同。2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注意到性别的不同,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幼儿期的孩子是通过分类来进行性别认知的,就像按大人的要求,把自己的玩具按照颜色、大小和功能分类一样,孩子们会按照男孩有阴茎而女孩却没有对自己身边的小朋友进行分类。你很容易听到这个年龄段的小姑娘在介绍自己的朋友时说:“珠珠是女生,因为她没有小鸡鸡。”
  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在家里帮助孩子不断加强对性别的认知,比如,可以问孩子:爸爸是男孩吗?爸爸有阴茎吗?妈妈是男孩吗?妈妈有阴茎吗?豆豆是男孩吗?豆豆有阴茎吗?(如果你家里的是个2岁左右的女儿,提时最好把阴茎换成阴部)这样,孩子会逐渐明确区别家人的性别,哪些跟他自己一样,有阴茎,是男孩,哪些没有,不是男孩。
  两岁左右的孩子逐渐能够分清性别,哪些是男孩,哪些是女孩。遭遇“爸爸,我能再看看你的阴茎吗?”及其他尴尬时刻的攻略
  在教孩子区别性别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遭遇相当尴尬的时刻。比如,在银行排队的时候,女儿突发奇想,追着你大声地说:“爸爸,我能再看看你的小鸡鸡吗?”你一定特别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你跟女儿一起洗澡的时候,儿看过你的阴茎。毫无疑问,给你办汽车贷款的业务员这下全知道了,但是,无论你感到多尴尬,也要尽量克制,绝对不能在一刻恼羞成怒地对孩子恶语相向,简单粗暴地敷衍她的问题。要知道孩子虽然让你无地自容,可是她没有什么过错,她只是在通过孩子的方式去努力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努力向你学习认识世界而已。告诉你一个最好的方法,你要很镇定地弯下腰,答非所问却清楚地、平静地告诉她:“当然,宝贝。男生跟女生不同,男生长着阴茎,女生却没有。这是我的身体,我想看就看
  在2.5~3岁的时候,孩子会对你的身体特别感兴趣,当然,对自己的也很感兴趣。会不断地寻找机会盯着爸爸妈妈的身体上下打量,问这问那。如果你不是特别介意,完全可以利用洗澡的机会开展身体教育,可以做很好地介绍,也可以适时回答一些平时宝宝对身体的疑问。通常,你都会遭遇一些让你汗颜的问题比如,“妈妈,你的小鸡鸡呢?我有小鸡鸡,你的小鸡鸡呢,去哪儿了?”还有更让你悲痛欲绝的,“妈妈,你的屁股为什么那么大?”被问到这些的时候,你肯定特别希望这个小东西赶紧闭嘴。
  “妈妈,你的小鸡鸡呢?我有小鸡鸡,你的去哪儿了?”但是,如果你可以很坦然地裸身跟孩子一起沐浴,其实这会是一段特别美好的亲子时光。你对自己身体的坦然态度,一定也会影响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态度,孩子也同样会很从容地做些相关的提问,而不觉得忐忑和神秘。
  我不喜欢在孩子面前裸体,会觉得很不安坦白地说,即便这样,你还是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你裸身面对他时不安和惊慌的神态,尤其是孩子的性别跟你不同的情况下。裸身相对的时候,也完全没必要心中充满了罪恶感和恶感,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裸身的时候和穿着衣服的时候说起身体的各个部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表现。你的不安,对谁都没有好处。孩子为什么喜欢抚摸自己
  孩子脱掉衣服的时候,都会显得对自己的身体很有兴趣,摸摸这、摸摸那,当然包括性器官。当孩子探索身体想知道身体的这些部位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有时候碰巧发现,抚摸自己的性器官时感觉很舒服,由于觉得舒服,他就会经常去摸摸。作为大人,首先应该知道,这是的正常感受。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性器官布满丰富的神经末梢,比身体任何部位都敏感;其次也应该了解,自我刺激是孩子正常成长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大人不要依据自己的判断就认定这是在手淫,因为孩子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性刺激,仅仅就因为他感到挺舒服已。千万别斥责孩子,说那样做很肮脏,见不得人,并粗暴地开他的手,这些举动都会让孩子觉得羞辱并且不知所措。孩子偶尔发现,触摸性器官的感觉很舒服,于是就喜欢经常去摸摸。
  不过,如果你发现孩子在沙发上抚摸自己的性器官并显出很享受的样子时,也不能听之任之,最好告诉孩子:抚摸自己的身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这是很隐私的行为,可以在浴室或者卧室里做的事,在客厅的沙发上做就不适合。但是,提醒的时候别大惊小怪,更没必要为此喋喋不休,孩子可没耐心听你讲那么多。事实上,你规定的“不要在沙发上抚摸自己的性器官”和“不要在卧室里吃麦片”,对这么大的孩子而言没有太大区别,仅仅是多了一条妈妈告知的规矩而已。不过,要记住,对于两三岁的孩子来说,里的一切规矩都得经常提醒、不断重复,这样他才能养成习惯。如厕训练的时候
  如厕训练对于1岁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件大事。你可千万别指望你的宝贝能一步到位地顺利学会自己大小便。最常见的状况是,他经常会在便盆上坐半天都尿不出来,刚刚离开却忽然尿裤子了。如厕训练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机会帮助孩子指认身体的部位和这些部位都是用来做什么的你可以很自然地和孩子一起,在他坐在马桶上大小便的时候给他讲个故事,也可以随便聊聊。聊的内容当然跟臀部、生殖器之类的部位和这些部位的功能有关。应该鼓励孩子说出尿尿或是大便时的感受,让他自己体会在大便和小便的时候都用到了身体的哪些部位。在给孩子讲这些的时候,尽量用词准确,这样,孩子听习惯之后就能学会正确的表达。
  如厕训练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学会如何感受和控制自己的身体,也让他了解自己身体相关的部位都是如何作的。记住,孩子尿裤子的时候不去责备他,和你在他成功地尿到便盆里的时候夸奖他,同样重要。要让孩子知道,就算他在如厕这件事上还是需要大人的帮助,你也同样为他的每点进步和努力感到骄傲。更要让孩子了解,在他成长过程中,即使你的观念与他有冲突,你也是可以信赖并乐于帮助他的。性别角色扮演:兰博VS卡罗尔布雷迪即使你的孩子已经非常清楚男孩和女孩的生理区别,他们还是更应该在社交活动中学习如何区分男孩和女孩的行为。3岁的时候,大部分孩子不仅可以告诉你他是男孩还是女孩,还能举出一堆很刻板的男孩应该做么,女孩应该做什么的例子,甚至很多例子让在一边倾听的父母和其他大人们觉得很尴尬。孩子的性别意识并不是天生固有的,他从身边的环境和周围的大人身上逐渐认识到性别的差异。一般说来,我们支持在孩子模仿那些符合他性别角色的行为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比如,小男孩玩积木显然应该比他玩洋娃娃得到更多的赞赏和关注。
  如果你去给朋友的孩子选择生日礼物,假如是男孩,你肯定觉得玩具卡车应该比芭比娃娃更合适。一般来说,父母不会给男孩买芭比娃娃;大人们不会把属于男的玩具送给女孩,当然也不会把女孩的玩具送给男孩!这算是约定俗成,绝大多数的父母会很自然地做出这样的性别角色定位所以,跟其他事情一样,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做出什么样的榜样。比如,你告诉孩子男人和女人都应该做家务和照顾孩子,那在家里你也应该这么做才行,孩子见了才会相信你说的话是真的,对孩子来说是眼见为实如果你和孩子在电视里看到,书里读到,或是生活中发现一些你所不齿的性别角色的行为,告诉孩子不能那样做的同时,也要记得今后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一定也不要那么做。你想要灌输给孩子的那些准则一定是示范给孩子看到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嘴边。虽然孩子还小,看起来只是关系到眼下这些简单的性教育,但是这种态度将会一直持续影响到将来你对孩子的教育。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