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历时12年,跟踪调查了5万多名儿童的学习行为模式,在科学对比分析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终于揭开“优秀儿童的生活习惯”之谜,并为父母和老师制定出简单实用的“优秀儿童的黄金时间表”。作者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们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共同点就在于——让孩子在10岁以前,必须具备目标管理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该书甫一出版,旋即被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购买版权并以韩文、繁体中文、英文等形式出版,引起全亚洲幼儿教育理念的巨大震动。数以百万的家长和幼教工作从业者竞相阅读并率先实践,“黄金时间表”的运用使他们在自己孩子的身上看到了奇迹般微妙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
本书尤其适合0-12岁孩子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
习行为模式
终于揭开“优秀儿童的生活习惯”之谜
数百万日本、韩国家庭验证受益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教育学博士后、心理学博士谢军倾情推荐
看到这本书上市就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书的印刷很精美,里面图文并茂,看起来轻松愉悦,翻译得也很好,一点不像日本人说话的习惯,读起来非常流畅。
第一章 孩子十岁之前父母要做三件事
父母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在前言中,我们看到了“优秀儿童”和“不够优秀儿童”的作息时间表。对话圈中的提示告诉我们,不够优秀的孩子,他们或者总是看电视看个没完没了,或者磨磨蹭蹭地做事,而优秀的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吃饭、学习的时间都是分得很清楚的,从这些细微之处可以看到他们有很多区别。
其中,我最想强调的是,父母跟孩子共同度过些时光是很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孩子看似没有整天盯着母亲,其实他总在认真地观察妈妈,把妈妈的一举一动印在了脑子里。更可怕的是,爸爸妈妈自己没有注意到的事情,孩子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
如果我们把人也当作动物就好理解了。对孩子来说,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关系就是一个最小的社会,父母是绝对的君主。父母是抚养自己的,他们当然占主导地位。
所以,为了让给自己食物的绝对君主喜欢自己,孩子对父母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不放过地仔细观察,本能地从中寻找让他们喜欢自己的捷径。所谓的捷径就是模仿父母的行为。他们会认为:如果自己和绝对君主做同样的事情,肯定不会被讨厌的。
所以,对孩子来说最困惑不解的,就是父母的行动和他们的言论不一致的事情。比如:
妈妈对孩子说“别看电视了,学习吧”,但是自己却在看电视。这样的家庭是很多的。因为父母一定会想,孩子学习的时候正好是自己可以腾出工夫轻松一下的时候。但是,在孩子心中,他会觉得“反正妈妈在看电视呢,我看看也没关系的”。
于是,孩子出于本能,自然会选择轻松的捷径。这样的话,妈妈看电视的时候,孩子再怎么对着书桌学习,他的注意力也集中不到学习上,而是想着电视里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