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小狐狸阿权
ISBN:9787549556854
作者:(日)新美南吉 著,周龙梅,彭懿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8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5-6(大班)、6-8(1-2年级)、儿童文学(文字书)、
内容简介

本书讲了小狐狸阿权和兵十的故事。阿权是一只淘气的小狐狸,有一天,它看到兵十在捕鱼,就想恶作剧,把鱼全部放生了。后来它才知道,是兵十的妈妈病危的时候,想要吃鱼。阿权很后悔,把偷来的沙丁鱼丢到了兵十家里,却害得兵十被鱼贩痛打一顿。阿权决定好好补偿,他每天都捡来栗子和松蘑放到兵十家。兵十却一直以为是神明可怜他,特别恩赐的。这天,阿权又偷偷来放栗子,却被兵十发现,兵十以为它又要恶作剧,举起火枪,对准了阿权——这只淘气、孤独、善良的小狐狸。另外还包括许多日本经典的民间童话,如《去年的树》等。

编辑推荐

优秀的童话,经典的童书里的不朽的气息是盖得住你全身的毯子,不仅温暖,还能照映。一个人,离美妙的童话有多远,离优雅就有多远;一个国家,与经典童话、童书有多远,离文明就有多远。
  ——梅子涵
我们倾心奉献给您的是这样的童书:
世界儿童文学中当之无愧的经典
国内著名翻译家精当优秀的译本
儿童文学名家专业精准的序言

在线试读章节

1.内容的经典性。所选内容都是经过时间和读者双重检验的世界经典名作,给读者带来文学的最高享受。
2.最权威的翻译。国内著名翻译家执笔,用精当优秀的翻译水准把最真实的国外经典作品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3.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作序,顶尖儿童阅读推广人精心撰写阅读指导和亲子共读建议。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能得到专业性的指导。

他们说

  小狐狸买手套
  寒冷的冬天,从北方来到了狐狸母子住的森林。
  一天早上,小狐狸刚要爬出洞去,突然“啊”地叫了一声,捂着眼睛,滚回到狐狸妈妈的身边。
  “妈妈,什么东西扎到我眼睛里了,快给我拔出来啊,快点快点”小狐狸说。
  狐狸妈妈吃了一惊,连忙小心地扒开小狐狸捂着眼睛的手一看,什么也没有。狐狸妈妈跑出洞去,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厚厚的雪,白白的,雪被明晃晃的阳光一照,反射出耀眼的光。小狐狸没有见过雪,被雪地强烈的反光一晃,还以为是什么东西扎进眼睛里了。
  小狐狸跑出去玩了。当它在丝棉一般柔软的雪地上奔跑时,雪末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映出一道小小的彩虹。
  这时,突然身后响起了一阵可怕的声音:
  “扑啦啦,哗——”
  粉末一样的细雪,忽地一下朝小狐狸罩了下来。小狐狸吓了一大跳,没命地逃,在雪地里足足滚出十多米远。是什么呢?它想,就回头望去,可是什么也没有。原来是冷杉树枝上的雪掉了下来。雪,还在像一条条白丝线一样地从枝头上往下落。
  不一会儿,小狐狸就回到了洞里,对狐狸妈妈说:
  “妈妈,我的手好冷啊我的手冻麻了”
  说着,小狐狸就把两只冻得红扑扑的小湿手,伸到了狐狸妈妈面前。狐狸妈妈一边呼呼地朝小狐狸的小手上哈气,一边用自己温暖的手把小狐狸的手包了起来,说:
  “马上就暖和了摸过雪的手,马上就会暖和过来的。”
  它想,如果儿子可爱的小手给冻伤了可不得了,天黑了,到镇上去给儿子买一双适合它戴的毛线手套吧
  黑黑的、黑黑的夜,像块包袱(fu)皮一样包住了原野和森林,但是因为雪太白了,所以不管怎么包,白茫茫的雪地都会露出来。
  银色的狐狸母子从洞里走了出来。小狐狸钻到狐狸妈妈的肚皮底下,眨巴着两只圆圆的眼睛,一边走,一边东看看西看看。
  走了没多久,前方出现了一个亮光。看到亮光,小狐狸问:
  “妈妈,星星怎么掉到了那么低的地方啊?”
  “那可不是星星N0”
  说到这儿,狐狸妈妈的腿都发软了。
  “那是镇子里的灯光啊。”
  一看到镇子里的灯光,狐狸妈妈就想起上次跟朋友一起去镇子险些送命的事。它劝朋友不要去偷人家的鸭子,可那只狐狸不听,非要去偷,结果被农民发现,追得它们没命地逃,好不容易才捡了一条命。
  “妈妈,你在干什么呀?快走啊”小狐狸在妈妈的肚皮底下问道,可是狐狸妈妈却怎么也迈不动步子了。没办法,只好让小狐狸自个儿去镇上。
  “儿子,伸出一只手来。”狐狸妈妈说。
  狐狸妈妈握住小狐狸的那只小手,不一会儿,就把它变成了一只小孩的手。好可爱的小手啊,小狐狸一会儿张开,一会儿握住,一会儿捏捏,一会儿咬咬。
  “妈妈,好奇怪啊这是什么?”小狐狸说着,借着雪光,盯着自己变成了小孩的手,看了又看。
  “这是人的手啊。你听好,儿子,到了镇上,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家,你要先去找外面挂着一个礼帽招牌的人家。找到了,你就去咚咚地敲敲门,然后说一声‘晚上好’。那样,人就会从里面打开一条门缝,你从门缝里把这只手,对,就是这只人的手伸进去,说:‘请卖给我一双这只手戴上去正好的手套吧。’你听明白了吗?千万别把另外一只手伸出去啊”狐狸妈妈忠告小狐狸道。
  “为什么?”小狐狸反问道。
  “因为人要是知道你是狐狸的话,不但不卖给你手套,还会把你抓住,关进笼子里,人是很可怕的东西啊。”
  “嗯。”
  “可千万别把那只手伸出去啊这只手,对,要伸这只人的手”说完,狐狸妈妈把带来的两枚白铜币,塞到了小狐狸的那只人手里。
  小狐狸在雪光闪闪的原野上,摇摇晃晃地朝着镇上的灯光走去。开始的时候,只有一盏灯,不一会儿,多了一盏,又多了一盏……最后,出现了十几盏。望着灯光,小狐狸想,原来,灯也和星星一样,有红的、黄的和蓝的啊。很快,它就到了镇上。大街上,家家户户都已经关上了门,高高的窗户里透出温暖的灯光,洒在道路的积雪上。
  不过,门外的招牌上大多都点着一盏小灯泡,小狐狸一块块看过去,找起帽子店来。自行车的招牌,眼镜的招牌,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招牌。有的招牌是新涂的油漆,有的招牌像旧墙壁一样已经开始脱漆了。可是第一次到镇上来的小狐狸,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终于找到帽子店了。妈妈在路上仔细给它讲过的那个黑色大礼帽的招牌,就挂在那里,被蓝色的灯光照耀着。
  小狐狸照妈妈教的那样,咚咚地敲了敲门。
  “晚上好”
  于是,从里面传来了啪嗒啪嗒的声音,门轻轻地开了一条一寸左右的缝儿,一道光长长地投在了道路的白雪上。
  因为那道光太刺眼了,小狐狸不禁慌了神,错把另外一只手——妈妈反复告诉过它千万不能伸出的那只手,从门缝里伸了进去。
  “请卖给我一双这只手戴上去正好的手套”
  帽子店老板愣(leng)了一下:哎呀,这是一只狐狸的手狐狸说要买手套,该不会是用树叶当钱来买吧?于是他就说,
  “请先付钱。”
  小狐狸把一直握着的两枚白铜币,乖乖地递给了帽子店老板。帽子店老板用手指尖把它们捏在手上,对撞了一下,听到发出叮咚好听的声音,他知道不是树叶,是真正的钱,就从货架上取下了一双小孩子戴的毛线手套,塞到了小狐狸手里。小狐狸说了声谢谢,就又顺着原路往回走。
  它一边走,一边想:
  “妈妈说人是很可怕的东西,可是一点都不可怕啊人看到了我的手,不是也没怎么样吗?”
  不过,小狐狸很想看看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当它从一户人家的窗户下边走过时,从里头传来了人的说话声。好温暖,好动听,好柔和的声音啊
  “睡吧,睡吧,
  躺在妈妈的怀抱里,
  睡吧,睡吧,
  枕在妈妈的胳膊上……”
  小狐狸想,这歌声一定是人妈妈的声音了。因为小狐狸睡觉时,狐狸妈妈也是哼着这样温柔的歌来摇晃它的。
  这时,它听到了一个小孩的声音:
  “妈妈,这么冷的晚上,森林里的小狐狸也会叫好冷、好冷吧?”
  于是,妈妈的声音又说:
  “森林里的小狐狸,这时候也躺在洞里,听着狐狸妈妈唱的歌,就要睡着了。来,宝宝也快睡觉觉吧,看看森林里的小狐狸和宝宝谁先睡着,一定是宝宝先睡着吧”
  听到这里,小狐狸突然想妈妈了,就飞快地朝妈妈等着的地方跑去了。
  狐狸妈妈担心死了,正焦急地盼着小狐狸快点回来呢一看到它回来了,高兴极了,真想温柔地把它抱在怀里大哭一场。
  狐狸母子返回了森林。月亮出来了,狐狸的毛闪着银光,它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串蔚蓝色的脚印。
  “妈妈,人一点都不可怕呀。”
  “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伸错了,我把真的手伸出去了。可是帽子店老板也没有抓我呀,还给了我一双这么暖和的手套。”说着,小狐狸用戴着手套的两只小手啪啪地拍了两下。
  “看你高兴的”狐狸妈妈不敢相信地嘟囔(dunang)道,“人真的那么好吗?人真的有那么好吗?”
  农民的脚,和尚的脚
  12月12日这天,穷苦农民菊次陪云华寺的和尚去收初穗(sui)大米。
  初穗大米就是今年秋天刚刚收的新大米的意思。村里的农民们都会拿出一点初穗大米,献给寺院,求佛爷保佑他们的来生来世。
  只要和尚往村里各家各户的门前一站,再念上一小段经,农民们就明白了,都会把大米装在升斗里,从屋里拿出来。接过大米,倒进米袋里,再把米袋装在网筐里挑在肩上,是随从菊次的任务。
  话说这年秋天,,因为是个丰收年,所以农民们毫不吝啬(linse)地拿出了很多初穗大米,两只米袋很快就装满了。这样一来,菊次就得把大米倒到寺院厨房的米缸(96ng)里去。天黑前,菊次足足跑了五趟。正好到了米袋子又要装满了的时候,天也黑了,村里的人家也基本上都走过了。
  “天已经黑了,鸟谷那边的人家怎么办?”
  和尚犹(you)犹豫(yu)豫地说了一句。
  鸟谷是一个离村子有六里多路的部落,只有五户农民。不过,鸟谷的农民们会为他们准备更好喝的美酒。
  “大米已经积了不少了,鸟谷那边怎么办?”
  和尚又说了一句。
  “是啊。”菊次不讨厌喝酒,他拖着长长的调子回答说。
  “如果去鸟谷,回来可就要到夜里了,去还是不去?”
  和尚也不讨厌喝酒,他捻(nian)着数珠,说了第三遍。
  “是啊。”菊次拖着比刚才更长的调子回答说。
  “好,还是去吧。菊次,你要是不愿意,可以一个人先回去。”
  和尚说着,朝山谷的方向走去。
  “我怎么能回去?我是要陪和尚大人的,哪怕是到地狱的火坑,我也不会不愿意的。”
  说完,菊次连忙跟上了和尚。
  到了鸟谷,一户农家果然把酒桶里的美酒倒在了一个一升的大瓶子里,请他们喝。
  “你们给酒鬼灌酒,我可要啰嗦了,这也就是佛爷在发慈悲了吧。这酒是用西边的泉水酿(niang)的,还是用东边的泉水酿的?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