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狮子亚种较多,按动物分类学家统计,现代狮共分为十三个亚种:巴巴里狮、开普狮、东非狮、克鲁格狮、刚果狮、马赛狮、布伦贝尔狮、索马里狮、北刚果狮、卡拉哈里狮、亚洲狮、埃塞俄比亚狮、塞内加尔狮。
由沈石溪编著的《红飘带狮王》共十八章节,主要内容为群狮草原逐鹿,帕蒂鲁狮群易主,幼狮惨遭屠杀,再见红飘带,努力塑造新雄狮,开创第一块领地,理想的两狮世界,驱逐无鬛公狮等。
沈石溪总能设计出出人意料的情节,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极具传奇色彩。类似的情节设计是非常体现作者功力的,只有不一般的设计才会吸引读者,而沈石溪擅长此道。他总能设计出“陡峭”的情节,这是他动物小说的一大特点。
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第二大特点是情绪饱满、爱憎分明。动物小说本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生命意识,即通过动物的故事,体现生命价值、意义和追求。作家应有生态精神。
——周基亭(儿童文学作家、童书出版人)
沈石溪的书我很早就看过,这次是给孩子买的,没想到我倒先看了,而且是一口气看完的。作者很会抓住读者的心。在关键的地方不是急于告诉你答案,而是先插入别的话题,制造一点悬念,让我放不下,欲罢不能,只好一口气读完。读完整本书,感觉像是欣赏了一部险象环生、精彩绝伦的动物世界纪录片,里面残忍的动物厮杀,和我们人类相类似。值得深思。
——tangl976(网友)
我非常喜欢沈石溪的《再被狐狸骗一次》、《灾之犬》等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里,叙述者或者叙述视角的承担者的身份都是普通人,他有自私的、功利性的一面。在《灾之犬》里,大家都说这是只灾犬,但是叙述者“我”不信邪,因为它很便宜,所以就把它买回来了,买来以后,“我”发现它好像真的给“我”带来一些灾难。在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开始动摇了。而在这叙述者后还有隐合作者,他让我们听到另一个声音。“我”千方百计地摆脱给我带来灾难的犬,但是它却不计前嫌地拯救“我”。隐合作者的道德评判给我们思想上和情感上的震撼更强烈。
——赵霞(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
沈石溪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把奇丽美妙的大自然和动物世界中鲜为人知的奥秘,艺术地展现给读者,而且还能深刻地剖析动物形象内心活动的心理历程,生动地表现了
第一章 群狮草原逐鹿
罗利安大草原一棵独木成林的古榕树下躺卧着大大小小三十来只狮子。这就是在这片草原上称王称霸的帕蒂鲁狮群。
从西北方向刮来一股凉爽的风,吹落几片榕树叶,飘飘悠悠,舞到一只雌狮的头顶。雌狮颤动耳廓,将头上的落叶抖落下来,它抬头望望迅速下沉的像只大金橘似的太阳,打了个哈欠。慢慢站了起来。
这是一只年轻的雌狮,灰褐色的毛像上了釉的瓷器,熠熠闪亮;尾尖那撮黑毛蓬松如云,长约半尺,就像佛教徒手里的拂尘;身段匀称,四肢健美,一口尖利的牙齿就像是用乞力马扎罗山顶上的冰雪雕成的,闪耀着刺目的寒光:两只眼睛像两口新挖的井,水汪汪,亮晶晶,清澈见底。与众不同的是,这只雌狮柔曼的腰间有几条深灰色的斑马线,这就是蜂腰雌狮。
蜂腰雌狮刚站起来,身后的草丛里钻出两只毛茸茸的小狮子,这是它生下的第一胎狮崽。小家伙只有野猫一般大,身上的毛呈棕褐色,布满金钱状的胎斑,瞪着稚气的眼睛,趴在母亲的前腿弯,咂着嘴,呦□呦□叫着。
蜂腰雌狮后退一步,侧过身去,摆脱小家伙的纠缠。它知道,一对宝贝是肚子饿了,在向它讨食吃呢,小家伙已经断奶,要吃新鲜的肉食,它到哪里去给它们弄吃的?它自己也饿得慌哩。
它用不满的眼光朝不远处的一丛灌木望去。灌木下,斜躺着两只雄狮,闭着眼正在沉睡,胸腹部一起一伏的,发出粗浊的鼾声。
这是两只已经上了年纪的雄狮,躺在灌木左侧的那只颈上长长的鬣毛杂乱灰白,就是帕蒂鲁狮群的掌门雄狮老杂毛;躺在灌木右侧的那只,年轻时不知生了一种什么怪病,鼻子烂掉了,形象大损,骷髅似的丑陋,大名就叫骷髅雄。这两只老雄狮体毛已失去光泽,眼角塞满了浊黄的眵目糊,嘴门前的四枚犬牙黄渍斑斑,像四枚生锈了的铁钉,四肢的肌肉也已松弛,臀部的皮皱得像晒干的木瓜,狮子本来就嗜睡,上了年纪的雄狮瞌睡就更大了,太阳离地平线只有丈把高了,两只老雄狮还不见醒来。
蜂腰雌狮心急如焚,忍不住□地轻吼了一声:
——醒醒吧,醒醒吧,难道今天SLY-叫我们饿肚子不成?
狮子习惯于在黄昏觅食。昨天,就是因为老杂毛和骷髅雄睡过了头,耽误了狩猎时间,结果帕蒂鲁狮群空忙一场,一无所获,大狮子和小狮子都饿了整整一天。假如今天再猎不到斑羚、角马或其他食物,成年狮子也许还能忍受,小狮子恐怕就会被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