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在长成大树之前,没有人知道它是大树。当它长到普通树的大小时,大家都以为它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后来它越长越大,人们才发现原来这儿有一棵这么大的树。人们在树下度过愉快的时光。树越长越大,被称作树王,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树王,小镇变成了城市。树王是人们的骄傲。然而树还在长大,强壮的树根破坏了人类的房屋,树阴遮天蔽日。人们开始担忧起来,它们不知道树还会长多大……这是一本以树为主角的书,一本人类与自然角力的书,一本反思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书。
人与树,生与灭,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一册城市变迁的磅礴画卷,两种生命交锋的壮美史诗。
一棵树意味着时间与空间,生存与毁灭,自然与文明,共生与对抗……但仅仅意味着这些,还不够。
如果一个成人,与《树王》相遇,树王会成为许多个古老的训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实是成也巨大,败也巨大);“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如果一个孩子,与《树王》相遇,树王会成为一曲自由的咏叹调——有积极昂扬的歌颂,歌颂自由的力量,歌颂放纵不拘、无所顾忌的生长;也有不动声色的叹惋,叹惋自由的局限,叹惋群体对个体的抑制与摧折。
“我们幻想着那些被压制的生命*终会焕发力量。不管它们能不能焕发,我们等不等得到,反正,这种幻想本身是有力量的。祝贺您读到了一册有力量的绘本。”
——史 航(知名编剧)
“在书里,树王的故事有很多,我们都是见证者;在书外,树王的故事有很多,我们都是参与者,但树王和我们一样,需要的是改变者。”
——王志庚(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
“树王,是历史的见证人,也是人类势均力敌的对手。人和树面对面站着,各自带有原始的力量,谁的未来会更好,两者机会均等,胜负难料。”
——常立(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
跋涉的是枝叶,寂静的是年轮
大 吴
我很喜欢树。
一直以来,在我的潜意识中都隐约渴望着一棵从没见过的、古老的参天大树,所以当看到《龙猫》中那棵大树时便被一击而中,仿佛相识已久。
后来又读到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那是一次特别的阅读体验——这些年过去,故事中的细节逐渐模糊,但当年阅读它们时那种惊讶的感觉却完整无缺地保存至今。至此,心中的大树又有了一点点变化:它也许不仅仅安逸地生长在远离世界的地方,它还有被推倒的可能——树有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