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由此,本套丛书就根据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平均阅读水平,对选编作品进行了科学的分级,以主题阅读的方法串联选文,同时兼顾“家国情怀、社会参与、公共道德、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国际视野”六大核心素养,并设置“主题导读”“阅读小助手”“乐读单”等版块,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小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阅读体验。
本册专门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精选沈石溪、龙应台、三毛、顾城、林徽因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查理·金斯莱、比安基、安徒生、王尔德等世界大师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小读者们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空间。
窦桂梅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教育部教材审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特聘专家。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曾先后三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作为教育部更新观念报告团成员之一,在人民大会堂作《为生命奠基——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专题报告。被评为“建国六十年来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教育专家”。
研究实践的主题教学获得建国六十五年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并撬动了学校“1 X课程”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玫瑰与教育》《窦桂梅教你朗读》《我的教育视界》《回到教育原点》等多部个人专著。
阅读是美的,阅读是甜的,唯有阅读,人生才如此美好与明亮。清华附小的学生在语文主题阅读的引导下,和阅读一起成长,在阅读的奇遇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高贵的气质。本套丛书倾附小语文团队的全体之力,打破单篇文章不成体系的碎片式阅读,真正让学生爱上阅读。
——曹文轩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对于孩子来说,他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生命成长史;对于一个学校乃至一个民族来说,阅读史就是它的文化发展史。清华附小是一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学生阅读习惯的学校。窦桂梅校长带领附小语文老师,为全国小学生打造了一套经典课外读物。
——朱永新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序言
20世纪80年代,我开始探索和研究“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转眼已30年。此刻,看着办公桌上六本厚厚的书稿,心中五味杂陈。30年,“主题教学”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定而扎实,有多少个夜晚清华附小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更有整整一个寒假,屋外天寒地冻,屋内我和语文团队在一起热火朝天地讨论碰撞。仿佛一转眼,已是2015年。
2015年,是清华附小建校百年。在弘扬百年清华附小的中国意义,实现价值观引领、课程引领与公益服务引领的大背景下,恰逢“主题教学”获得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一等奖。我一直在思考,附小人如何拥有一种天下情怀,拥有一种对教师神圣职责的敬仰,全力以赴、不断超越,让“主题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惠及更多的孩子,为他们聪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渐渐地,我把它当成了一个使命。
核心素养坐标下的主题教学。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我们基于清华附小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用“主题教学”撬动学校“1 X”课程的构建与实施,把校内国家课程校本化。其中,“书香阅读”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一,已彰显其魅力。应该说,整本书经典阅读在小学课堂严重缺失,单篇教学再精彩,也无法比整本书教学引领儿童的涵养深厚与深远。主题教学在对使用的教材确定单篇经典阅读、群文阅读的基础上,补充了经典诵读篇目和180本必读、选读书目的推荐。这些书目的推荐与选择,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
经典性:根据主题内涵的深刻与丰富程度、语言文字的典范性程度、历经时间淘洗而得到广泛认可等标准确定经典阅读书目。
序列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序地安排了一年级到六年级推荐阅读内容,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口吃个胖子。比如,低年段以绘本为主,中年段有大量桥梁书,到了高年段图书的种类会极大地丰富。
趣味性:有兴趣才会发生真正的阅读。为了让孩子喜读、乐读,在选文时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审美情趣,同时兼顾儿童阅读兴趣的差异化,因此在选择推荐书目的过程中,尽可能覆盖儿童文学读物、绘本、民族文化经典、科普作品、人文社科作品、外语阅读作品等多个门类。
可以说,这些阅读内容,形成了儿童阅读的两座灯塔:一座是远处的国学经典,一座是近处的中外儿童经典读物。两座灯塔共同照耀并完整儿童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