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儿童文学》伴侣·自然之子黑鹤荒原系列——狮童
ISBN: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黑鹤
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9-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趣味、
内容简介

这部作品是黑鹤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由《喝牛奶的猪》《黑眼睛》《狮童》《母兔》四篇作品构成,讲述了发生在草原上的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一头猪喝着牛奶长大;小藏羚“黑眼睛”在残酷的猎杀中奇迹般活下来;少年阿尔斯楞一步步走向成熟,逐渐成长为一个狮子般凶猛的猎手;母兔以机智和勇敢逃过天敌们一次次的猎杀……其中《狮童》书写了“我”童年时代在草原上的生活记忆,为我们串起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草原人:充满野性、狡猾机智的草原少年统领阿尔斯楞,勤劳淳朴、给我无限爱和温暖的外祖母乌兰托娅,沉默寡言、粗犷豪气的外祖父青格勒……本书是一首关于草原、关于生命、关于友情和亲情的牧歌,是对永远逝去时光的无限追忆。 作者用自由野性、富含灵性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残酷而又真实的草原生活画面,也让我们在粗犷迷人、充满质感的文字中触摸到了草原生命的灵动气息。

编辑推荐

来自大草原的动物小说作家黑鹤代表作。带领读者开启动物的情感之门,去倾听大自然中细微的声音,感受生命的瑰丽和坚韧!

在线试读章节

黑鹤在动物文学中寄寓着‘乡愁’,这样的动物文学是具有特殊的文学质感和厚重的人生分量的。”“黑鹤相当诚实地向读者坦露着他对这些动物的了解程度,他只做了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能从黑鹤的文字中,体察出黑鹤作为动物文学作家的优秀素质。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 朱自强
黑鹤的动物小说,除了动物形象本身具有迷人的魅力外,还有他笔下的风景,总是能够营造出一个广阔的背景。黑鹤称之为“草地”,“草地”是一个与都市相对立的人类生存的空间,也许,那里承载着越来越心灵逼仄的都市人的梦想,发现动物,尊重动物,和它们友好相处,在黑鹤的笔下,那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学理论批评家 《人民文学》副主编 李东华
曾经与两头乳白色狼犬相伴,在草原上度过了童年时期,如今仍然以两头高大的威斯拉猎犬为伴的蒙古族作家黑鹤,无论其精神气质和作品风格,都与一百多年前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有些相似。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并没有回避那种原始狂野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他在充分地张扬了一种自由和狂野美学的同时,也解释和表达他对人类文明的理解与应有的尊重。——著名诗人、作家、书评人 徐鲁
黑鹤小说可以当作“成长小说”来读,少儿读者可以从它关注的动物的成长中找到自我成长的密码。当然这样的动物小说,也可能促进整个人类的心灵成长,因为这样的文字可以实现人类的自我精神救赎。由此,我也对作家黑鹤充满敬意。
——著名作家 儿童文学评论家 谭旭东

他们说

  我陪着两个拍纪录片的朋友去草原深处一个朋友的牧场,他们准备拍一个关于蒙古马的纪录片,而我的朋友,还保留着大概上百匹马的马群。这在被草库伦重重包围的草原上,非常不容易,毕竟马是一种需要广阔活动空间的动物。与饲养羊相比,马的经济价值显然并不突出,但这马群的存在,我想,对于我的朋友来说,象征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本身的经济价值。
  草原无边,满眼焦渴的枯黄,朔风扫过,烟尘四起。
  道路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我在车上昏昏欲睡。
  突然间,车上有人一声尖叫,随后是兴奋到极致的欢呼。我睁开眼时,两个朋友正在越野车狭窄的空间里奋力蠕动,试图钻到后备箱里去拿摄像器材。一路上,这种尖叫已经响起过数次,无论是看到在草原上小憩的草原雕,还是穿越公路而去的狐,他们都会兴奋不已。他们从北京来,很少有机会看到这些。
  我向车的正前方望去,一群棕黄色的身影,如春日不可阻挡的洪水,从平坦的金色草场上浩荡而过。它们的毛色比枯黄略深。我估算了—下,大概有上千头。
  他们值得为这样的景象欢呼。
  这是亚洲地区哺乳动物的最大的迁徙群体——来自蒙古国的黄羊群。作为奇迹般的存在,在比成吉思汗的年代更久远的时间里,它们已经在这无边的草原上纵情狂奔了。
  两个朋友匆忙打开摄像机的箱子,手忙脚乱地取出机子调试。
  我真的想告诉他们,这黄羊群其实真的很小,在我幼小的时候,曾经见过万头黄羊过草原。
  当然,这不过是遥远记忆中的一个。如同古老的刀剑,虽能以最精湛的手法磨去上面的锈迹,让它重新锋利无比,光亮如初,但有些存留于锋刃间的东西也就永远地失去了。
  记忆就是因岁月磨蚀而沉积在刀剑上的锈迹。
  时间过去很久了,我的记忆中只会偶尔闪现那些透过锈迹依然闪亮的碎片。
  无数的碎片。
  有时,我悲哀地发现,自己正在经历遗忘中最可怕的一种——杜撰与想象。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