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童书是童书
ISBN:9787509776957
作者:黄迺毓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08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成年人、阅读指导书、
内容简介

这是将儿童心理教育与亲子阅读结合的最好的一本书。作者耗时四年大量搜罗国内外出版的童书绘本,分门别类,为父母提供最全面,最详细的童书购买及阅读参考。书中不仅有五百多种童书的详细介绍,还从专业角度为读者解开了孩子的认知需要和阅读规律之谜,让父母不仅知道该为孩子买什么样的童书,也知道买来后该如何跟孩子一起阅读。它还可以清扫绘本达人们的阅读死角,不让孩子错过任何一本生命中的好书。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亲子阅读书单。作者耗时四年大量搜罗国内外出版的童书绘本,分门别类,为父母提供了*全面,*详细的童书购买及阅读参考。
作者黄迺毓是儿童教育及翻译、阅读推广名家,在台湾素有“童书教母“之称,代表作有《逃家小兔》等。
此书畅销于台湾20年,1999年在国内首版后获得良好的赞誉,并成为全国各大童书体验馆的推荐书目。
这是将儿童心理教育与亲子阅读结合的*好的一本书。书中不仅有五百多种童书的详细介绍,还从专业角度为读者解开了孩子的认知需要和阅读规律之谜,让父母不仅知道该为孩子买什么样的童书,也知道买来后该如何跟孩子一起阅读。
它还可以清扫绘本大人们的阅读死角,不要让孩子错过任何一本生命中的好书。
现在,就跟随作者一起,调配童书的色香味,成为童书的料理高手吧!
书中隐藏着6张手工自制书签,等待着您与宝宝一起来发现哦。
父母很会买书,但不知该如何与孩子共读,请看《童书非童书》;
孩子已表现出某方面的需求,但不知该看什么书,请看《童书是童书》。

在线试读章节

作者序 从童书营养学到童书食物学

由于接触许多关心幼儿的大人,加上对童书(尤其是图画书)的热爱,不知不觉中成了“童书中介”。我喜欢将好书介绍给人,也享受人家阅读后的分享。在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中,我发现有许多的重复,因此和李坤珊、王碧华合写了《童书非童书》,将童书对全人类发展的意义分为许多篇章加以陈述。
没想到1994年《童书非童书》出版后,我接到更多的问题,许多人读后明白了原来童书在帮助孩子的各方面发展上能提供那么多的资源和支持,但是市面上童书那么多,到底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童书?可怜的我,记性极差,每当被问起:“我的孩子最近对恐龙很感兴趣,有哪些书里头有恐龙?”“我的小孩一岁半,有什么书适合他看?”“我想跟孩子谈爱护自然,有些什么书可以用?”我苦思无答,深觉引起读者对童书的兴趣又不能满足进一步的求知欲,实在很亏欠。
这些琳琅满目的问题常使我两眼翻白,也常常答应稍后想到再提供信息。虽说虱多不痒,债多不愁,有时答应了又忘记了,心里还是疙瘩,日子久了,加倍地发痒和发愁。于是我又想到一个偷懒的办法:再写一本书,将这些问题一并作答就可以再清闲一段时间。怎奈原班人马中,坤珊已念完博士学位,待在美国专心教养两个孩子,碧华则专职在高中教书,三人虽都分头做些推广童书的事,却很难再找到合适的时间讨论。于是我试着找其他的搭档,但屡试不成,在众人的频频催促下,只好自己先动笔,写着写着,居然完成了这份艰难的作业。
写作过程中最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为童书分类。传统上,儿童文学的分类是以图书馆的分类方式分为神话、童话、寓言、童诗等等,但是以目前所普遍流行的图画书来说,这样的分类对一般使用图画书的人不太实用,如果能做出一份导览及索引,帮助读者在找童书时,有些头绪,能对童书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有初步的认识,或许可以减少摸索的挫折感。
《童书非童书》像是“童书营养学”,谈的是阅读图画书对大人和小孩以及亲子关系的帮助,例如图画书对生理、社会、认知、情绪、语言、品格等方面的发展有何重要性。而《童书是童书》则像是“童书食物学”,谈的是这些营养成分在哪些图画书里可以找得到。能在心中有“童书营养学”和“童书食物学”,是否会比较清楚自己吃了些什么,还需要吃些什么,而达到“健康阅读”的目的呢?
光是分类,大概花了两年才理出头绪。虽还不周延,但是根据一般童书消费者的需要,分了几个大项目。接着发现有些项目下的中文童书很少,甚至还没有,曾考虑顺便介绍外文书,幸好悬崖勒马,否则大概还要多花四年。在书源不均衡的限制下,只好尽量按现有的童书分类。市面流行的图画书有数千本,有些在书店看不到,只有通过直销才买得到,因此无法将所有的图画书都搜尽,相信读者在使用本书时,也会继续在各类别中添加自己的数据。
读者有诠释这本书的权利,但是作者我还是忍不住要叮咛几点:
一、分类不是绝对的,例如《青蛙与蟾蜍》写的是这两个好朋友的故事,因此对在学习交朋友的孩子会有启示,然而它也是适合培养幽默感的好故事。
二、可以根据孩子此时的兴趣和需要去挑选书,例如他最近喜欢画图,你不妨提供几本有关画图的童书,可以跟他的兴趣相辅相成。又如孩子开始换牙时,可以预备牙齿保健的书,让他有更充足的心理准备。
三、如果你找来的书他没兴趣,也不需太勉强,切记:强加于人,好事变坏。有的孩子自主性强,不喜欢别人指定的书,放一阵子,说不定时候到了,他就会自己翻看了。
四、不是所有的书都要买尽。尤其如果是太昂贵的书,或是数十本一整套的书,可以去图书馆借,或者幼儿园买一套,大家轮流看。
因着我自己能力的不足、记性差、工作忙,四年中拖累了几位好人:黄郇瑛和卢淑贞都为了建立童书档案而花费不少精神和时间,爱徒林学君和洪慧芬在做硕士论文的同时也整理了一些数据。好友陈慈心更执笔写了其中几段,高足陈斐如和郭恩惠也贡献佳作。还有许多好友在我走投无路时,经常接到我的紧急求救电话:“唉,你记不记得哪本书是关于……”“你上次借给我的那本书是哪家出版社的?”“你有没有……借看一下好吗?”这些“救火英雄”包括温碧珠、郑荣珍、吴娉婷、余治莹等。
虽说众志成城,但是越写越发现实际的困难实在太多,书稿被搁下许多次,直到1997年回到母校南伊大进修,旁听了儿童文学课,得到许多启示,老师路易丝·斯登预备的丰富教材,使我能从不同角度去检验童书,她提供给我许多宝贵的数据和意见。知己柯倩华有至少半年的时间与我日夜切磋,相互激荡。因着他们的爱,我得以勉力完成这项任务。
该感谢的人太多了,除了前述的“智囊团”,我们要谢谢这些年投资出版好看的图画书的出版社老板们和有眼光的专业编辑们,也要谢谢历年来参与儿童文学课程和从事研究的老师学生们,更要谢谢宇宙光出版社的所有同仁,愿意在儿童工作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责任,尤其是宋佩和张莲娣在编辑工作上的辛劳。愿上帝加倍地祝福你们。

黄迺毓

他们说

第一篇消费篇
如何培养童书的鉴赏力和品位?
孩子真的需要看书吗?
如何在书展中找到合适的童书?
如何看待得奖的书?
报纸上推荐的书一定是好书吗?
买书还是买赠品?
精装书与平装书的对谈
有机会出去旅游,如何买童书?
如何建立家庭图书馆?
送书有禁忌吗?
需要买或看外文图画书吗?
如何判断图和文配合得好不好?
童书也需要“使用说明书”吗?
第二篇婴幼儿篇
怀孕时可为宝宝做些什么准备?
什么是宝宝最现成的“书”?
让宝宝接触书,会揠苗助长吗?
宝宝看书和实际生活有关吗
一岁的宝宝可以看什么书
什么是“命名书”
洞洞书的洞洞有什么功用
一岁的宝宝能听故事吗
第三篇 生活篇
忙碌,无聊
饮食
衣着
居住
睡觉
交通工具
火车
阅读
才艺
刷牙、洗澡
如厕
逛街
生日
情人节
复活节
圣诞节
第四篇 人际篇
自我形象
爸爸
妈妈
兄弟姐妹
老大
祖孙
邻居/小区
朋友
亲戚
少数民族
各行各业
宠物
第五篇动物篇

猪和狼
狗和猫
鸡和鸭

马和牛
蛇和龙
兔和羊
虎和鼠
第六篇自然篇
环境保护
四季
风云雨雪
树木
花草
昆虫
蜘蛛
太阳、月亮、星星
第七篇想象篇
想象类的童书会不会让孩子胡思乱想
王室
巨人、精灵
做梦、梦想和幻想
探险
愿望
巫婆和法术
马戏团
第八篇知识篇
第九篇品格篇
第十篇特殊话题篇
附录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