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帕瓦娜的守候
ISBN:
作者:[加]艾里斯 著,黄静雅 译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9-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生命教育、
内容简介

帕瓦娜,是伊朗古语里的 “蝴蝶”。
  一个怀抱勇气的追梦女孩。
  一个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
  这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却在阿富汗真实的发生着。
  不管你是否勇敢,却终将勇敢起来,就像女孩帕瓦娜,怀揣着最后一份希望,直到破茧而出,完成重生和蜕变……
  这是一本畅销全球的惊世之作,从问世以来便引起很大的轰动。故事中的“帕瓦娜”剪掉自己的秀发,勇敢地担起家庭重担,在乱世中信守着希望,果敢、独立、坚强地生活着。这虽然只是一部小说,然而,这样的事情也在阿富汗真实地发生着。“请告诉世人我们的遭遇吧!别让世人忘记我们!”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作者黛博拉·艾里斯一次又一次走进阿富汗,促成了这本书的问世。就是这样一本满载着责任、希望、悲欢离合的感人之作令无数人饱含热泪却心存敬意。直到今日,这本书已经先后被翻译成2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畅销全球超过3000000册。
  而这本书,也将会走进更多人的心中,故事中的鲜活人物形象也终将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

编辑推荐

 一部史诗般的惊世之作,打动千万读者的经典故事
  加拿大桂冠作家黛博拉·艾里斯畅销14年的垂泪之作
  畅销全球300万册的经典力著
  一个怀抱勇气的追梦者震撼心灵的重生与蜕变。
  不管你是否勇敢,你迟早都要打开这本书。
  那是对所有生命的了解与观照。
  ◆2002 加拿大最高荣誉总督文学奖(Governor General’s Award)
  ◆2002 加州大学中东图书奖(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Middle East Book Award)
  ◆2003 加拿大岩石山图书奖(Rocky Mountain Book Award)
  ◆2003 加拿大钻柳奖(Diamond Willow Award)
  ◆2003 美国珍亚当斯图书奖(Jane Addams Children’s Book Award)
  ◆2003 瑞典彼得潘奖(Sweden’s Peter Pan Prize)
  ◆2003 加拿大落叶松奖(Hackmatack Award)
  ◆2003 美国图书馆协会青少年图书馆协会 最佳青少年书籍(YALSA BBYA)
  ◆2014 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提名导演诺拉托梅(Nora Twomey)执导,长篇故事动画片即将震撼上映
  ◆《中国时报》开卷版推荐好书
  ◆台湾深耕阅读推荐好书
  ◆ 香港“阅读大使”计划推介书目
  ◆台北名校市立教大附小必读书单

在线试读章节

本书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朴实真切地描绘了战火中的阿富汗今日的苦难和奋争。你会结识帕瓦娜、肖齐亚、阿斯夫等挣扎在死亡线上却依然乐观倔强自立互助的阿富汗儿童。你会了解阿富汗苍凉的历史和人民坚忍善良的本质。本书不但适宜儿童读,成人读之也大有裨益。打开扉页,你踏入一个陌生世界。合上本书,你胸中充满感佩和勇气。
  ——著名作家 毕淑敏
  这是一部令人对生命有更深刻同情、了解与观照的作品,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令人省思的阅读视野,而其中的人道主义、对弱势族群的关怀,尤能扩大读者的眼界、格局,实堪称一部令人震撼、深具启发性的作品。
  ——台湾作家 陈幸蕙
  我的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还好这只是一个故事。不禁感恩当下,珍惜眼前。
  ——知名乐评人、电影编剧 何言
  阿富汗女议长法齐娅库菲说:“要以星星为目标,那样的话,即使掉下来,你还能落到树梢上。”读这些有志向的阿富汗女性的作品,硬汉也不免垂泪。磨练可以塑造一个真正的人,而让我们落泪的是,他们在如此颟顸凋敝的环境下,仍然保留对文明的记忆和追求。
  ——出版商务周报 原业伟
  那颗勇敢无畏的心,让人心生敬意,可是我们仍然无法用语言表述内心的那种震撼,请您打开书,自己感受一下吧!
  ——《美国新闻周刊》
  这个令人感动和折服的故事,就是写给每个人看的。在悲欢离合中淬炼中发现最美的生命之光,如同那朵银莲花,在微光中悄然绽放。
  ——《今日图书管理员》
  非常有阅读价值的一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体验了不一样的人生。在残垣断壁中怀抱勇气,饱含满心的希望。
  ——《华盛顿时报》
  震撼心灵的非凡故事,足以叩击你的心灵。朴实而又充满张力的文字告诉我们,什么是希望,什么是梦想,什么叫做绝地逢生。
  ——《资源链接》年度评选推荐语
  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奋争像是在进行着一场拉锯战,然而生命的力量是生生不息、强大的。它向我们展示了阿富汗人人民坚定、聪慧和勇敢的一面。

他们说

希望之花
  这个刚从监狱出来的人简直难以辨认,但帕瓦娜还是认出了他。尽管他那白色的纱丽卡米兹已经成了灰色,还破破烂烂的,脸色也苍老了许多,但他还是她的爸爸。帕瓦娜紧紧地抱着爸爸,直到薇拉夫人把她弄开,好让他可以躺下来休息一下。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正躺在监狱外面的地上。”送他回来的其中一个男人告诉她们,“塔利班放了他,可他哪儿也去不了。他告诉我们住在这儿,我和我的朋友就把他抬上了手推车,送到这里来了。”
  帕瓦娜也躺在了托沙克上,抱着爸爸痛哭着。她知道应该让那两个人留下来喝茶的,但她直到最后宵禁时间快到了、他们不得不走时 ,才想起该有的礼貌。
  她站了起来,对他们道谢:“谢谢你们把我的爸爸送了回来。”
  两个男人走了,帕瓦娜又想躺到爸爸身边,但薇拉夫人阻止了她,并说:“让他休息一下吧,明天有的是说话的时间。”
  薇拉夫人的话不无道理。之后,薇拉夫人细心照顾了爸爸很多天,他才逐渐恢复。大部分时候,爸爸虚弱得连话都说不出来,还经常咳嗽不断。
  “那监狱里面肯定又冷又阴。”薇拉夫人说。帕瓦娜和薇拉夫人一起,做了热乎乎的肉汤,并用汤勺一口一口地喂爸爸吃,直到他能坐起来自己吃为止。
  “你现在既是我的女儿,也是我的儿子!”爸爸的力气恢复到能仔细打量帕瓦娜了,他还笑着摸了摸她的短发。
  帕瓦娜去打了好几次水。爸爸被塔利班打得很惨,薇拉夫人必须经常给他换敷在伤口上的药用绷带。荷玛也会来帮忙,她的工作就是负责把薇拉夫人的孙女哄得不哭不闹,好让爸爸能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静养。
  帕瓦娜并不在乎爸爸是不是能马上开口说话,看到他回到家里,她就已经够高兴了。现在她每天去集市努力赚钱,晚上就帮着薇拉夫人一起做做家务。等爸爸身体稍有起色时,她就把爸爸的书读给他听。
  荷玛以前在学校里学过一点英语。一天,当帕瓦娜回家时,恰好听见荷玛正用英语和爸爸交谈。荷玛说的有点犹豫,而爸爸的吐词就比较流畅。
  “你今天是不是又给我们带回来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啊?”爸爸笑着问帕瓦娜。
  “没有,爸爸,”帕瓦娜答道,“我只带了一些洋葱回来。”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个对话很好笑。自从爸爸被捕后,这个家里第一次传出了笑声。
  帕瓦娜的生命终于在一件事上得到了补偿:爸爸回来了!也许她的家人也都会回来的!
  帕瓦娜现在再度充满了希望。在集市上,她和别的男孩一起,对客人们穷追不舍。薇拉夫人只要一说起什么适合爸爸的药,她就会努力工作,努力攒钱,直到可以把药买回来为止。
  “我觉得我好像又有了努力的目标。”一天,在寻找顾客的路上,帕瓦娜对肖齐亚说道,“我要努力工作,让我的家庭恢复原样。”
  “我也有工作的目标了。”肖齐亚说道,“我要为离开阿富汗而努力!”
  “那你不会想你的家人吗?”帕瓦娜问道。
  “我爷爷已经开始帮我找丈夫了,”肖齐亚答道,“我偷偷听到他和奶奶的对话。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