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人公安妮出生三个多月就成了孤儿,在阴差阳错来到埃文利的绿山墙之前曾帮人看过孩子,做过家务,还在孤儿院生活过。她渴望亲情,渴望理解,渴望有个温暖的家。她爱风景秀丽的绿山墙和收养她的卡斯伯特兄妹,幸运地在绿山墙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她诚实热情,富于幻想,但也有任性、虚荣等坏毛病。在马修和玛丽拉的关心爱护下,她从一个红头发、满脸雀斑的“丑小鸭”成长为才貌出众、善解人意的大姑娘。马修去世后,她为了照顾丧失了劳动力的玛丽拉,毅然放弃用心血和汗水赢得的艾弗里大学奖学金,回到了偏僻的绿山墙,开始了人生新的奋斗。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最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也是一本可以让家长、老师和孩子都能从中获得感悟的心灵读物
问世至今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持续发行5000多万册,是一本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
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由于本书的世界性影响,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各国游客慕名前往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探访安妮的足迹
世界上最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
小学生必读书籍。
第一章 里德太太惊讶万分
里德太太的家在爱维丽大街靠近山谷的地方。那儿到处是梢树和野花野草,还有一条发源于老凯思伯特农场的小溪横穿而过。小溪奔流经过上游的树林,形成了很多隐秘的深潭,又缓缓流到下游的里德家门前。
里德太太正坐在窗前探究着缓缓流淌的小溪。里德太太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她时刻关注着外界的事物,就连没有生命的小溪和不谙世事的儿童,都是她探究的对象。爱维丽村的居民有很多都乐于助人,可是像里德太太这样既热心又能干的人却不多。里德太太不但能够把自己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组织了一个资助主日学校的裁剪小组,同时她还是教会救援团和对外传教辅助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里德太太能够连续几小时坐在窗前熟练地缝制棉被,有一回竟然一气儿缝了十六床,还不误时时注视着窗外那条通向远处红色山丘的大路。爱维丽村的妇女们对里德太太都既害怕又敬重。
六月初的一天下午,窗外阳光明媚,屋后斜坡上的果园里开着淡粉色的花儿,花丛四周围绕着三五成群的蜜蜂。里德太太又像平常一样坐在窗前。里德先生正在谷仓后面的小山丘上播种大头菜。里德先生是一个瘦小而温和的男人,他全名叫托马斯·里德,不过爱维丽村的居民都称他为“雷切尔·里德的丈夫”。
里德太太心想,这时候马修·凯思伯特肯定在绿山墙农舍靠近小河的那片红土地上种大头菜,因为她前一天傍晚在威廉·布赖尔的店里东西时,听见马修。凯思伯特跟彼得莫里森德说过他第二天下午要种大头菜。
下午三点半左右,是村里人都比较忙的时候,可是这时马修·凯思伯特却不慌不忙地驾着马车穿过山谷,上了爱维丽大街。马修·凯思伯特穿着他那件硬领的白色礼服,赶着栗色母马向前走,看样子是要出远门。那么,马修。凯思伯特要去哪儿?去做什么呢?如果换成别人,也许里德太太不一会儿就能根据她平时的观察大致猜中事实了;可是,面对马修·凯思伯特,里德太太却觉得很头疼。因为,马修。凯思伯特的情况很特殊,他性格内向而且讨厌与人打交道,甚至会刻意远离那些需要与人交流的场合,只有在必须解决一些相当紧急的事情时才出门。可是,现在他却打扮得那么正式,赶着马车出门了,这实在是太奇怪了:里德太太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名堂,所以一下子没了兴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