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联大行思录》是张曼菱十余年来浸润于“西南联大”的成果。其间,作者走访海峡两岸的西南联大老校友,亲身接触、交谈,拍摄出电视纪录片数部,积累案头笔记、文献等一手材料不计其数,甚至不乏独家所有。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
《西南联大行思录》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她是一位真正的中国布衣女子,她是*位走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张曼菱是一位创造奇迹的女性,她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梦想,一些情结,我们对自己有许多期许。张曼菱一直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这些事情并不是普通才女所能做到的。
作为“西南联大”的史料抢救者与研究者,其担纲制作的历史文献片《西南联大启示录》深得海内外联大校友所认同,获北大、清华、南开三校高度评价与认可,已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此片昭示与抢救了中国民族文化史上重要篇章,为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序:从"传说"到寻觅001 第一章南迁001
漫北大——敏捷清华——南开校碌一书生应变——父女逃 逸——姚家胡同吊——"移栽桢干质"——"气节"说——駐衡湘一留学者归来——教授当家——"祖国的花朵"——"游 子身上衣"——少年眼中的祖国——运送设4^—步行团——"民气"——花篮佳话——望断云山
第二章山城077
借住校长楼一一"陋室"——女生开旅店一一"第二故乡"一一 "蓝帕帕"——山水人情——云南的蓝天——"无取、无求、无损"——云南人的脾气——法官怕教授——《翠堤春晚》的由 来——南屏大戏院——"宜结良缘"一一巾掏慕英雄——牢实的人们——革命姻蟓——潇湘韵事——联大学生办教育——流亡者的 家——周家大院与"雷稀饭"——"南渡"忧愤——歌德的精
炅——为云南做水利——制冰——新校含-"吃饭原理"——"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