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4岁时,将美国小学二年级程度的300字英文故事书,一字不漏地朗诵了出来。
女儿7岁时,用英文讲了30分钟自己即兴编出的故事,让弟弟听的兴味盎然。
听完31卷共49小时的《哈利波特》录音带之后,
念小四的女儿开始阅读700多页的英文版第五集
…………
这不是学习奇迹,而是亲子教育实践家汪培珽的亲身体验
生活在一个非英文的环境中,只要持续地年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
就能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听懂英文,并从中累积语感和阅读基础,
循序渐进养成说、读、写的稳定实力。
本书介绍“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的实际步骤和注意事项,
并提供私房英文书单,同时针对常见的英文学习风潮和认知迷思,提出中肯建议并加以厘清说明,让父母能遵循正确的态度与方向,陪伴孩子快乐学习、自信成长。
双语教育的热潮正当其时,大陆各大城市双语幼儿园入学费用的高昂,但是,把孩子交给幼儿园真的有效吗?
汪妈妈用自身的经历给你最准确的回答,同时她还告诉:真正完美的亲子英语教育,需要的其实是你们(父母)的努力。
只要持续地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就能让孩子听英文像听中文一样轻松,
并循序渐进养成说、读、写的稳定实力!
这是最简单、最有趣、最自然的英文学习方法,更能带给孩子满满的爱、温暖和心灵收获!
【父母最想知道的Q&A】
为什么用故事书学英文最好?怎么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子听?
念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父母对自己的发音没信心怎么办?
如何为孩子选择英文故事书?英文故事录音带如何帮助孩子学英文?
为什么学英文要先听说,后读写?进了全美语幼稚园,英文就没问题?
英文能力就等于孩子的竞争力?中文和英文,哪一个重要?……
这本书都能告诉您最亲切、实用的答案。
本书荣登台湾金石堂图书总榜第一位;博客来书店图书总榜第一,「金石堂网络金书奖」亲子类年度榜首、博客来百大畅销书……2007年,作为汪培珽的第二本书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上市——幼儿教育的倚天剑和屠龙刀,出鞘了。“如果没有遇上汪老师,我对孩子的教育将会缺了一角”这是一位手握刀剑爸爸的断语。当年此书重印18次。
《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 已出版韩文版。另外,此两本图书,台湾包括小s在内的很多名人父母都向大众推荐。
我的孩子真的通过此书获得了一双英文的耳朵
在朵朵上幼儿园前,我家一直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我们甚至约定好不给孩子报任何学习的课程(除她感兴趣外),我们需要提供给她的是无负担无压力自由发展的路数。当时我的想法如下:
孩子在成长中有无数的第一次,有无数新鲜的东西等待他们去体验,他们在大海中体验到自己溶入到另一种物质,他们听到音乐会随之旋转,他们在草地上闻到绿色的味道,他们知道这就是世界,并且是美好的世界,他们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我存在所以我可以体验。我想这才是孩子对生命意义的最初探寻,我们?为成年人真的不该强硬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有用的,那是我们剥夺了孩子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
个体出生后纯真无暇,他们靠成人的引导去生活,靠自身的本能寻找所需。但当他们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很大一部分的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成人的需求。有一些外语机构邀请我带朵朵去上外语课或外教课,他们谈早教的重要性,声称六岁前若不开发大脑就会错过最佳时机。我们家长趋之若鹜,生怕自己的孩子会比别人差。是孩子们有这方面的需求吗?他们对上外教课真地能感到快乐?美感?或仅仅是惬意?这是孩子的爱好?还是是家长的兴趣?我问朵?:“你上课高兴吗?下次还想来吗”?她说:“我高兴,可是我不想再来了。”我说:好,那咱们就不来了!这次过后,我的想法仍然坚定。
我想用我的方式去和孩子一起学习,很感谢看了汪老师的书,正如汪老师说的,要相信孩子也要相信自己。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时候,我深以为然,每当我闲下来可以喘口气了,就抓紧时间帮孩子念故事书,但常常一念起来,有时候玩闹起来,惹来孩子抗议,汪老师教的具体做法有时候操作起来,也觉得自己不是很得法,但是其乐融融,朵朵爱听,这是确定的。
随后,又一次参加偶然的外语试听结?后,朵朵居然告诉我:“妈妈,我喜欢这里,我还想来。” 我连着问了她三次,她都果断地给予了同样的答复,我突然间意识到这是朵朵的选择,如果按照我的理念强硬的剥夺,那对她同样是不公正的,她已经有了自我概念,有了自我判断,有了自我选择,这分明是朵朵自我意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我将她搂在了怀里。我也很兴奋,她能够有了自己对英语的兴趣,这种改变让我突然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有了极大的信心。
但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仅凭孩子纯感性的选择还不够支撑我做出选择,于是我与朵朵的班主任郝老师取得了联系,郝老师向我介绍了目前幼儿园的英语教学情况,以及对朵朵平日的了解,结合她的性格和接受程度向我提供了建议。在郝老师的支持下,我给朵朵报了她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课程班。在这个过程中,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给朵朵提供了一个她感兴趣的学习机会,作为母亲,我体悟到在孩子的问题上,没有绝对,我们还需摸索,在探寻中我们也在成长。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值得借鉴吗?
半年前写《中英双语养育攻略》时,就打算谈谈汪培珽的《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惭愧的是到现在都还没写到这一部分。今天下午双语养育QQ群里有群友问起这本书,我就在这里说一说吧。
《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的核心思想是:“只要持续地念英文故事书给孩听,就能让孩子听英文像听国语一样轻松,并循序渐进养成说、读、写的稳定实力!这是最简单、最有趣、最自然的英文学习方法,更能带给孩子满满的爱、温暖和心灵收获!? 如何念故事呢?前三遍:一句英文,一句中文,除非孩子有问题,就一直这样循环下去;三遍之后,只念英文。婴儿阶段只要念英文就可以,无须翻译。尽量多念,并持之以恒。
这本书我并没有全部读完,因为读着读着发现不适合自己,就放下了。我采用的是不一样的方法。
汪培珽只在给孩子读书时用英文,日常交流并不用英文,她解释说是因为自己的英文水平没达到比较自如地应用的程度,用英文交流会影响到她跟孩子交流的深度,而与孩子进行深度交流,比让孩子学会几句英文要重要得多了。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不过,我的英文水平还是可以跟孩子进行比较广泛而深入的交流的,而且,自己的英文水平也随着天天坚持与孩子说英语和读原版书而不断提高,另外,孩子的英文水平提高也会推动我的英文水平水涨船高,因此,我不担心日后与孩子的英文交流达不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如果有这样的水平,当然是坚持日常交流也用英文会比仅在读书时用英文要好得多。
对于原版书的读法,我也不打算采用汪培珽的办法。骏骏是从一出生开始就在生活中大量地接触英文的,不需要翻译就基本听得懂。听不懂的地方,配合图画和英文解释就懂了。增加中文解释,只会影响他英文思维的形成、打断读书的思路和节奏。至于读多少遍,完全看骏骏的兴趣。他感兴趣的书,读好几十遍的都有,他自己会要求我读;他不怎么感兴趣的,读一遍就够了。孩子对每本书的兴趣都能让你给TA读三遍以上吗?我很怀疑。
不过,我要强调:并不是说我的方法比她的好,只能说分别适合不同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更重要。
当然不容置疑,汪培珽的书,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值得一看,在你探寻教育孩子的路上!
它让我给了孩子英语的耳朵——好实用喔
我是一位年轻的妈妈,今年28岁,丈夫在一家外企工作,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平时,工作还算悠闲,前两年,诞下了,我和丈夫爱情的结晶。可是,困扰我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孩子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甚为母亲和妻子的基本职责。怎么样做好呢?我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也请教了很多的妈妈们,也?了很多的书。
其中,最让我头痛的,就是孩子的英语学习问题。丈夫在外企的工作经历,让我感觉到英语的重要性。同时,我自己也在工作中,因为外语不是很优秀,也遇到过一些升迁的瓶颈,因此,特别希望在孩子的早期学习中,就给他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孩子的未来做积淀。
之前我看过很多书,一口气从当当网上上买了十本过来读。比如《开启妈妈的天赋学校》《好妈妈好孩子》《英文三字经——林克妈妈的少儿英语学习法》《一岁就上常青藤》《培养男孩子的100个细节》等等畅销书或者比较实用的书,但是其中发现《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是最实用的一本。
没有什么理论,不是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也是不斯特纳的自然教育方法,这就是台湾妈妈汪培铤个人教育实践经验的一个总结。前面的几章的文字,包涵着一位妈妈对孩子的爱,让人读起来温馨感动,让我在辛苦的时候,读读那些清淡温馨地文字,就好像在沐浴着母爱的阳光和空气,让你从内心发声和感叹:感谢我的小孩,让我这么幸福,养育孩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并且带我进入一种“享受养育”的状态!
并且,这本书非常的实用,按照着书上交给的方法,我每天都会给孩子念英文故事,现在孩子有时候会可以脱口而出一?语句。比如说,有一次,他想吃苹果了,我在干某件事情,没有留意,他嘴里念叨着:“妈妈,苹果……妈妈,苹果”见我没理他,突然间,冒出了句“mam,apple!”哇当我我嘴巴张大,愣在了那里,他竟然在说英语!
其实,我真的没有刻意的去教他,我开始的口语也不好,也没有信心,我就按照书上说的,听着录音,纠正下自己的发音,然后就给宝宝念,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复杂喔,因为书内容都比较简单,都是大学毕业,总是有点基础的。就这样一本一本的读下来,没想到宝宝真的受益了啊,让人感觉好友成就感呢!
谢谢汪妈妈,借我一种智慧,?个实用简单的办法,给我的宝宝一双英文小耳朵!
没想到,不仅让孩子不排斥英文,还让他感到妈妈的爱
这个标题是我从汪培珽的书上借来的。书里面的妈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给孩子念中英文绘本,给孩子讲故事。经过长期的努力,?子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很多单词和朗读的要领。让孩子真正拥有“英文耳朵”。
我开始尝试这个方法,从安徒生童话开始的。讲故事“野天鹅”,我念一句英文,讲一句中文。儿子开始说:你直接讲中文吧。我说:这是个英语故事,我要念过才能讲中文啊。他没有办法,只能接受。可是等他静下心来听,他就会很关注故事内容,有耐心听下去。尤其当我读到他学过的单词,他会很兴奋地叫出来:Friend,我学过!然后他会更用心听下去。等我们讲了一段休息的时候,他说:妈妈真好,我喜欢听这个故事....这个时候,我太高兴了。没想到这个方法不仅让孩子不?斥英文,还让他感受到妈妈的爱。这个是听磁带,看碟片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了。
方法比理念更重要
托毛爸的福,把毛毛带出去玩了一个上午,我便用一上午的时间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书中以纪实的手法描述了作者通过英文故事书培养孩子英?能力的过程,并总结了实用有效的实践方法,这是我想买这本书的初衷。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体会更深的是汪博士的育儿理念,给孩子一个快乐 轻松的生活环境,学习知识就是在这种不经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得来,人格的培养比所谓知识的学习在幼儿时期更为重要,这与我给毛毛的教育定位不谋而合。这是我意外的收获,方法比理念更重要,力荐!
第一章 喂“英文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小时候自己读的是私立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有英文课。在那个时代,这就是所谓的“赢在起跑点”了,A、B、C一个个字母死死地往前背。脑海中依稀浮现着那个站在走廊下,等着第一次考英文的小女孩。一向对功课极有耐心的我,事隔30年,竟然还记得那种“好无趣、好难背”的感觉。
现在回头想想,会不会是当时那段“好无趣、好难背”的英文启蒙教育,就决定了小女孩曰后艰难而失败的英文学习之路……
初中以后,虽然我一向在功课好的学生之列,可是对于英文这个科目,总是不好不坏地学着,死背的考试还可以应付,遇上活用的题目就无法招架。这就是我高考时,英文只考了44分的原因。
我不是不用功,而是学习不得法;学习不得法,就是事倍功半。
一直到高三那年住校期间,我才发现有同学在宿舍听“空中英语教室:’的广播节目。接触了英文8年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英文是可以“听”的;原来,课本上的“死东西”,是可以与生活结合的。当时,那发现新大陆,似的莫名兴奋的感觉,至今难忘。
但在那个时刻,却没有一位关键人物一一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有经验的长辈,鼓励我一定要跳上这辆“听”英文的列车,后来高考在即,我就这样与英文听力失之交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