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越减越肥
ISBN:9787542233905
作者:汤素兰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2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6-8(1-2年级)、8-10(3-4年级)、拼音、桥梁书、
内容简介

《笨狼的故事.越减越肥》主要讲述笨狼长成了一个胖子!原因当然是吃货笨狼挡不住美食的“诱惑”。
  减肥最管用的方法:节食减肥和运动减肥。笨狼首先选择的:运动减肥。
  接下来,笨狼决定“节食减肥”――他在青蛙大夫的诊所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减肥疗程。
  七天后的笨狼瘦下来了吗?
  经过这一轮减肥风波后,笨狼的经验地告诉大家:减肥最可怕不是瘦不下来,而是越减越肥!

编辑推荐

《笨狼的故事》是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以笨狼为主角创作的一系列童话故事。这只可爱的小狼看起来傻乎乎,却屡屡弄拙成巧、歪打正着,当然,也少不了它和它森林镇的朋友们笑料百出的故事。汤素兰老师笔耕不辍,“笨狼的故事”写到现在,已经22年了,堪称中国儿童文学*有生命力的童话形象之一。

他们说

自从爸爸妈妈从外面旅游平安回到家里以后,笨狼就再也不用挨饿了。妈妈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东西给笨狼和笨狼爸爸吃。除了一日三餐之外,还有上午茶、下午茶和夜宵。就这么吃呀吃,笨狼很快像一个发酵的面包一样胖起来了。

在笨狼妈妈的督促和聪明兔、伶俐兔和猫小花的劝说下,笨狼决定减肥。

减肥最管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运动减肥,一种是节食减肥。笨狼太喜欢美食了,于是他选择运动减肥。

第二天天还没亮,笨狼就沿着森林大道一直跑,跑到了绿野。天黑时,笨狼累得全身无力,被绿野的好心人送回家,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才能重新走路。躺在床上的这一个星期,笨狼吃着笨狼妈妈煮的补品和朋友们送的水果蛋糕,不仅没有减肥,反而又长了5公斤。

等笨狼重新从床上爬起来去上学的时候,刚一走出房门――啪,他被门卡住了,出不去了。

笨狼爸爸从外面推笨狼,笨狼妈妈在里面拔笨狼,在爸爸妈妈共同的努力下,总算把笨狼重新弄回了他自己的房间。

为了宝贝儿子能走出房门去上学,笨狼爸爸拿起锯子和凿子,三下五除二,把房门拆了。

房门拆了,笨狼进出房间没有问题了。不过笨狼还是决心要减肥。

这一回,笨狼选择节食减肥。

节食减肥的意思是每一顿都不能吃得太饱了。森林镇的养生专家猫头鹰先生说最科学的饮食习惯是每顿坚持只吃七分饱。笨狼也想只吃七分饱,可是什么叫“七分饱”呢?

笨狼抱着肚子冲进青蛙大夫的诊所,把自己准备节食减肥,准备每顿只吃七成饱的计划告诉了青蛙大夫,同时也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青蛙大夫:“我不知道什么是七成饱,我想让你把我的肚子分成十份,每一份做个记号,我以后吃东西只要把肚子填满七份,剩下的三份不填,不就是七分饱了吗?”

青蛙大夫说:“你真不愧是笨狼呀,想法可真笨呀!”

“可不是嘛!”笨狼得意地甩动尾巴。

青蛙大夫说:“在你的肚子上画上刻度和记号没有用。一个人吃东西究竟有没有吃饱,全靠自己的感觉。从明天起,你住到我的诊所来,我们来反复实验一下,找出你吃七分饱是什么感觉,大概吃了多少东西,以后你每一顿按这个量进食就可以了。”

这个主意听上去不错。

第二天,笨狼在学校里请了假,来到青蛙大夫的诊所,接受为期一周的减肥治疗。青蛙大夫经过反复思考,结合自己和别人的饥饿、饱胀和节食经验,将一个人胃里的饱胀感由低到高、由饥饿到饱胀分成十个层次,分别是:极度饥饿、饥饿、想吃、垫底、半饱、六成饱、七成饱、八成饱、九成饱、十成饱或者更多。

要试验出笨狼何时能达到七成饱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青蛙大夫不厌其烦地测试,为了减肥,笨狼也极力配合。

试验是这样做的:每天上午,笨狼坐在青蛙大夫的餐桌前,由青蛙大夫亲自把食物喂给笨狼吃,每吃完一样东西,青蛙大夫就详细询问笨狼的感觉,并且把吃过的东西用天平称过重量,记录下来。

第一天。

笨狼每吃一个菜,肚子就饱一分。当吃完第七个菜金钩冬瓜的时候,笨狼已经很想打嗝了,但他强忍着,因为饭后甜点是双色冰激凌球,这是笨狼的最爱,所以,笨狼吃了双份!于是――

“呃!”笨狼打了一个大大的嗝!笨狼的肚子已经十分饱了!

第二天。

不管是开胃菜、主食还是饭后甜点,笨狼哪一样也不肯少吃。他就这么一直吃,吃得肚子撑得快要胀破了也没有打那个关键的饱嗝,而是放了一个大大的臭屁!

屁那么臭,把青蛙大夫直接熏晕过去了!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七天过去了。

第八天一早,笨狼爸爸和笨狼妈妈就在家里做好迎接笨狼回家的准备。远远地,他们看见一个奇怪的身影朝家门口走来。那个身影上下左右差不多一样粗壮,像一块立体的门板一样。

“那是个什么东西呀?”笨狼妈妈问笨狼爸爸。

“看不出来……哦,天哪……”

走到面前来的并不是一块立体的门板,而是笨狼!是比一周前又胖了一整圈的笨狼!

现在,为了让笨狼能走进家门,笨狼爸爸又忙坏了。他不仅要把门拆掉,还得把墙也拆掉半堵!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