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能够真正读懂孩子内心”的李跃儿所著,案例来源于李跃儿教育论坛。她从家长反映最多的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吃手、安慰物依恋、安全感缺失、分离痛苦、害怕、撒谎和不良情绪等七个方面的表象入手,贯彻“学习一种方法,必须明白其中道理”的主张,以家长所思所惑所求为主线一气呵成,真情地把孩子的天然气质和人性底蕴昭示于字里行间,可供养育者和教育者举一反三,成为让孩子远离焦虑、健康成长的行家里手。
本书是畅销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姊妹篇,是在解读儿童幸福观之后关注孩子健康人格培养的倾情之作。祝你开卷有益,与孩子在李跃儿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走出焦虑的误区,建构美好的习惯和性格,幸福,快乐!
不懂得孩子,就带不好孩子!
著名央视特约编导张同道教授作序,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推荐。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论坛“华表奖”获得者及形象大使,在中央电视台《七巧板》《心理访谈》等节目中担任嘉宾。
7月10日期 邢子文妈妈借阅
1《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品相关
本书是畅销书《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的姊妹篇,是在解读儿童幸福观之后关注孩子健康人格培养的倾情之作。祝你开卷有益,与孩子在李跃儿老师的带领下,共同走出焦虑的误区,建构美好的习惯和性格,幸福,快乐。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作者简介...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内容简介...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名家推荐...
《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目录
李跃儿和她的巴学园
2《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第一部分
孩子的生长发展从用口来感知事物开始,吃手是这一过程的前奏。四个月的孩子正在练习将手伸到嘴里并将手留在那里,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在出生后最初的几个月,孩子的手和腿完全不受大脑的控制,随便地踢蹬,而吃手是第一个被大脑控制的有目的的行为。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1)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2)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3)
孩子,你为什么总要吃手(4)
用好安慰物(1)
用好安慰物(2)
用好安慰物(3)
用好安慰物(4)
用好安慰物(5)
用好安慰物(6)
用好安慰物(7)
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1)
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2)
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3)
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4)
正确把握孩子的安全感(5)
让分离不再痛苦(1)
让分离不再痛苦(2)
让分离不再痛苦(3)
让分离不再痛苦(4)
让分离不再痛苦(5)
让分离不再痛苦(6)
3《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第二部分
我的小孩明天正好满十个月,但是他有一些莫名的恐惧让我难以理解。有一次他对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的一个脸蛋会发光且会出声的洋娃娃特别恐惧,只要一接近就哇哇哭叫着直往我怀里躲。今天在朋友家里看鱼缸里的鱼,也是表现出这样的恐惧。
当孩子害怕、恐惧的时候(1)
当孩子害怕、恐惧的时候(2)
当孩子害怕、恐惧的时候(3)
当孩子害怕、恐惧的时候(4)
当孩子害怕、恐惧的时候(5)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1)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2)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3)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4)
如何应对孩子撒谎(5)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1)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2)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3)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4)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5)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6)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7)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8)
帮助孩子缓解不良情绪(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