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奶奶来了
ISBN:9787221111852
作者:(韩)李惠兰 著,米雅 译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4-5(中班)、5-6(大班)、亲情、感恩、
内容简介

奶奶来了。于是一个儿子的故事就开始了。这是一个儿子的故事。一个女儿看见的爸爸怎么样对待奶奶。最后,那么小的女儿,对爸爸说,她已经长高了一公分,这个这么小的女儿,把她的爸爸背在了身上。
女儿看见的故事成了女儿的爱。很多年以后,爸爸老了,女儿的儿子或者女儿的女儿就能看见他的妈妈是怎么样对外公的了。
“看见”原来也能诞生。诞生出来的继续被看见,爱的故事,感动的故事就一直持续了。
一本书里的故事是写一个家中的,很多的人读到这一本书里的故事,一本书里的故事就会成为很多家中的故事,很多儿子和女儿的故事,很多儿子女儿的儿子女儿的故事。一本书就是这样诞生着美好的。
书里的人物都没有长着好看的脸。那上面的黄颜色像是马马虎虎抹上去,像是在劳累的生活中,忙得都没有空把脸洗洗干净。但正是这普普通通的脸,那一脸劳累和无法讲究的颜色,才让我们是在为“普普通通”感动,为一个平常的儿子感动。那样艰辛地忙碌,却接受童年没给他爱的母亲,母亲的到来,日子越发忙碌得艰辛,但是你能看见一点点的厌烦的神情吗?没有一点点厌烦的神情,有的只是一个儿子的神情。一个儿媳妇的神情。一脸的理当接受的神情。

在线试读章节

认识衰老,传递爱(细解《奶奶来了》)
这注定是一本东方的图画书。
亲切的汉字,平坦的面孔,直而黑的头发,还有“美食面馆”周围的那些熟悉的场景。如我所料,是韩国绘本。
这样好,我们轻松“入戏”。
如电影演出前的铺陈一样,“我的家里有……,四个人……我也觉得这样比较好”。“我”已经对现状很满意了,就像右面四个人的“全家福”。
终于有一天——奶奶来了。这是这本图画书的书名,像电影银幕上突然出现的片名,我们知道故事开始了。
“奶奶是从乡下一路搭出租车过来的”,奶奶有好衣服却不穿,奶奶又去捡东西了吗?奶奶不让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奶奶吃完糖不刷牙,奶奶把打卤面吐了出来……“我不要和奶奶一起吃饭!”这是“我”的宣言,“我”一定是烦透了奶奶。
这时候,我们发现图画书的右侧页出现了这样几幅画面:
爸爸独自和奶奶吃饭。(那是因为“我不要和奶奶一起吃饭”)
爸爸守在奶奶床边。(那是因为“奶奶连尿壶都不会用,我不要和奶奶一起睡”)
爸爸妈妈在打扫衣橱。(那是因为“奶奶又把鱼露放在了衣橱里”)
爸爸在洗奶奶的衣服。(那是因为奶奶“拉裤子”了)
……
这几页,右面的色彩明显要比左侧暗淡,背景多是铅笔素描。左侧,女儿在不停地“发现”,不停地宣布“我不和奶奶……”“我不跟奶奶……”右侧,爸爸在默默地收拾奶奶“创作”的的烂摊子。发现和宣布是要跳出来的东?,主角是女儿,当然是鲜艳的色彩,爸爸的劳动是默默的,当然只是素描了。可是读者的目光岂能只被色彩吸引,实际情况是,我们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右侧那些暗淡的画面上。
爸爸那样地默默地,一定是有原因的——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啊!当“我”试着和爸爸商量让奶奶回家的时候,爸爸这样说。
这是一个平常得再也不能更平常得理由,可是这也是一个足以迅速激起我们感动的理由。“我”在“那”之后的破折号之间已经有了转变,可只是还有一点小小的疑问——奶奶有像妈妈?我那样爱你吗?
此时,无需语言了。一个跨页,爸爸在给我“洗澡”,妈妈在给“奶奶”洗澡。这是对前面问题的无声回答,我们仿佛在爸爸浇向孩子头上而激起的水花中看到了幸福,在妈妈为奶奶擦背泛起的泡沫中看到了幸福。我们自己也仿佛沐浴在爱的幸福之中。
“这是我的家庭。……总共五个人。”对了当然有奶奶了,奶奶是家庭的一员了,这其中当然也有“我”的接纳。
最末一页,“我长高了一厘米。”那不是刻意地“拔高”。那是经过爸爸言传身教之后,“我”和爸爸快乐的交流,“我”懂了爸爸,“我”当然不再是过去的“我”。“我”长高了一厘米,虽然只是一厘米,但“我”偶尔可以把爸爸背起来呢,那个时候,“我”和爸爸都很快乐。当然这个动作也预示着爱的又一次传递。我们几乎可以想见,当这个女孩长高十厘米,二十厘米……的时候,而那时爸爸已经衰老,“我”会像爸爸对奶奶那样,背起爸爸。

长高1厘米的含义
奶奶在我的记忆里已经很模糊了。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奶奶去世了。
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那已经远去的记忆又很清晰的出现在我眼前。小时候,爸爸曾带我回老家去见奶奶,奶奶个子不高,笑起来像弥勒佛。奶奶会给我留大红枣,会给我做花棉袄……。去奶奶家是我童年一段开心的时段。我想奶奶如果能活到现在,哪怕她也像书中的奶奶那样,我也会陪伴她的。
这本书通过一些细节的描述,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将亲情和责任用朴实的画面和对话讲述出来,当我看到小女孩背起父亲,并说长高了1厘米的时候,我读到了鼓励和认可,继承和尊重!
这真是一本关于生命和亲情的图画书,值得每个家庭阅读和珍藏!是培养孩子孝顺最直接的读本。

我哭了!
晚上无意中翻看了这本书,想到了我小时候,奶奶和我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已经长大了,但是亲情永远是最宝贵的,谢谢这样一本让我回忆的好书!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