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漫画家余远鍠老师和厉河老师合作完成的这部《大侦探福尔摩斯》改编自“英国侦探小说之父”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利用拟人法,将故事人物绘画成得意的动物造型。《大侦探福尔摩斯(6):乞丐与绅士(小学生版)》是其中一册:一名绅士在伦敦著名的鸦片烟窟“金条烟馆”的二楼离奇失踪,警方在现场发现他的一些衣物和血迹,并当场拘捕了一个乞丐。从种种迹象显示,福尔摩斯估计绅士已惨遭毒手,只是仍未发现尸体而已。可是,当他去到绅士的家中调查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为破案找到了重要线索!!
《大侦探福尔摩斯》加插大量精美插图,令故事书内容更加吸引,增加小朋友的阅读兴趣,希望他们踏出阅读的第一步,看《大侦探福尔摩斯》除可增强语文能力外,更可透过书内的推理情节来训练科学逻辑思维!
爱上读书,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就像孩子捧着这套真正属于自己的《大侦探福尔摩斯》。
它把整个动物世界搬了过来。福尔摩斯变成了一只拟人化的狗、华生变成了猫,苏格兰场的警探变成了大猩猩和狐狸,其他还有兔子、豹子、熊猫……所有的角色瞬间清晰了,不再是一个个冗长难记的外国人名字;甚至角色的性格也悄然鲜明起来,令人着迷和深思。
而故事,永远是福尔摩斯探案集中最经典的。不同的是,删掉了沉闷、儿童不宜的情节,加入了科学元素和浓浓的人情味,还有搞笑的对话,让小读者在紧张之余,学习知识、收获感动、开怀大笑。
这样的书,孩子怎么会不爱呢?在香港,它被无数小学生争相传阅,连续多次打入香港各大畅销书排行榜,并被列入香港小学名校图书馆必备藏书。
不要以为孩子小,理解不了太多东西。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敏锐而深刻的。
这套书改变了我的一生,我从一个不爱看书的小孩,变成了一个看《大侦探福尔摩斯》看得废寝忘食的小孩。——香港小读者 赵蔼珩
当我每次看完《大侦探福尔摩斯》,我就觉得自己很powerful,因为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香港小读者 赵俊轩
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还学到了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我觉得这比科学知识更重要。——香港小读者 陈凯旋
我觉得福尔摩斯很有性格,查案的时候never give up,所以我考试的时候也要never give up!——香港小读者 郑多加
以前我看完一本书之后放在一旁,也不会反思,但现在完全不一样。——香港小读者 张诗琦
一辆马车在伦敦的夜路上飞驰,华生孤零零地坐在颠簸的马车上,一脸疲态地自言自语:“唉,要是刚才福尔摩斯在家就好了,不用我一个人去那种鬼地方。想起来,福尔摩斯那家伙究竟去了哪里呢?他几天前外出后就一直没有回家,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原来,华生刚才出诊回到家中,正好碰到找上门来的惠特尼太太,她哭丧着暑金请华生帮忙寻找失踪了两天的丈夫。惠特尼一家是华生的熟客,特别是惠特尼先生,他体弱多病,常常到华生的诊所看病。最叫华生头痛的是,惠特尼先生还染上了吸食鸦片烟的恶习,这使他本来就虚弱不堪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了
“吁!”马车夫收紧缰绳,大喝一声,马车慢慢地停了下来。
“到了吗?”华生问道。
“到了,往前走几步就是史湾登巷。”马车夫答道。
华生一边下车一边吩咐:“麻烦你在这里等几分钟,我很快就回来。”
“好的。但请你小心,这附近瘾君子太多,治安不好。刀马车夫提醒。
华生也知道这附近鸦片烟馆林立,有些瘾君子没有钱吸烟,就会打劫路过的人,一般人都会对此区敬而远之,不敢走近。要不是受人所托,华生自己一个人也不会到这种鬼地方来。
华生小心翼翼地穿过一条阴沉沉的横街,走到一家名叫“金条烟馆”的两层建筑物前。据惠特尼太太说,这家烟馆就是他丈夫常出没的地方,但他以往都会当天回家,从未像这次这样,去了两天仍不见踪影。
一股难闻的烟味从门缝中渗出来,“要不要进去呢?”华生犹豫了一下,再一想既然已经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回,于是只有硬着头皮推门进去。
“叽”的一声,沉重的木门推开了,一阵夹杂着浓烈烟味的臭气汹涌而至,呛得华生几乎咳起来。他定一定神,睁大眼睛往里看去,只见屋内昏昏暗暗,在微弱的灯光下,可以看到两旁架满了简陋的双层床,床上躺着一个个骨瘦如柴的人,有些已昏昏入睡,有些正拼命地吸着手上的烟枪,情景既壮观又可怕。
华生正想往里走,迎面突然走来一人拦住去路:“先生,要吸烟吗?”那人说着,把一支烟枪递到华生面前。
那人凶神恶煞,一看就知道不是善类。华生只好尽量保持镇定,礼貌地拨开烟枪说:“不必了。我是受惠特尼太太既托,来找她丈夫的。”
那人不悦地发出“哼”的一声,就走开了。
突然,华生察觉到不远处有人以锐利的目光盯着自己。他顺着目光看去,只见一个表衫褴褛的中年人坐在一角,一边吸着烟枪,一边面露邪恶的笑容望向他这边。他并不认识此人,但那对明亮又坚定的眼睛倒似曾相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见过。华生虽然对那人的眼神有点儿疑惑,但心里提醒自己:“尽快找人要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