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父母还在为孩子报英语班、奥数班的时候,发展式教育的理念《全脑教养法》已经风靡美国,改变了万千父母的教养方式。美国著名心理学者丹尼尔?西格尔的最新作品《全脑教养法》全面阐述了这一教养趋势,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鼎力推荐。
孩子在该睡觉的时候却站在客厅里乱发脾气,在本该乖乖听话的公共场合突然乱发脾气,无法跟兄弟姐妹或同龄伙伴正常相处,总是有各种莫名其妙的担忧和恐惧——听起来并不陌生吧?养育孩子的路上总是充满挑战。是孩子存心与父母作对吗?不,是他们还未成熟的大脑在操纵着一切。读完《全脑教养法》,你会恍然大悟。
例如,在幼儿阶段,孩子的右脑及其控制的情绪支配着逻辑化的左脑;你只知道大脑分左右,其实还分上下层,“上层大脑”进行决策、平衡情绪,但要在二十多岁才发育成熟——难怪孩子们会时不时地失去控制。通过把这些发现应用到日常育儿实践中,你能把各种情绪爆发、与伙伴争执或不知名的恐惧转化为整合孩子大脑、培育“全脑儿童”的机会。“全脑教养12法”将帮助你培养更加平和、快乐的孩子。
★ 风靡美国的发展式教育。养育孩子不再只是教会他们穿衣吃饭那么简单,父母*应该做的是拓展孩子的思维,帮助孩子获得无限发展的能力,这是父母送给孩子*好的礼物。
★ 美国*著名的儿童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力作。西格尔为天下父母揭秘前所未闻的脑科学知识,破解种种育儿难题。“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力荐。
★ 神奇的“全脑教养12法”。整合上下脑、整合左右脑、整合记忆、整合自我、整合自我与他人——孩子的大脑一旦整合为一个整体运转,父母就能培养出一个心智健康的“全脑儿童”。
丹尼尔?戈尔曼
“情商”之父
《全脑教养法》中提出的思维拓展策略使日常的亲子互动转化为塑造孩子大脑的良机,是一本帮助孩子发展情商有效而实用的指南。任何关心孩子、爱孩子的人绝不可错过。
哈韦?卡普
美国知名育儿专家、好莱坞御用儿科医生,《卡普新生儿安抚法》《卡普儿童行为手册》作者
面对坎坷的育儿之路,你是否恐惧?抑或挣扎?沮丧?救星来了!西格尔和布赖森把前沿的脑科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和图画呈现出来,为你清除育儿路上的一切障碍。
玛丽?皮弗
美国家庭问题权威、资深心理咨询师,《纽约时报》畅销书《拯救奥菲利亚》作者
真希望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看到这本书了!西格尔和布赖森分享的这些无比实用的方法那时还无人知晓。《全脑教养法》是送给全天下父母的最好礼物。
迈克尔?汤普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纽约时报》畅销书《该隐的封印》作者
西格尔和布赖森着重从科学的视角,阐述养育方式对儿童大脑发展的影响。本书能帮你解答教养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让你总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
克莉丝汀?卡特博士
快乐教养专家、知名社会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10堂幸福教养课》作者
在当今世界能否取得成功,情商的作用至关重要。《全脑教养法》提供了帮助孩子发展情商的强大工具,父母们将通过本书学会如何与孩子联结,真正享受育儿之乐。
“生存式教育”,还是“发展式教育”?
你也有过这样的日子吧?一个囫囵觉都睡不成;孩子的鞋子上全是泥,新外套蹭上了花生酱;每次做功课都像打仗,还把橡皮泥糊在计算机键盘上,指着弟弟喋喋不休地说“是他先干的”……你数着时间一秒一秒地只盼天黑,好把小祖宗们送上床。那些日子里,当你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孩子鼻孔里把葡萄干抠出来时,你的最高期望似乎也就是“能生存就行了”。
不过,说到孩子,你的目标肯定要比“满足生存需要”高多了。作为父母,你的终极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享有绚烂生命,具有无限发展能力的人。你希望他们拥有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学习优秀,工作努力,并且有责任感,知足常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存式教育”与“发展式教育”。
多年来,我们访问过数千对父母。当问到他们最看重什么时,有两类目标总是排在前面:成为合格的父母;希望孩子拥有无限发展的能力。作为父母,我们也对自己的家庭有着同样的期望。在我们平静、清醒之时,确实思考过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心智,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发潜能。但是,在那些狂乱、紧张、“把小家伙哄上床然后飞车去看球赛”的时刻,我们只希望自己不要尖叫失态,或者被孩子们说“你真讨厌”。
花一点时间问问自己:你想让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他们成年之后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你很可能希望他们快乐、独立并获得成功,希望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过上有意义、有目标的充实生活。现在想一想,你有多少时间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这些品质?你很可能像大多数父母一样,担心自己有太多的时间都在得过且过,而没有为孩子创造丰富的体验,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你可能还会拿自己跟所谓的“完美父母”比较——他们似乎从来不用为孩子的问题而挣扎,而且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帮助孩子成长。据说家长教师协会的主席能够一边烹饪营养均衡的有机食品,一边用拉丁文给孩子朗读关于助人为乐的图书;或者一边开着车放着古典音乐送孩子去艺术博物馆,一边还会在空调通风口洒上薰衣草精油来个芳香疗法。似乎没有人比得上这种虚构的超级父母,特别是当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为“生存”而努力上时。我们只会在生日聚会快结束时怒目圆睁、满面通红地咆哮:“如果再吵着嚷着要这要那,谁都别想拿到礼物!”
如果上面的道理你已经明白了,那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那些让你奋力挣扎的“生存”时刻正是你教孩子获得发展能力的好机会。有时你可能会觉得,充满爱意的重要时刻(比如关于同情心和品德的有意义的谈话)与养育中的困难时刻(比如强迫孩子做家庭作业或给他收拾烂摊子)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孩子对你没礼貌或跟你顶嘴、被学校“请家长”……这些毫无疑问都是所谓的“生存时刻”,但同时也是机会——只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生存时刻”同样也是“成长时刻”。
想一想某个经常让你很难熬的场景,比如三分钟之内孩子们第三次打起来了(不难想象吧)。你能做的,不仅是把这群厮杀的小兄弟拉开,并且挨个儿关进不同的房间,你还可以将这场混战转变为一次教育的机会:教会他们“印证式倾听”,用心了解他人的观点;教会他们清晰并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教会他们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适当的妥协和牺牲,学着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我们知道听起来难以置信,尤其是在那个着急上火的时刻。但是如果你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和精神状态多一些了解,你就能获得积极的成果,完全用不着请联合国维和部队帮忙!
孩子们打架时把他们分开并没有错,这是很好的“生存式教育”技巧,在某些情况下也许还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制止冲突和争吵,还应该把这一经历转化为发展孩子们的大脑、人际交往技巧和个性的体验。多加练习之后,孩子们都能得到成长,而且会学着自己处理冲突。而这只是你帮助他们获得无限发展能力的其中一种方法而已。
将“生存式教育”与“发展式教育”相结合的可贵之处在于,你不需要专门花时间来帮助孩子茁壮成长。你可以利用一切亲子共享的互动时刻,不论是紧张、愤怒的时刻,还是不可思议的、温暖的时刻,让孩子变成你期望中的有责任感、关心他人、有能力的人。本书针对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中存在的过分强调不顾一切获取成就和完美的倾向,也开出了一剂解药。
怎样让孩子做自己、自由自在、更加灵活和更有活力呢?答案很简单:了解一些大脑的基础知识。这就是《全脑教养法》的主旨。
如何使用本书
本书从“为人父母”的视角出发,但所讨论的内容对任何抚养、照顾孩子的人都适用。虽然很多内容也适用于十几岁的青少年,但本书重点关注的是0到 12岁的儿童,包括学步儿、学龄儿童和十几岁的孩子。
第 1章介绍了儿童思维的发展方式,并引入了关于儿童思维拓展的核心概念——整合。第2章着重讲述怎样帮助孩子整合左脑和右脑,让孩子能够与自己的逻辑自我和情感自我产生联结。第3章强调在代表本能的“下层大脑”与代表思辨的“上层大脑”之间建立联结的重要性,这种联结对发展孩子的决策能力、洞察力、同情心和道德感至关重要。
第 4章解释了如何帮助孩子处理过去的痛苦回忆,即将理解之光洒向过去,以一种温柔、清醒、有意识的方式表达痛苦。第5章帮助你培养孩子反思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他们就能够自主决定如何感受世界,以及如何对世界作出反应。第6章重点介绍了一些方法,教孩子在保持独立自我的同时与他人建立联结,从而获得幸福与成就。
在对儿童思维拓展的各个方面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你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养育”。作为父母,保护孩子不受任何伤害是我们的天职,但其实根本做不到。他们会摔倒,会受感情创伤,会受到惊吓,会悲痛,也会愤怒。事实上,正是这些艰难的经历促使他们成长并认识这个世界。与其极力庇护他们免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不如帮助他们将这些经验整合进对世界的理解之中,并从中有所收获。孩子如何理解他们年轻的生命,不仅取决于发生的事情,还取决于父母、老师对这些事情如何反应。
考虑到这一点,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给出具体的方法,尽量让这本书切实可用,从而让你的养育之路更加轻松,让你跟孩子的关系更加有意义。书中的“全脑教养指南”专栏详细阐释如何应用本书介绍的科学概念,并提供了一些案例。
此外,书中还有以漫画形式呈现的“全脑儿童”专栏,帮助你教给孩子这一章所涵盖的基础知识。跟孩子谈论大脑也许听起来很奇怪,但其实即使四五岁的孩子也可以理解有关大脑工作方式的一些重要概念,从而用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方式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感受。这些知识不仅对孩子非常有用,对于想以一种让自己和孩子都感觉更好的方式来教导、训练和关爱孩子的父母来说也非常有用。这部分内容,你可以念给孩子听,并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本书大部分内容都聚焦于孩子的生活和亲子之间的联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可以说是父母大脑的“镜像”。换句话说,父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停滞和衰退,都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当父母变得更加明智、情感更加健康时,孩子也会从中受益,越来越健康。整合和培育你自己的大脑,是你能给予孩子的最满含爱意和最慷慨的礼物。
另外,附录A中的“全脑教养12法”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本书最重要的观点。你可以把这几页复印下来贴在冰箱上,让你和每位家庭成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一起努力。附录B中的“各年龄段儿童全脑教养指南”,希望也能为你提供方便。
希望你能体会到,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时刻考虑着你的感受,尽力让本书通俗易懂。既是科学研究者又是父母的我们,在注重清晰、实用和简便易行的同时,竭尽全力给你最新、最重要的信息。
感谢你和我们一起走过这段旅程,它将使你的孩子变得更幸福、更健康、更完善。了解了大脑的运作方式,你将更懂得应该教给孩子什么以及怎样教。你教给他们的将不再只是生存之道。通过不断帮助孩子整合大脑,你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教育危机也会减少。不仅如此,对整合的理解能够让你更深刻地了解孩子,更从容地面对困境,更有意识地构筑爱与幸福的基础。因此,不仅孩子(不论现在还是成人之后)会生活得更好,你的整个家庭都会获得无限的发展。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www.wholebrainchild.com,告诉我们你的全脑养育经验。期待你的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