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小熊温尼.菩
ISBN:
作者:马晓声,米尔恩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5-6(大班)、6-8(1-2年级)、8-10(3-4年级)、
内容简介

盯住自己脚印跟踪追击的温尼菩
“子涵讲童书”已经写了不少。上个世纪最后一个春天开始的,这个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已经来到。在这个难得的世纪跨越中,我们想到要把更多的好书让孩子们读到,这个动机真是清晰又善良。想把这些文章汇集了出书的出版社早就纷纷联络,我说不急的,还有很多要写,让它丰富一些吧。让它丰富,是为了让孩子们丰富。好书在哪里,他们不知道,依靠我们介绍。我介绍给很多的大人,很多的大人再介绍或者是直接买了送给他们。这些大人当中有他们的父母,有他们的老师,有书店的职员,还有别的许多人。对于儿童来说,一本书,大人经常是“第一读者”,知道了它们的优秀和不朽,说,啊,那一本书真的很好,结果“第二读者”就读到了。“第一读者”能够把“第二读者”引导成一个理想的模样,很在层次上面,也可能恰好相反。
《小熊温尼菩》就是在这丰富里的,如果没听说过它,是属于很闭塞的。你看,他正从二楼下来了。他下楼的方式是后脑勺着地,“嗵,嗵,嗵……”
他下楼干吗?不干吗。因为罗宾下楼了,所以他也跟着一起下来。
但是他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是很多人精神空虚的一个原因。可是正因为不知道,但是它会发生,这就又能够让人知道喜出望外的
盯住自己脚印跟踪追击的温尼菩
“子涵讲童书”已经写了不少。上个世纪最后一个春天开始的,这个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已经来到。在这个难得的世纪跨越中,我们想到要把更多的好书让孩子们读到,这个动机真是清晰又善良。想把这些文章汇集了出书的出版社早就纷纷联络,我说不急的,还有很多要写,让它丰富一些吧。让它丰富,是为了让孩子们丰富。好书在哪里,他们不知道,依靠我们介绍。我介绍给很多的大人,很多的大人再介绍或者是直接买了送给他们。这些大人当中有他们的父母,有他们的老师,有书店的职员,还有别的许多人。对于儿童来说,一本书,大人经常是“第一读者”,知道了它们的优秀和不朽,说,啊,那一本书真的很好,结果“第二读者”就读到了。“第一读者”能够把“第二读者”引导成一个理想的模样,很在层次上面,也可能恰好相反。
《小熊温尼菩》就是在这丰富里的,如果没听说过它,是属于很闭塞的。你看,他正从二楼下来了。他下楼的方式是后脑勺着地,“嗵,嗵,嗵……”
他下楼干吗?不干吗。因为罗宾下楼了,所以他也跟着一起下来。
但是他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是很多人精神空虚的一个原因。可是正因为不知道,但是它会发生,这就又能够让人知道喜出望外的滋味。
盯住自己脚印跟踪追击的温尼菩〖〗今天的好玩的事情别说小熊温尼菩不可能想到,就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辈子也不可能遇到。罗宾请求他的爸爸给小熊温尼菩讲小熊温尼菩的故事!你听说过吗,把你的故事讲给你听?把小熊温尼菩的故事讲给小熊温尼菩听。
故事里的小熊温尼菩喜欢散步。不过他散步的时候不是后脑勺着地“嗵,嗵,嗵”的,而是脚朝下,头朝上,完全正常。所以他就听见了嗡嗡的声音。听见了嗡嗡的声音,他就想:“那嗡嗡的声音,一定有点什么意思,不能只听见这嗡嗡的声音却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而我想,这嗡嗡的声音一定是什么人弄出来的。想一想,这个人是谁呢?照我看,这一定是蜜蜂,因为只有蜜蜂才能弄出这嗡嗡的声音。”小熊温尼菩干什么事情都不浅尝辄止,何况是思考问题,哪个思想家思考问题不是绵延不断、夜以继日的?所以他又接着想:“如果按我的想法,那么这些蜜蜂活在世界上的原因就是酿蜜。”“如果这样继续想下去,那么蜜蜂酿蜜是为了让我吃蜂蜜呀!”
温尼菩就开始爬那棵橡树了。因为嗡嗡的声音是从橡树上传来的,所以蜜蜂应该是在橡树上,所以蜂蜜也应该是在橡树上,不上橡树,焉得蜂蜜?
温尼菩除了爱散步,爱思想,还爱唱歌。他比老狼更珍爱自己,老狼除了唱自己写的歌,还唱高晓松的,可是他只唱自己的。他就一边爬一边唱起来。虽然逻辑上不是没有问题,但是充满智慧之光,有幻想色彩: 小熊好吃蜂蜜/ 你看多么有趣/ 嗡呀!嗡呀!嗡呀! 为什么他爱吃蜂蜜呢?他唱歌也不是浅尝辄止的,于是就又唱起了另外一首: 有一个有趣的事情/ 假如把熊变成蜜蜂/ 蜂巢会筑在树下/ 假如能把蜜蜂变成小熊/ 我又何必爬上又爬下!
结果他就从树上掉了下来。爱散步,爱思想,爱唱歌,而且爱幻想的小猪温尼菩赶紧大声喊起来:“啊呀!救命啊!”
刚才那件事是在温暖的五月,而现在已是美好的冬天。美好的冬天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天上会下雪。当小猪正在扫着门前的雪的时候,看见温尼菩又在树林子里绕着圈子散步。小猪看见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没有热情跑过去问问清楚的。猪有猪性格,熊有熊性格,这就像人有人性格一样。
小猪说:“喂!你在干什么呀?”
“打猎。”
“打什么猎?”
“跟踪追击呗!”温尼菩神秘地说。
他看见了一个什么动物的脚印。其实那个动物的脚印正是绕着圈子在散步的他自己的脚印。他现在就是在跟踪追击这个动物的脚印,准备抓住这个动物。
熊弄不清楚的事情,猪要想立即就弄清楚那不太可能。这样小猪就和小熊一起跟踪追击了。一圈圈地绕着转,这样他们当然就开始看见了两个动物的脚印,三个动物的脚印,甚至四个动物的脚印。小猪觉得可怕起来。动物越来越多,可是他和小熊温尼菩加起来才不过只有两个,你说,如果跟踪追击到了,打起猎来,那么究竟谁打谁?是他们打四个,还是四个打他们两个?
其实小熊温尼菩永远不会去打什么猎。他和所有的动物都友爱共处,从不战争。甚至连他从没见过的小老虎深夜来访,他也不会拒之门外。小老虎在门外的声音是这样的:“哇喔,哇喔,哇喔,哇喔。”既不是喊叫,也不是呜咽,也不是犬吠,更不是朗诵诗歌前的清嗓子的声音,有点让人害怕的。结果原来是他以前没有见过的小老虎。
“既然如此,请进来吧,现在已经是半夜了,正是睡觉的时候。明天早晨我们可以一起吃一些蜂蜜。对了,老虎们喜欢吃蜂蜜吗?”
“他们什么都喜欢。”小老虎高兴地回答。
“当然,如果老虎们还喜欢在地板上睡觉的话,我就只好回到床上去了。一切等到明天再说吧,晚安。”
他还热情洋溢地联合小猪给老驴子盖房子。他们准备用树枝给老驴子盖。结果他们看见树林的那一边有很多很多树枝,都堆在一起,他们就不辞辛劳地把它们一根根拖过来,精心备至地建了一幢新房子,还取了个一般建筑师不可能想出来的名字: 菩小猪角。
老驴子回来了。他找不见自己的树枝房子了。原来,他的树枝房子被温尼菩和小猪拆了,造了菩小猪角。拆那儿的驴房,建这儿的驴房,拆东墙,补西墙,这可以说是最生动最神不知鬼不觉的例子了。
这样的故事罗宾的爸爸讲了二十个。真是生动得神不知鬼不觉。罗宾的爸爸不是儿童文学作家,可是我们这样的参加了作家协会的儿童文学作家面对罗宾的爸爸是自惭形秽的,连奋起直追也不太容易。不过使我们总算没有丢尽了脸的是,写出罗宾爸爸讲的这些故事,写出了可爱的小熊温尼菩的毕竟还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他叫米尔恩,一个英国人。



这一天,我们是在集体地走出紧迫、忧心、“现实主义”的日子,靠近些诗意,靠近单纯和快活,靠近最真实和干净的语言,靠近安徒生写过的、也是小时候在街上碰见过的那个演木偶戏的人;这一天,我们都是长大以后的安绍尼在朝回去的路上走,讲课的我,听课的他们,统统在巴斯车站下车,我们彼此不迎接,因为有依列娜们迎接我们,我们都是他们的学生。来自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



盯住自己脚印跟踪追击的温尼菩

“子涵讲童书”已经写了不少。上个世纪最后一个春天开始的,这个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已经来到。在这个难得的世纪跨越中,我们想到要把更多的好书让孩子们读到,这个动机真是清晰又善良。想把这些文章汇集了出书的出版社早就纷纷联络,我说不急的,还有很多要写,让它丰富一些吧。让它丰富,是为了让孩子们丰富。好书在哪里,他们不知道,依靠我们介绍。我介绍给很多的大人,很多的大人再介绍或者是直接买了送给他们。这些大人当中有他们的父母,有他们的老师,有书店的职员,还有别的许多人。对于儿童来说,一本书,大人经常是“第一读者”,知道了它们的优秀和不朽,说,啊,那一本书真的很好,结果“第二读者”就读到了。“第一读者”能够把“第二读者”引导成一个理想的模样,很在层次上面,也可能恰好相反。

《小熊温尼菩》就是在这丰富里的,如果没听说过它,是属于很闭塞的。你看,他正从二楼下来了。他下楼的方式是后脑勺着地,“嗵,嗵,嗵……”

他下楼干吗?不干吗。因为罗宾下楼了,所以他也跟着一起下来。

但是他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不知道今天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是很多人精神空虚的一个原因。可是正因为不知道,但是它会发生,这就又能够让人知道喜出望外的滋味。

盯住自己脚印跟踪追击的温尼菩〖〗今天的好玩的事情别说小熊温尼菩不可能想到,就是我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辈子也不可能遇到。罗宾请求他的爸爸给小熊温尼菩讲小熊温尼菩的故事!你听说过吗,把你的故事讲给你听?把小熊温尼菩的故事讲给小熊温尼菩听。

故事里的小熊温尼菩喜欢散步。不过他散步的时候不是后脑勺着地“嗵,嗵,嗵”的,而是脚朝下,头朝上,完全正常。所以他就听见了嗡嗡的声音。听见了嗡嗡的声音,他就想:“那嗡嗡的声音,一定有点什么意思,不能只听见这嗡嗡的声音却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而我想,这嗡嗡的声音一定是什么人弄出来的。想一想,这个人是谁呢?照我看,这一定是蜜蜂,因为只有蜜蜂才能弄出这嗡嗡的声音。”小熊温尼菩干什么事情都不浅尝辄止,何况是思考问题,哪个思想家思考问题不是绵延不断、夜以继日的?所以他又接着想:“如果按我的想法,那么这些蜜蜂活在世界上的原因就是酿蜜。”“如果这样继续想下去,那么蜜蜂酿蜜是为了让我吃蜂蜜呀!”

温尼菩就开始爬那棵橡树了。因为嗡嗡的声音是从橡树上传来的,所以蜜蜂应该是在橡树上,所以蜂蜜也应该是在橡树上,不上橡树,焉得蜂蜜?

温尼菩除了爱散步,爱思想,还爱唱歌。他比老狼更珍爱自己,老狼除了唱自己写的歌,还唱高晓松的,可是他只唱自己的。他就一边爬一边唱起来。虽然逻辑上不是没有问题,但是充满智慧之光,有幻想色彩: 小熊好吃蜂蜜/ 你看多么有趣/ 嗡呀!嗡呀!嗡呀! 为什么他爱吃蜂蜜呢?他唱歌也不是浅尝辄止的,于是就又唱起了另外一首: 有一个有趣的事情/ 假如把熊变成蜜蜂/ 蜂巢会筑在树下/ 假如能把蜜蜂变成小熊/ 我又何必爬上又爬下!

结果他就从树上掉了下来。爱散步,爱思想,爱唱歌,而且爱幻想的小猪温尼菩赶紧大声喊起来:“啊呀!救命啊!”

刚才那件事是在温暖的五月,而现在已是美好的冬天。美好的冬天里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天上会下雪。当小猪正在扫着门前的雪的时候,看见温尼菩又在树林子里绕着圈子散步。小猪看见这样的事情是不会没有热情跑过去问问清楚的。猪有猪性格,熊有熊性格,这就像人有人性格一样。

小猪说:“喂!你在干什么呀?”

“打猎。”

“打什么猎?”

“跟踪追击呗!”温尼菩神秘地说。

他看见了一个什么动物的脚印。其实那个动物的脚印正是绕着圈子在散步的他自己的脚印。他现在就是在跟踪追击这个动物的脚印,准备抓住这个动物。

熊弄不清楚的事情,猪要想立即就弄清楚那不太可能。这样小猪就和小熊一起跟踪追击了。一圈圈地绕着转,这样他们当然就开始看见了两个动物的脚印,三个动物的脚印,甚至四个动物的脚印。小猪觉得可怕起来。动物越来越多,可是他和小熊温尼菩加起来才不过只有两个,你说,如果跟踪追击到了,打起猎来,那么究竟谁打谁?是他们打四个,还是四个打他们两个?

其实小熊温尼菩永远不会去打什么猎。他和所有的动物都友爱共处,从不战争。甚至连他从没见过的小老虎深夜来访,他也不会拒之门外。小老虎在门外的声音是这样的:“哇喔,哇喔,哇喔,哇喔。”既不是喊叫,也不是呜咽,也不是犬吠,更不是朗诵诗歌前的清嗓子的声音,有点让人害怕的。结果原来是他以前没有见过的小老虎。

“既然如此,请进来吧,现在已经是半夜了,正是睡觉的时候。明天早晨我们可以一起吃一些蜂蜜。对了,老虎们喜欢吃蜂蜜吗?”

“他们什么都喜欢。”小老虎高兴地回答。

“当然,如果老虎们还喜欢在地板上睡觉的话,我就只好回到床上去了。一切等到明天再说吧,晚安。”

他还热情洋溢地联合小猪给老驴子盖房子。他们准备用树枝给老驴子盖。结果他们看见树林的那一边有很多很多树枝,都堆在一起,他们就不辞辛劳地把它们一根根拖过来,精心备至地建了一幢新房子,还取了个一般建筑师不可能想出来的名字: 菩小猪角。

老驴子回来了。他找不见自己的树枝房子了。原来,他的树枝房子被温尼菩和小猪拆了,造了菩小猪角。拆那儿的驴房,建这儿的驴房,拆东墙,补西墙,这可以说是最生动最神不知鬼不觉的例子了。

这样的故事罗宾的爸爸讲了二十个。真是生动得神不知鬼不觉。罗宾的爸爸不是儿童文学作家,可是我们这样的参加了作家协会的儿童文学作家面对罗宾的爸爸是自惭形秽的,连奋起直追也不太容易。不过使我们总算没有丢尽了脸的是,写出罗宾爸爸讲的这些故事,写出了可爱的小熊温尼菩的毕竟还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他叫米尔恩,一个英国人。






这一天,我们是在集体地走出紧迫、忧心、“现实主义”的日子,靠近些诗意,靠近单纯和快活,靠近最真实和干净的语言,靠近安徒生写过的、也是小时候在街上碰见过的那个演木偶戏的人;这一天,我们都是长大以后的安绍尼在朝回去的路上走,讲课的我,听课的他们,统统在巴斯车站下车,我们彼此不迎接,因为有依列娜们迎接我们,我们都是他们的学生。来自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