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院子里忽然飞来一个竹蜻蜓,上面是一幅莫名其妙的图画。几个孩子认定是不会写字的黑妞儿发来的,分析了一番,结论是黑妞儿在大山上遇险了,于是立即乘了阿辛制作的飞箱子赶去营救。他们先后到过好几个莫名其妙的云中的国家,终于探听出黑妞儿的下落,他们能不能把黑妞儿救出来呢?
1、本书作者孙幼军先生是我国第一位获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的作家。曾获得中
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二届“全国少儿读物评奖”一等奖、“中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首奖等多种奖项。作品入选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
2、《孙幼军爷爷讲励志童话》首版共六册。作品妙趣横生,饱满有序。用惟妙惟肖的童话故事渗透成长的道理,让小朋友们学会在集体中团结互助;在成长的路上勇敢无畏;让美德滋养心灵,做个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3、本系列为注音全彩美绘版,非常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阅读。如果你喜欢《小猪唏哩呼噜》和《小布头奇遇记》,那你一定会爱上孙幼军爷爷亲情讲述的这些好玩的故事。
简洁,活泼,有情趣,念下去宛然孩子的口气,可是没有孩子常有的种种语病。我猜想作者是下过功夫向孩子学习语言的……
——叶圣陶
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只孩子们不忍释卷,成年人也是爱讲习的,在这一点上,孙幼军的童话就具有这个特色。
——陈伯吹
孙幼军最早以《小布头奇遇记》名世,“崛起”于半个多世纪前。此后,他又写出《玩具店的夜》《没有风的扇子》《小狗的小房子》《亭亭的童话》《怪老头儿》《小熊请客》《小猪唏哩呼噜》和《小布头新奇遇记》等数以百计的长中短篇佳作,为我国童话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于1990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和IBBY(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作品证书的殊荣。在国内,其作品屡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大奖。儿童文学创作史上,他是中国童话史家、儿童文学史家绕不开的一座山。
——樊发稼
幻想艺术的天空闪耀着璀璨的中国童话之星,千百万孩子谁不熟知小布头、怪老头儿、小猪唏哩呼噜?孙幼军童话是继叶圣陶、张天翼、严文井之后的又一座童话艺术山峰。赤子的情怀,民族的立场,精致的语言,本真的颜色,打磨出具有正宗中国民族风格乃至北京语境特色的童话奇葩。古汉语教授和童话作家的双重身份,使孙幼军对笔下的语言不敢有丝毫疏忽,他用特有文字与格调揭示出文学对于儿童精神生命的自由舒展及其想象空间的无限延伸所具有的永恒意义。孙幼军作品体现了童话艺术可能达到的诗性的深刻度与幻想的广阔度。
——王泉根
作者有一颗未褪色的赤子之心,他笔下的每个儿童无一不是稚态可掬、活灵活现,看得出他对儿童不仅熟悉,而且是真正喜爱的,他作品中的童趣不是挤出来,而是前呼后拥冒出来的。这是一种难得的才华。他语言之精彩,只是这才华和童心的外在表现,正如张天翼无往不在的充满童趣的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是他童心体现的一样。
——刘绪源
1一封奇怪的信
这天上午,竹脑壳一个人蹲在院子里玩儿。
玩儿着玩儿着,忽然有个奇怪的东西从天上飞下来。那东西“滴溜滴溜”转着,直朝竹脑壳飞来。竹脑壳只顾低头忙着,根本没看见。那东西飞过来,就听得:
梆!
这一下子,正敲在他脑袋上。你们都知道,竹脑壳是阿辛做出来的一个竹子人儿,他的脑袋是一节又粗又短的空竹筒,所以这一下子就敲得特别响,把竹脑壳吓了一大跳。
竹脑壳立刻站起来,朝四周看。
四周连个人影儿都没有。桃桃到学校去了;杨杨跟着姥姥去买菜;白妞儿在屋子里睡懒觉。竹脑壳家呢,只剩下阿辛一个,他正在他的木板棚里“嚓嚓嚓嚓”地锯着什么。这当然不是他干的。
竹脑壳用手捂着脑袋,大声问:“谁?”
没有人回答。
竹脑壳低头一看,地下扔着一个很大的竹蜻蜓,比阿辛给他做的那个还要大。
竹脑壳乐了:“哈,原来是你打我!这回归我啦!”
宣布之后,他高高兴兴地用双手夹住竹蜻蜓的杆儿,用力一搓。
这个竹蜻蜓太大。这一搓,竹蜻蜓不但没飞起来,还照着他的脑袋“梆梆梆”,一连敲了三下!
竹脑壳呆住了。他再仔细瞧,瞧见竹杆儿上还缠着厚厚一层纸。
竹脑壳生气了:“讨厌!怪不得打我的脑袋,缠纸干吗呀?阿辛做竹蜻蜓就不缠纸,从来没打过我的脑袋!”
他“嘶、嘶、嘶、嘶”地把纸都扯下来,弄得满地碎纸屑儿。
竹脑壳把纸撕光,又用两个手掌夹住竹杆儿,用力一搓。
梆!梆!梆!梆!梆!
这回,大竹蜻蜓干脆敲了他脑袋五下,比刚才还多两下子!
竹脑壳气极了。他跑上去,用两只竹板脚丫子狠狠地踹了竹蜻蜓一顿。
大竹蜻蜓断成好几片。
竹脑壳出了气,神气活现地“呱嗒呱嗒”走回屋子里去了。
中午,桃桃参加暑期活动回来,看见院子里又是碎纸又是竹片。她喊叫说:“杨杨,你怎么又把院子弄得这么脏!”
杨杨气冲冲地跑出来,向姐姐大发脾气:“是我吗?是我吗?臭桃桃!坏桃桃!净造谣!”
竹脑壳从南屋跑出来,老老实实地说:“不是杨杨,是我。这个竹蜻蜓太坏,‘梆梆梆梆’,使劲儿敲我脑袋!”
阿辛在木板棚里听见他的竹脑壳又闯了祸,赶紧跑出来。看见地下的碎竹片,他捡起来看看,说:“咦,这是我送给黑妞儿的那个!”
一听说“黑妞儿”,大家都围上来看,连白妞儿也跑出来了。
阿辛着急地问:“这是哪儿来的?”
竹脑壳说:“天上掉下来的。”
“一定是黑妞儿用它送信来了!”桃桃看看地下的碎纸屑,又看看竹脑壳,“这些纸是不是从竹蜻蜓上撕下来的?”
竹脑壳说:“它打我的脑袋嘛!”
阿辛生气了:“打脑袋跟纸有什么关系?竹蜻蜓比我给你的那个大得多,你一转,当然打脑袋!你把翅膀举过头顶,不就不打了?”
竹脑壳说:“对呀,我怎么没想起来呢!”
桃桃没心思管打不打脑袋,只顾蹲下去捡地下的碎纸片。她接连看了好几片,什么都看不出。
“这可怎么办?”桃桃急得要哭。
白妞儿站在一旁撇撇嘴:“一封破信,至于嘛!”
阿辛向布娃娃解释:“你不知道,黑妞儿回大山的时候,我专门给她做了一只很大的竹蜻蜓,好给我们写信来。可是黑妞儿特别爱这只竹蜻蜓,老也舍不得用。这回她用了,一定是有特别重要的事!”
阿辛这么一说,桃桃更着急,眼泪真的流下来了。
布娃娃白妞儿偷看了桃桃一眼,说:“这好办。杨杨,去把你爸爸打扑克的小桌子搬来!”
杨杨答应一声,赶紧去搬。
白妞儿又告诉阿辛:“去拿一张纸,还有你的胶水!”
小桌子搬来了,纸和胶水也摆在上头。
杨杨说:“啊,我知道啦!把纸上涂了胶水,再把碎纸片一片一片贴上去!”
白妞儿说:“差不多。可是要先在桌上把信对好,才能贴,不然,粘错了怎么办?——杨杨,阿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