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格列佛游记
ISBN:9787100189736
作者:(英)斯威夫特 著,(美)艾克什兰 校译,刘运东 改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10-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4-5(中班)、5-6(大班)、6-8(1-2年级)、8-10(3-4年级)、
内容简介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小说借船医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格列佛生于诺丁汉郡,从14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不幸在苏门答腊岛遇险,漂流到利立浦特国。那里的居民身高都只有六英寸左右!后来,他又起航,但却在巨人岛搁浅了。那里的人身高六十英尺,格列佛又变成了“小人”。接着,他又展开了第三次航行来到了飞岛,那是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们的观念封闭阻塞。

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被称为慧骃国的地方,那里的主宰者是马,有着很高的智慧和文明的礼节。那里没有贪婪,没有欺骗,没有战争。他们圈养一种叫做“耶胡”的人形怪物。在岛上生活了一阵子,他就被首领放逐了。后来他在海上漂泊时被一个商人救起,回到英国。格列佛对慧骃国的文明生活非常怀念和向往,而对身边人的生活习惯开始厌恶,于是便买了两匹马,天天与他们谈心,安度晚年。

1726年小说在英国首次出版,受到读者喜爱,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电影的伟大宝库之一”。

编辑推荐

【3个阅读要点】

阅读时要了解主人公在出游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痛苦和磨难,又有哪些所见所闻。

作者刻画了哪些形象鲜明的人物,他们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要重点把握“慧骃”这个最鲜明,最令人崇敬的形象。

学习格列佛在游历中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待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

【2个知识要点】

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多运用讽刺手法和离奇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注意用心体会和学习借鉴。

小说中出场人物众多,但人物形象无不鲜明生动,学习作者这种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1个成长要点】

作品运用讽刺、影射等手法,通过格列佛游小人、大人等国,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贪婪、伪善、无信、阴险和野心。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同时在厌恨和悲观的背后,我们还可以感悟到作者忧世爱国的情怀。

在线试读章节

《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游记体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剖析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 小说借船医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历,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来影射现实。格列佛生于诺丁汉郡,从14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不幸在苏门答腊岛遇险,漂流到利立浦特国。那里的居民身高都只有六英寸左右!后来,他又起航,但却在巨人岛搁浅了。那里的人身高六十英尺,格列佛又变成了“小人”。接着,他又展开了第三次航行来到了飞岛,那是个与世隔绝的世界,人们的观念封闭阻塞。 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被称为慧骃国的地方,那里的主宰者是马,有着很高的智慧和文明的礼节。那里没有贪婪,没有欺骗,没有战争。他们圈养一种叫做“耶胡”的人形怪物。在岛上生活了一阵子,他就被首领放逐了。后来他在海上漂泊时被一个商人救起,回到英国。格列佛对慧骃国的文明生活非常怀念和向往,而对身边人的生活习惯开始厌恶,于是便买了两匹马,天天与他们谈心,安度晚年。 1726年小说在英国首次出版,受到读者喜爱,先后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文学的伟大宝库之一”、“电影的伟大宝库之一”。

他们说

【第一卷乘“羚羊号”游小人国】

【第一章覆舟遇险】

我们的游记开始了,家世不好的我辗转学习到了一些知识,这些年少时的经历让我对航海产生了兴趣。为了能挣到更多的钱来改善生活,我开始出海。不幸的是,在一次航海中覆舟遇险,我泅水逃生,在利立浦特境内安全登陆,但是却当了俘虏,被押解到了内地。

我出生在诺丁汉郡,我们家在那里有一份小小的产业。父亲有五个儿子,我排行第三。我14岁那年,考进了剑桥大学的意曼纽尔学院。在大学三年里,我一直专心致志地学习。由于家境不好,我就到伦敦著名外科医生詹姆斯·贝茨先生那儿去当学徒,我跟他学了四年。这期间父亲偶尔也会寄给我一小笔钱,我会用它来补习航海学和数学,因为我知道这对有志旅行的人很有用处。我辞别了贝茨先生,回家去见父亲。从家人那里,我得到了40英镑,同时他们还答应以后每年给我30英镑,这样我就能在莱顿(莱顿大学坐落在荷兰的莱顿市)求学了。我之所以在莱顿学习医学,因为我知道在长途航行中医学是有用处的。

我从莱顿学成后不久,恩师贝茨先生就推荐我到“燕子号”商船去当外科医生。那艘船是亚伯拉罕·潘耐尔船长统率的。这样工作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半,曾几次航行到利凡特和其他地方。我回来以后受到恩师贝茨先生的鼓励,决心留在伦敦,他给我介绍了几位病人。我租下了老周瑞街一座小房,我跟新门街做袜子、内衣生意的爱德蒙·勃尔顿先生的二女儿玛丽·勃尔顿小姐结了婚,我们得到了400英镑嫁资。

......
停车的地方是一座古庙,据说是全王国最大的。他们决定让我在这座庙里住下。朝北的大门大约有四英尺高两英尺宽,我可以很方便地爬进爬出。大门两边都有一个小窗户,离地不过六英寸。御用铁匠从左边的窗口引进去91条链子(很像欧洲妇女用的表链子,大小也一样),用36把锁把链子锁在我的左腿上。这座庙的对面,大街的那一边,离开庙20英尺的地方有一座尖塔。国王率领着朝中显贵登上了高塔,以便瞻仰(往上或往前看)我的风采。据估计有十万以上市民也出城来看我,不过,过了不久就有告示禁止这种行为,违者处死。工人们看到我跑不掉了,就割断了捆缚我的绳子。那些人们看到我起来走动,惊讶喧闹的情形简直无法形容。锁在我左腿上的链子大约有两码长,所以我在一个半圆里可以自由前后走动,而且因为拴链子的地方离大门不到四英寸,所以我可以爬进庙去,伸直身子睡在里面。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