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康妈学堂
ISBN:
作者:康萍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3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C:\web\huiben\book_details.php on line 531

Warning: Illegal string offset 'title' in C:\web\huiben\book_details.php on line 532

Warning: count():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C:\web\huiben\book_details.php on line 531
内容简介



本书分“游学故事”和“家庭教育感悟”两部分。游学故事部分简单和读者分享了带儿子在家里上学的经历和收获。家庭教育感悟部分共有九章,涵盖家庭教育的所有核心问题:学习是如此轻松快乐、母语阅读---点石成金的魔术师、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创造性利用资源、品格与习惯的培养、兴趣与爱好的发展、0-12岁英语学习家庭自助整体解决方案----从ABC到托福100、在家上学的建议、出国留学的建议。每一章都体系完整,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操性,不但融汇了康康和其他成功个案的所有成功体验,更包含了深刻的反省与理论实践提升,充分考虑到在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在实施家庭教育和辅助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借鉴与应用。

编辑推荐

父母自编教材带孩子游学五年
培养出超强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
十四岁男孩文体美多面开花
六个美国著名寄宿高中争相录取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作序推荐
“叔叔,我非常非常喜欢现在的生活”,七年前康康这句话深深刻在我脑子里,但自由快乐之后能否长大成才迎接激烈竞争?欣喜的是,我看到了一个出色的棒小伙,更有幸第一时间看到《康妈学堂》,生动有趣又系统全面,使我教育尚幼的儿子时受益颇多,强烈推荐给忙于事业又深爱孩子的爸爸们。

----马达,华为企业网络解决方案总经理

“游学故事”写得太有趣太深刻了,一口气读下来,既兴奋又感动,感觉家庭教育的整个思路都清晰了。后面的“教育感悟”更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以及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都讲到了,既有理论又有实例,特别有实用价值。作为一个九岁孩子的妈妈,非常庆幸能够读到这本书!

----郭立红,北京佳尔信息技术公司常务副总

追随着康康母子的足迹,我的女儿终于摆脱了体制教育的束缚,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与孩子的共同成长,也带动了身边更多的母亲。蓦然发现,作为这本书的第一读者,康康母子的亲身受益者,我收获的不仅是勇气和方向,更是资源,是方法,是欣喜的成就感和随之而来的坚定信心。

----微信公众号“家庭教育互助坊”作者张晓晖,现就职于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

他们说



第三节 如何选择合适的美国高中

要选到人家能看上咱、咱也能看上它的好学校,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美国高中很多,但据留学咨询公司透露,中国留学生读公立高中的比例很低,一是人家对国际生有限制,二是中国家长一般不愿意孩子住寄宿家庭。其实,很多富裕社区的公立高中一点也不比私立高中差,如果家长能够陪读,或找到非常适合的寄宿家庭,选择面就大多了。最受中国家长欢迎的还是私立寄宿高中,但美国私立寄宿高中据说一共也就三百多所,还不全都招收中国内地的学生。且为了限制国际生比例,即使招收中国大陆学生的学校,招生名额也极其有限,而且中国申请的学生逐年呈几何级数在增长,因此争夺私立寄宿高中有限席位的竞争真是愈演愈烈,以致一些条件不错的孩子只好屈就一些一般的私立寄宿高中,性价比堪忧。

但无论如何,顶尖的私立寄宿高中是美国精英教育和大学名校学生的摇篮,常青藤大学录取率非常高,且大都历史悠久,设施一流,师资力量雄厚,师生比例低得让人“惊艳”,条件好得让人垂涎。如果有实力,确实值得一试。

康康申请的韦伯高中就是加州一所非常不错的私立寄宿高中,在美国私立高中里非官方排名在二十位左右。康康一共报了八所学校,听了大量的学生讲座和招生官对学校的介绍,并亲自前往美国走访了我们申请的几所学校。加上整个申请过程中通过其他渠道对各个学校的综合了解,对如何申请适合的学校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硬件设施,气候条件

美国私立寄宿高中一般位于郊区,占地八百亩和八十亩对于几百人的学校来说都没有本质区别,重要的是各种教学设施和宿舍。

也许是我们申请的学校都还比较正规吧,硬件设施基本差别不大。但随便哪个学校的资源与学生比例都比中国最好的学校强许多倍。学校大多位于郊区,即使是二百多名学生的学校,也是室内室外体育场馆、艺术楼、文科楼、科学楼、礼堂、图书馆一应俱全,但从气势和规模上比差距就很大了。每个学校有每个学校的风格。我们参观了一所感觉比较差的二百来人的学校,礼堂小得像玩具似的。相应的,配套的师资也就不是很让人满意。硬件和软件还是有一定对应关系的吧。

韦伯的硬件设施相对就要好一些。即使是在寸土寸金的加州,除了常规的设施一应俱全以外,还拥有自己的古生物博物馆和游泳池。男生宿舍竟然是单间,与学校积极而温馨的氛围相得益彰,就格外吸引人了。

再说气候条件,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我们毕竟是奔着人家的教育环境而不是气候条件去的,四季分明和四季如春各有各的好处。

美国东部,也就是美国建国最初的13个州所在的新英格兰地区,是美国教育的发源地,历史悠久,积淀丰富,因此聚集的学校最多,尤其是高中。我们参观的新罕布什尔的一个学校,全校还不到三百人。去的时候冰天雪地的,但学校一百多年的历史沉淀还是造就了非常独特的魅力,一看就是一所十分正规的好学校。康康最终为了韦伯放弃了这所学校,还是非常惋惜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周围更是名校云集,好高中的确不少。但就是冬天比较冷,经常下雪。

而西海岸气候条件就好一些,比如加州常年四季如春,加州的旧金山和洛杉矶是华人最多的城市,但总体来说学校数量不如东部多,历史积淀也要略微单薄一些。但大多数私立寄宿学校也有几十年到上百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感觉西部的学校更开放、更有活力,录取的灵活尺度更大。相比之下,东部的学校相对传统一些,录取学生对硬指标卡得更死一些,比如托福成绩。也许是东部学校国际生比例低、不开ESL课程的缘故。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哪里更好,只能说是各有千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全凭自己选择了。

康康最终选择加州韦伯,除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以外,气候和学术氛围也是很重要的优势。因为康康喜爱大运动量的运动,在温暖的地方更施展得开。康康活泼开朗,相对不是那么严谨细致,因此,西部更自由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他的发展。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