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银链——生命的传承
ISBN:9787304097684
作者:吉葡乐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6-8(1-2年级)、8-10(3-4年级)、生命教育、桥梁书、
内容简介

这套童话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选材广泛,时空转换炫目灵动,故事或情节曲折,感情充沛,或幽默风趣,令人捧腹。该书系统地归纳了生命教育的10个主题,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让读者直面生命,感知生命中的痛苦、尊严、梦想、自由等一些本质的内涵,启发孩子思考生命的意义,呵护心灵的成长,学会珍爱和提升自我,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既是生命教育的启蒙读物,也引导孩子由此开启独立思考的大门。7-12岁适读,全10册

编辑推荐

为什么有些儿童青少年爱好多变,不能在一件事上坚持,学习总是被动应付?
为什么有些儿童青少年迷恋于游戏,行为缺乏节制,养成很多陋习?
为什么有些儿童青少年对父母缺乏感恩,对他人缺乏尊重?
甚至,为什么有些儿童青少年遇到一点挫折、打击,就离家出走,甚至用终结生命作为解决方式?……
从根本上说,这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关。我们更多地只是单纯注重孩子的学业、物质条件的满足,却对生命本身,对孩子的内心关注不够。
孩子在进入小学,尤其是进入中高年级之后,随着自身认知能力的提升和社会接触面的拓宽,他们会碰到越来越多与生命有关的问题,如生活和成长中那些规避不了的痛苦与磨砺,与人相处中的矛盾与和解,自我发展中的理想与局限……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这些问题往往不是那么清晰,而是若隐若现地掩藏在内心深处,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他们就容易陷入迷茫和混乱之中。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目前,美国、欧洲、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已普遍开展生命教育,国内也已经开始重视生命教育。这套童话作为生命教育的启蒙读物,从生命的传承、生命的梦想与自由、生命中的和解与理解、如何发现和把握自己等10个方面,引导孩子学会思考生命的价值,绽放美丽的自我。

在线试读章节

生命教育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随后,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开始普遍重视和推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即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通过生命管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人的生命由三个因素构成,即生理(自然属性)、心理(社会属性)和灵性(精神属性)。生命的自然属性也即自然生命,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即健康和寿命的长短;生命的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