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要有健壮的翅膀,
才能在天空自由飞翔。
可蓝蓝龙什么的翅膀软弱无力
,他还是神龙吗?沙漠中智者告诉他:
会飞的龙到处都是,而你只有一个,
独一无二、生而美好。
当蓝蓝龙给予朋友们温柔的抱抱时,
他觉得自己可以飞起来了……
图画书背后的故事
帕特里克·格斯特
*初,《不会飞翔的翅膀》并不是一本图画书,而是一个毛绒玩具。
有一天,一个可爱的、毛绒绒的玩具“蓝蓝龙”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不幸的是,我们的儿子诺厄不久被诊断患有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DMD)。从此之后,蓝蓝龙就一直安静地待在诺厄的床头。
慢慢地,我们的孩子诺厄、鲁本和格蕾丝与蓝蓝龙成为亲密的朋友,蓝蓝龙也成为了我们家的一员。对于妻子和我而言,蓝蓝龙见证了我们的悲伤,并寄托了我们祈祷儿子痊愈的希望。
后来,我接触到杜氏基金会(the Duchenne Foundation),开始构思关于蓝蓝龙的故事。有一天,当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早餐的时候,我看到了被放在餐桌上的蓝蓝龙,就在这时,一些语句涌出脑海,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有一个驼背的孩子,从小就非常自卑。有一天,另一个孩子对他说:“你知道你的背上长着什么吗?是个小盒子,里面装着翅膀。时候一到,你就会像天使一样飞起来!”
可是,究竟有多少人能看见自己或别人身体里蜷曲的翅膀呢?绘本《不会飞翔的翅膀》探讨了特殊儿童的主题。而我一向怀疑,什么是特殊儿童?什么是正常儿童?既然每一个孩子都能以独一无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那么这样的定义和区别又有什么意义呢?我相信世界原本是有序的、自足的,每一个生命都不会被怠慢。在这个故事里,患有DMD(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孩子虽然肌肉无力,却仍然可以拥有一双强健的“翅膀”,以另一种优美而有力的方式“飞翔”。
蓝蓝龙的孱弱与生俱来:没有健壮的翅膀来飞翔,没有强大的气息来喷火,没有坚硬而光亮的鳞片来抵御屠龙人,甚至皮肤都是独有的蓝色。在一个崇尚力量和齐一的群体里,他先天居于劣势地位,是一个惶惑又胆怯的异己者。因此,他的童年世界不会是天真和快乐的伊甸园。
而孩子们也并非都是天使,神龙学校里的小伙伴不仅没有同情和体恤,反而高居于云彩之上,嘲弄、孤立蓝蓝龙。有人说,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不是看人们如何对待最强的人,而是看人们如何对待最弱的人。这残酷的一页也让我们看到,对于现实,儿童故事有它深刻且犀利的理解与表达。不过,伴随着装饰性极强的画风,柔美细腻的树叶和花朵似乎都在暗示:一个温柔与宽容的世界也为别样的心灵而安静地存留着。
果然,蓝蓝龙在树上找到了他的避难所——“那是他接近天空的梯子”。枝繁叶茂之间,他像一只美丽又孤寂的鸟,梦想着飞起来,却总在拥抱树。可是,谁说拥抱就不如飞翔呢?音乐剧《猫》和《歌剧魅影》的舞蹈设计师吉莉安·莱尼小时候被认定有学习障碍,当她被医生安排在一个观察室时,她高兴地随着收音机里的音乐起舞。看到这里,医生对妈妈说,您的女儿没有学习障碍,她只是在用不一样的方式(肢体、舞蹈)与外在世界交流。
可神龙学校里的蛇皮老师并没有这么开明,他绑上了蓝蓝龙的翅膀,禁止他去拥抱别的龙,还让他练习“变成一条体面的龙”。数次的失败只带给蓝蓝龙一个哭泣的镜像。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还有什么比自我怀疑更可怕呢?他该如何建造生命的基石,才不会因外面的狂风暴雨而坍塌呢?
一条同样不会飞翔也不会喷火,却无比睿智的智慧龙为他指明了方向。沙漠中的智者并不急着训诲,而是安静地聆听,然后解开他的翅膀,告诉他再质朴不过的人生箴言:会飞的龙到处都是,可你只有一个,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生而美好。这应当是我们所身处的世界对每一个新生命的致辞!随后,在晦暗的城市里,行走的人们孤寂而疏离,寻找阳光的蓝蓝龙却成了别人的阳光——他给了耷拉着腿坐在轮椅上的男孩一个大大的、毛茸茸的拥抱!这就是所谓的“生而美好”——当我们软弱、悲伤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安慰别人。所以,了解并坚持自己“生而美好”的禀赋,就是我们在这世上坚持走下去的理由。
所以,别总是折叠起自己那双隐藏的翅膀,也不要捆绑上他人的翅膀,哪怕它是弯弯曲曲软软绵绵的。无论怎样的生命、怎样的道路,长大都应当是一种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