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和人和事,写成一系列轻松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即成一部规模颇大的中国通史。作者吴涵碧女士,台湾著名学者、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以“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为题,在台湾《中华日报》、《国语日报》开辟专栏,连载历史故事,每周一篇,21年未有间断,本书即这些专栏文章结集而成。专栏读者对象原定为青少年,却得到成人和青少年的一致喜爱,这得益于其诸多特点:所采史实,皆出自信史,对流传甚广的野史及民间传说,偶有采择,皆指明其非为史实,并以信史与相对照;所选史材避开艰深的历史问题,选取其中意义浅白易懂、富于情趣的故事,务使读者轻松明了其中要义;故事标题皆富于意趣、亲切可观,内容富于情致、浅易畅晓,不以森然面目以待读者;故事皆两千字以内,读者略有空闲即可进入,开卷即有收获。
吴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历史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讲历史故事时,不曾妄开言论,不曾逞才使气,未曾沾染纤毫意识形态之论调。见解之持正,论史之谨慎,与中国历代史家所恪守准则一脉相承。即使是对于残暴的独裁者,吴姐姐也不吝排列他们的良政和善行,指责与激赏、恶行与善政,并行不悖;吴姐姐希望读者放下成见,客观地认识人和事物。
吴姐姐的最大目的,是希望本书能成为全家共读的好书,行文之中,一叙一议,非惟多趣,亦极富见地,风流蕴藉,埋伏于轻松的历史故事当中,抹平成人与孩子阅读兴致的沟壑。《吴姐姐讲历史故事》风行台湾数十年,所获奖项灿若繁星,让一代台湾人获得历史的“故智”,让台湾众多的家庭,在轻松愉快的共读之中,获得家庭的温爱。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第4册》
杨坚生有异相
杨坚当了北周辅政大臣
一袋干姜
隔江犹唱后庭花
新年的突袭
胭脂井
用锥子刺舌头
隋文帝性好猜忌
独孤皇后善妒
杨勇爱好奢侈
杨广弄断琴弦
杨素暗助杨广
杨勇上树呼救
杨俊杨秀,难兄难弟
杨广露出了狐狸尾巴
树枝上的缎带花
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
不收费的酒食店
隋炀帝亲征高丽
杨素不肯服药
杨玄感之乱
隋炀帝游幸江都
隋炀帝对镜兴叹
隋炀帝之死
李渊雀屏中选
李渊举棋不定
“罄竹难书”成语的由来
李世民军营夜哭
轻薄公子宇文化及
王世充伪装诚恳
窦建德真够义气
窦建德自斩左右手
刘黑闼杀牛待客
李玄通舞剑
李密大逃亡
翟让死里逃生
翟让推戴李密
李密恩将仇报
夏侯端杀马飨士
李世民得罪后宫妃嫔
杨文干之变
一场激烈的辩论
李世民的离间计
陈叔达不吃葡萄
太子建成展开挖角战
……
台湾畅销时间最长,获奖最多的历史读物《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出青少版隆重出版!
21年心血,1075个历史故事,让历史的光芒照彻孩子心灵;中文世界唯一一部为孩子而写的历史大作,也是唯一一部极合适全家共读的历史大作。
刘墉、罗兰、林清玄、傅佩容、林海音、宋楚瑜、郭为藩、侯文詠等一众名家倾情推介。全国百所学校、百位名师联袂力荐。
本书所讲故事,皆出自真实可据的经典信史,不是将文白互译,不是传说演义、戏说小说,几乎每一段,都可以翻回原文,一一找出原始资料。只是读者往往很难相信,涩口寡味的浩瀚史籍之中,竟暗藏如此生动好玩的片段。。
获奖一览
·台湾金鼎奖推荐奖
·台湾金鼎奖优良出版品
·台湾中国文艺奖章
·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
·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评鉴特优青少年课外读物
·台湾民生报“校园好书排行榜”票选第一名
·台北国际视觉设计展插画类金奖。
刘墉、罗兰、林清玄、傅佩容、林海音、宋楚瑜、郭为藩、侯文詠等一众名家倾情推介。全国百所学校、百位名师联袂力荐。
本书所讲故事,皆出自真实可据的经典信史,不是将文白互译,不是传说演义、戏说小说,几乎每一段,都可以翻回原文,一一找出原始资料。只是读者往往很难相信,涩口寡味的浩瀚史籍之中,竟暗藏如此生动好玩的片段。。
这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书,对象本是青少年,所以题名为《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可以说是及时弥补了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 逐渐被大众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丰富而完整的历史知识,就连成年读者,也一样地乐于把这套极具功力,可读性又高的书,放在案头,作为随时补充自己历史知识而又轻松可喜的一份读物。 这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书,对象本是青
——罗兰
提升作文实力,从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开始!
培养阅读能力,从《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开始!
学习国语文必须从名门正派开始,就好像学习武功就要到少林寺或武当派,《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就是学习国语文的名门正派!
——侯文詠
这样一部书,使读者能兴趣无穷,又在读后余味不尽。
吴姐姐的故事,像是一棵大树,以中国的历史为干,引出许多枝叶。神话传说、科学发明、文学典故、名人轶事,都能如行云流水般,随着正史,被一一引带出来。
——刘墉
少年,所以题名为《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可以说是及时弥补了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 逐渐被大众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丰富而完整
的历史知识,就连成年读者,也一样地乐于把这套极具功力,可读性又高的书,放在案头,作为随时补充自己历史知识而又轻松可喜的一份读物。
——罗兰
提升作文实力,从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开始!
培养阅读能力,从《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开始!
学习国语文必须从名门正派开始,就好像学习武功就要到少林寺或武当派,《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就是学习国语文的名门正派!
——侯文詠
这样一部书,使读者能兴趣无穷,又在读后余味不尽。
吴姐姐的故事,像是一棵大树,以中国的历史为干,引出许多枝叶。神话传说、科学发明、文学典故、名人轶事,都能如行云流水般,随着正史,被一一引带出来。
——刘墉
新年的突袭
隋朝的大军已经到了长江边上,陈后主仍然左拥右抱,好一个“隔江犹唱后庭花”。
隋朝大军,面对着滚滚长江,高颎与行台吏部郎中薛道衡聊天。高颎说:“现在马上就要大举进攻了,依你看,江东可以拿下来吗?”
薛道衡不假思索道:“一定可以。我记得晋朝有一个预言家郭璞曾经说过,江东与中原地方分开三百年以后又会归于统一。算一算时间,自从晋元帝南渡即位于建康到今天,一共有二百七十二年。快满三百年了;加上我们皇上恭俭勤劳,陈叔宝荒淫骄奢,我有道而大,彼无德而小,我们一定可以席卷天下。”
高颎听了薛道衡的分析,眉开眼笑,对未来的一仗更有信心。
此时,隋朝最厉害的大将杨素已经引舟师渡三峡,到了流头滩,前面正是以地势险峭著名的狼尾滩。隋朝人自北方来,未看过波涛汹涌,心中颇有几分畏惧。
杨素当机立断:“胜负大计,在此一举。如果我们白天登陆,军队之虚实将被陈军一览无遗,再加上滩头迅激,恐怕对我军不利,不如趁夜摸黑登陆。”于是在当天夜晚,杨素亲自率领着黄龙数千艘而下。
等到第二天,陈朝的军队看到舟舻布满长江,旌旗甲胄与日光相辉映。杨素安坐大船之上,容貌雄伟,气宇不凡,陈朝民众指指点点畏惧地说:“哇,清河公就是江神嘛。”(按,清河公是杨素的封号。)
长江边上的领主戍主,听说隋朝军队浩浩荡荡开来了,相继上奏皇帝陈叔宝。但是施文庆把警报都压下来,不肯呈给陈后主批阅。
情况愈来愈危急了,朝廷里正直的大臣袁宪等,终于找着机会上报陈后主。而且前方战事连连失利,也不容许再继续瞒下去。
但是,陈朝该不该出兵反击,陈后主一直没法拿定主意。施文庆为人卑劣,为军士们所不齿,他知道一开战必然没法掌握大权。所以买通宰相,力劝陈后主宽心。
陈后主被众小人捧得晕陶陶,自大地说:“王气在此,我怕什么?想当初齐兵三次进攻,周师二次进讨,还不都是被打得落花流水,管他是谁,若想进攻就是前来送死。”
陈朝都官尚书孔范乘机大拍马屁,讨好陈后主道:“长江乃自古以来划分南北的天堑。今天这批虏军莫非想飞渡天堑不成?想我每因官位卑微引以为耻,等到这批不知死活的东西想要渡江,那我一定能因为痛斩隋军而升为太尉公了。”
此时又有人传言隋朝的军马死去不少,孔范连连唉声叹气:“哎,等到我俘虏隋军,这些马本该归我所有,怎么竟然死了呢?真可惜。”
陈后主看到孔范骄狂的神态,以为陈军士气旺盛,笑得合不拢嘴。既不严密防备,亦不放在心上,仍然每天陪着长发美人张丽华饮酒作乐,快活胜神仙。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腊月里,快要准备过年了。这个当儿,隋朝另一名大将贺若弼悄悄自广陵率兵渡江。他先派人买了不少好船,偷偷藏匿起来,然后再打发人员买了五六十艘破败的烂船公开亮相。陈朝人看了都掩着嘴暗笑:“到底是北方来的人不懂水战,原来隋朝人的船是这等模样,怎么能打仗嘛,太好笑了。”
贺若弼又交代下去,每次守卫换班的时候,必定大张旗鼓,所有人员都要集合。第一次换班的时候,只见大旗布满了天空,所有隋兵全副武装,陈军以为要进攻了,急急忙忙发兵防备。等到忙了半天,才知道只不过是军队例行换班。久而久之,习以为常,也不再加以防备。
贺若弼又命令军队沿江打猎。军士们骑着快马,呼啸而过。陈军又以为隋兵准备进攻,结果发现隋兵舍命追赶的竟然是一只野兔,失声而笑。以后,哪怕隋军闹得人马喧哗,也没有任何陈兵加以理会。
贺若弼眼看时机已成熟,挑了过年的日子挥军进攻。虽然陈朝人听到有整军、上马一片闹哄哄的声音,却懒得出外一查究竟,更何况正在过年,谁愿意冒着风寒出外打仗。
就这样,贺若弼轻轻松松,渡江成功,而陈朝人竟丝毫没有察觉。
另一员猛将韩擒虎渡过江来,到了采石(安徽省当涂县)。采石的守军都喝得酩酊大醉,兵不血刃就占领了采石,立即向建康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