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著名早期教育专家冯德全教授的经典成果之一。
作者从婴幼儿的认识特点和汉字的特色及阅读的规律等方面,论证了早期识字阅读的可能性,并从人才成长的角度论证了早期识字阅读的必要性,有力地驳斥了“汉字落后论”“早期识字难”“识字影响智力发展”等种种传统谬见,并提出了“生活游戏是婴幼儿早期识字阅读的最佳课堂”等观点。作者详细介绍早期识字阅读的原则和方法,并提供了早期识字阅读各年龄段的教学说明及参考教材。本书既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创新性,又有极强的可操作性;论证有力,实例丰富,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无论是对婴幼儿的父母、老师还是教研究工作者来说,本书都是极其宝贵的“礼物”。
数百万人的超大型实验,成千上万例的成功典型,百余所的实验婴幼园,数百家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30年无人可匹的普及推广!
我始终认为您的早教方案是一项人类重新认识自己婴幼儿期的科学工程,把人类的智力开发提前到零岁,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次突破。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王夫棠
冯德全早教方案是我国早期教育事业中的一项突破,也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大飞跃。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战略发展研究室主任 薛焕玉
无论从理论不是实践上,冯教授的早教方案都比日本早教专家木村久一的《早期教育与天才》更科学,更完整,更详细,而且更具有中国特色,因此特别适合推荐给中国的准父母和年轻父母们。
——《哈佛女孩刘亦婷》作者、刘亦婷之母 刘卫华
本书印刷不错,内容虽嫌罗嗦,凑成了二十讲,但是将幼儿认字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方法,都说清楚了。书中也谈到了一些注意事项,如认字不可过于依赖图画,游戏形式不可过于单一等等。
轻松脱盲,快乐阅读
当今世界还有10亿文盲困扰着现代文明,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中有文盲、半文盲1.8亿,还有更多的15岁以下的等待脱盲、识字读书的儿童。文盲多、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我国人口质量的严重问题之一。为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了我们民族的繁荣昌盛,同时也为了世界的文明进步,我们必须面对巨大的文盲群,向文化之光尚未照射到的角落挑战。在人类文明的这一进军中,我以为早期识字、提前阅读将可能建立卓越的功勋。
很多人一听说婴儿在说话前就能识字,三四岁即可脱盲而进入阅读,就感觉在听天方夜谭一般;也有人怀疑:说这话的人荒谬到该送精神病院了吧!更有人说:即使婴幼儿能够识字阅读,那也只是强迫他们死记硬背,是摧残幼小的心灵,是决不可取的……但等到有一天,他们亲眼看见“小不点”不仅能十分熟练流畅地识字读书,而且快乐活泼、轻松自如时,他们又迷惑了:莫非他真是神童?
即使是那些“识字婴儿”的父母,大多也是在无意中影响着孩子,接着发现自己的宝贝竟会识字的。他们在大惊大喜之后,仍不免疑虑重重。
然而,世上不合“情理”的事未必不合情理,整个科学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在打破常规中前进的,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例如统治了几千年的“地心说”,总说太阳围着地球转,不是被哥白尼、布鲁诺等人倒过来了吗?“日心说”使人类正确认识了太阳系。又例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年代里,曾以“三寸金莲”为美女的重要标志,认为裹着“三寸金莲”的女子走起路来婀娜多姿,飘逸动人,简直美极了。这种病态美学和摧残妇女的腐朽观念,不也早就成了历史的笑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