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的是单亲家庭小女孩安娜的故事,她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父女俩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在看报纸,父女两人没有交流。在安娜过生日的前一晚,安娜想要大猩猩作生日礼物,得到的却是一只玩具猩猩。安娜感到自己被关在笼子里,像动物园里的猩猩一样。不过,当晚让人惊异的事情发生了,玩具猩猩变成了真正的大猩猩,并且要带安娜去动物园玩……
《大猩猩》当年一经出版,就一举荣获多项重要大奖,并且将作者安东尼·布朗推进顶尖图画书创作者之林,成为布朗经典而重要的代表作。《大猩猩》中,布朗利用“父亲”和“大猩猩”的共同点——高大威武却亲切温和,描绘了一个忙忙碌碌、不擅表达,却用行动来体现伟大的父爱的感人故事。也细致地刻画了孩子心中,孤独害怕,渴望父亲所给予安全感的心理。大猩猩的梦幻形象之出现,更是使孩子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随着大猩猩成为深受孩子喜爱的形象,《大猩猩》也成为历经时间验证而经典的童书绘本。
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安东尼·布朗——宋佩◎图画工作者
安东尼·布朗于1946年出生在英格兰的雪菲尔,自小喜爱画画与说故事。十六岁进入里兹艺术学院(LeedsCollegeofArt)学习,在美术馆里接触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法兰斯·培根(FrancisBacon)的作品。十七岁那年,父亲猝然离世,在安东尼·布朗心里造成极大的冲击。艺术学院毕业后,安东尼•布朗参加了圣巴瑟洛莫(St.Bartholomow'sHospital)提供的医学绘画课程,课程结束后,进入曼彻斯特皇家医院担任人体解剖图的绘制工作。从1971年开始,他为世界著名的GordonFraser卡片公司设计贺卡,深受大众喜爱之后,他又运用熟练的插画技巧制作图画书,于1976年出版了第一本图画书《穿越魔镜》(ThroughtheMagicMirror),由此开启了图画书创作的生涯。他自写自画的《大猩猩》(Gorilla)、《动物园的一天》(Zoo)先后得到1983及1992年的格林纳威奖。2000年,他更获得图画书创作者的最高荣誉——安徒生大奖。
安东尼·布朗创作的图画书以超现实风格著称。在他所架构的故事里,现实和想象的界限很难划分。有时候,想象世界反映出孩子内心的焦虑不安,例如:《小凯的家不一样了》(Changes)里的小凯;还有些时候,孩子在想象的世界里寄托内心的渴望,像是《大猩猩》中的安娜。
在他过去的作品当中,艺术史上的名画常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画作有时挂在墙壁上暗示人物的心情变化、故事情节的起伏,有时形成一种视觉趣味,或是图像的游戏,邀请读者去寻找和判断,甚至,刻意将画作所内蕴的象征意涵和故事的内容交相辉映。安东尼·布朗有计划地向他的读者揭开图画的奥秘,他先利用隐藏的画像提升读者视觉的敏锐度,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图像的意义、文字与图像间的关系,再用逗趣的方式介绍历史上的名画,并且打开美术馆神秘的大门,除去读者与艺术之间的隔阂。因此,读过他的图画书之后,读者必定会用一种新的眼光面对艺术作品!
【名家推荐】孤单的心——刘清彦◎儿童文学工作者
安东尼·布朗说,他从小就对大猩猩深深着迷,因为大猩猩拥有两种冲突性的特质——巨大强壮却又非常温和。也因此,当他年幼时在父亲经营的酒吧里,看见自己高大又温柔的父亲辛苦工作的背影时,不自觉便在脑中将大猩猩和父亲的身影叠合在一起。
名家之作
之前给乐乐买了《我爸爸》和《我妈妈》,每一本买后都是一遍一遍地要求讲。她现在已经到了能接着你的故事向下讲的程度。所以觉的再买一本安东尼布朗的绘本吧。一收到,吓了一跳,一岁几个月的小女孩不会吓坏了吧。结果买了本的所有书中这本书的复读率最高。每次看,她都要亲亲不快乐的黑猩猩,安慰他们一下。书中那么多文字,她一点都不烦,静静地听了一遍,又把书送到大人的手里,“讲!讲!”。最近又买了朱家故事,她也喜欢,紧接着又借了隧道,如果她喜欢,还要接着买。安东尼布朗的书这是很独特,很有吸引力。
孤独的渴望爱的心
喜欢大猩猩的小女孩房间的布置到处都有大猩猩的影子,这个故事画工精美温暖,其实那个大猩猩不就是她爸爸的缩影么?渴望被爱,渴望朋友,而现代的许多父母都因为忙于工作陪伴小孩的时间很少,这也是一种无奈吧。
【图画赏析】爱的渴望——宋佩◎台湾中原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大猩猩》里的小女孩安娜渴望得到爸爸的关爱,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爸爸既冷漠又严肃。在本书的前几页,作者用简单的几句话描述爸爸与安娜的疏离关系,还有安娜对大猩猩的喜爱,而其他未尽之言都在图画上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