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力量——二十世纪美国童书天才那些事儿》,由美国著名童书史学者伦纳德·S.马库斯的著作《亲爱的天才》衍生而出,因此取名为“亲爱的天才”系列。
本书以《亲爱的天才》所提供的人物为线索,按照他们的出生年月顺序,逐个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而将这些故事连缀在一起,竟然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美国童书生态的巨幅截面!
美国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进运动、大规模的移民潮、二战、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反战运动、肯尼迪总统遇刺、马丁·路德·金遇刺、女权运动、性解放运动、同性恋者反抗警察的暴力冲突……各类历史事件层出不穷,而在童书世界许多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恰好在这一年代诞生。其中到底有什么关联?美国早年儿童阅读推广运动的兴起,对美国儿童文学创作理念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那些经典童书在不同儿童观的碰撞下,引起了怎样的风潮?本书中展现出的,不仅仅是每个童书天才的个人人生轨迹,更是一部儿童观进化史、童书发展史。
童年的力量》Q&A
Q:这是一本什么书?
A:考究的八卦书。
用3D立体式的方式八卦二十世纪美国童书天才的故事,纵挖从祖上到后代,横搜各天才的情感纠葛、工作来往,每一条八卦都有可靠的出处来源。
Q:适合什么人阅读?
A:·爱看八卦的吃瓜群众、童书发烧友
·童书行业工作者(创作者、编辑、阅读推广人、儿童文学研究者、童书史学家……)
Q:吃瓜群众和发烧友能读到啥?
A:·童书天才们的感情生活是怎样的?听说很(you)丰(ba)富(gua)?
·《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吹小号的天鹅》《爱心树》《树真好》《逃家小兔》《晚安,月亮》《让路给小鸭子》《阿罗有支彩色笔》《胡萝卜种子》《好奇的乔治》……这些经典童书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
·天才们在成为大师之前,都在干啥?
·童书天才们令人意外的关系网!居然涉及爱因斯坦、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女王、温莎公爵夫妇、美国总统罗斯福、肯尼迪、奥巴马?!
……
Q:童书行业工作者能读到啥?
A:·天才为什么会成为天才?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怎样成为(培养)天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约半个世纪美国童书生态的巨幅截面
·为何会在这段时期,近乎奢华地出现如此庞大的童书天才队伍?
这是一本非常奇特的书,介乎工具书和学术研究之间,也介乎供专家参考的书和供一般爱好者闲读的普及推广书之间。书中资料丰富,但可读性很强。它的独特价值,在于从一个个作家入手,将上世纪美国童书的创作出版的状况予以完整勾勒。这是一个本来在这方面并不突出而后一跃成为世界*的童书大国的奇迹发生的过程,对于中国童书业的深入发展,将有巨大参考价值。
——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 刘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