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
ISBN:9787550227507
作者:刘称莲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4-5-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6-8(1-2年级)、8-10(3-4年级)、品格养成、
内容简介

  要和孩子做朋友,我们就得像个朋友,
  不能对朋友做的事,我们都不能做。
  走过小学六年,乖巧听话的孩子,悄悄变成了满身是刺的小刺猬。莫名其妙的偏执、终日紧闭的心门、偷偷进行的恋爱……这些看似叛逆的背后,蕴含的却是成长的力量,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了,他们急于证明,我已长大。
  让我们耐心静待,做一个冷静克制的观察者、建议者,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决定者。什么样的养料滋养出什么样的灵魂,我们并不需要一个亲手雕刻出来的木偶。
  不侵犯孩子的界限,允许孩子有独立的自我存在。只有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人的时候,真正的沟通才可能发生。
  “陪伴教育”专家刘称莲将自己陪女儿走过青春期的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明白对眼前“来得偶然,去得必然”的孩子,作为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其当然,顺其自然”。因为所有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全的离开我们的怀抱,在外面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编辑推荐

  “陪伴教育”系列图书中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和《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在2012年先后上市,这两本书朴实无华的小书在当当网上获得了数万条的读者好评,并荣获年度五星级图书。而备受读者期待的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构筑爱的边界》却迟迟不来,初中三年正值孩子们的青春期,脆弱、敏感、叛逆是这一阶段关键词,这个阶段如此重要,因为重要,所以不敢轻易落笔。
  陪伴不是和孩子紧紧的贴合在一起,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有距离的存在,没有距离的亲情是一种灾难。有些事,只能孩子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孩子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孩子一个人走。所谓智慧父母,就是那个对着孩子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却又不会声张的人。
  当我们说要和孩子做朋友的时候,我们真的了解这个朋友吗?细细品读几米的这首小诗吧,也许你会有所获得。
  窗外放晴了,屋内仍继续下雨。
  我微笑,并不等于我快乐。
  我撑伞,并非只是为了避雨。
  你永远都不懂我在想什么。
  我想拥抱每个人,但我得先温暖我自己。
  请容忍我,因为我已在练习容忍你。

在线试读章节

 去除浮华,倾听来自读者的声音:
  最让我感动的是作者夫妻二人的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们两人是最称职的父母、最有心的父母。他们把孩子过去的作品收集起来作为孩子成人的礼物,去看流星雨......多么有想法,多么有创意,这才是合格的父母。
  到手一看我就停不下来,两天就粗粗地看完了,意犹未尽。这本书语言通俗,说理清晰,有很多生动有趣的事例。看完后,感叹书中妈妈爸爸的那份用心,敬佩;感受了书中描绘的温馨的家庭氛围,羡慕;感悟了这本书带给我的新理念,庆幸!
  对于迷茫的家长来说,这本书打开了一扇窗。平时无论多忙,周末也要抽出时间全家一起活动;带孩子去书店读书,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用留言的形式交流彼此的心意和疑惑......这些方式对迷茫的家长是很好的点拨和启示。很好的一本书,用心阅读会受益终生。

他们说

 “听话”源于好的亲子关系
  不止一次地听家长说,孩子的房门上会挂“闲人免进”的牌子,而且好像是特意挂给父母看的。女儿的中学六年,房门上也挂着一个她亲手制作的牌子。那是用一张白色的相纸做的,上半截是她小时候一张可爱的照片,下面则用英文写着“welcome”。这个牌子一直挂到女儿高考结束,照片都泛白了,我们才摘了下来。中学几年,女儿也要求我们进她的房间之前需要敲门,征得她的允许方可进去。但我觉得单这一个“welcome”就足以说明我们之间的距离还是挺近的。
  有一次下班,跟一个同事乘车同行。在车上,已经放学回家的女儿打来电话,说她已经到家。我便在电话里安排女儿帮我做这做那,女儿都一一答应。同事觉得女儿很听话,便问我是如何做到的。也有跟我很熟识的朋友总说我的女儿好像青春期没有太多叛逆似的。
  其实不然,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我也突然发现再像小时候那样教育她已经行不通了。她不再把我作为靠山,言听计从,而是时不时地跟我对着干,还对我的所作所为有很多负面的点评,为此我也有过小小的痛苦。
  小的时候,女儿爱黏着我和她爸爸,一到周末就缠着我们带她出去玩。上了初中以后,她则愿意把我们打发出去,她一个人在家待着;有时候刚想给她点建议,她却用一句话“凭什么啊”就把我噎得哑口无言……
  为了能够和青春期的女儿很好地相处,并继续行使家长“教育”的权力,我开始加大力度学习。
  就在女儿初一的第二学期,我专门抽了一天时间,揣了个笔记本,跑到中关村图书大厦,搬了几十本家庭教育的书籍,坐在一个角落里,在每一本书里找关于青春期的内容阅读,一边读一边还记了笔记。一天的恶补下来,我意犹未尽,回家的时候还买了几本书回来继续阅读。
  不得不说,对于家长来说,学习便是一剂良药,通过学习,很多困惑变得豁然开朗,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也没有那么迷茫, 而是越来越理智了。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