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面对孩子时,是否偶尔会想起自己的童年,孤独地坐在村口的小溪边,面对落日夕阳,想像着外面的世界……
我们是否还记得,童年时曾经流着口水在旷野中吹着蒲公英,想像它能飞到哪里去……
我们为他们买来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觉得这是:现代生活,
我们抢下他们捡拾来的石于和树枝,斥责他们:太脏……
此时,你是否留意过孩子眼中的渴望和失望……
孩子小时候的任务就是玩(而你真正带他玩了吗?你会带他玩吗?)
这是我们的课题:长——让他健康地成长;学——让他快乐地学习;玩——让他尽情地玩……
“小驴佳佳”是这样练成的!
从15天开始游泳训练
4个月进行第一次旅行
1岁去云南,独自爬上160级台阶
2岁去西藏,挑战海拔5000米高度
2岁半前接触了轮滑、滑雪、游泳等运动
3岁闯大漠,体验极限户外
从出生就开始的亲水行动
由于是剖宫产,我担心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的佳佳会有小脑平衡不好的问题,于是从她出生后几天开始,我就经常捧着她,让她像在摇蓝中一样来回摆动,逐渐地加大摆动幅度,形成了荡秋千一样的“悠”的样子,让她体验不平衡的感觉,以提高她的平衡能力。当然,这一过程要循序渐进,从每次一两分钟到5分钟,幅度也不能过人,要温柔,同时说一些话来逗她,让她感觉这是一个快乐的游戏。
所以,直到佳佳长人,她坐车在各种山路上都行进过,但很少出现晕车状况,对于秋千也是刚一接触就没有恐惧感。
在整个月子中,我一直没有增加什么特别的营养,甚至由于从怀孕开始一直胃口不好,几乎戒了荤食,连月嫂辛辛苦苦做的各种营养汤羹,每次也只是勉强喝下一小碗,那种感觉比喝药还难受。
对于这个只能用奶粉喂的孩子,我们一直是很粗线条地抚养,除了经常“折腾”(月嫂的评价),就是带她出门晒太阳。
其实,啰嗦半天我就是想说: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粗枝大叶一些,抵抗力就强,孩子更是一样。每次看到我“折腾”刚出生没几天的孩子,我家的月嫂就甩出她那句经典的东北话:猴稀罕不等毛于。
在佳佳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就确定了一个理念:就是在佳佳出生之后,我一定要让她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宝宝。可以说我们一直沿着这目标在努力着,从在家给她洗第一个澡开始,我们就坚持给她做抚触运动。
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这些运动有没有用呢?其实,从在子宫孕育时、包括从母体离开时,孩子就已经有一种运动的本能了,那么,对于他这种运动本能,你千万不要让他在出生之后终止。
从抚触运动开始,应该说佳佳便开始了她小小的运动生涯。
接下来在她出生大约15天的时候,我们就让她在家里尝试着在水中游泳。其实小孩在母体里的时候,一直是生活在羊水当中的,他对水有一种本能的适应力,对水并不恐惧。之所以长大后很多人对水产生了恐惧,是因为我们从小离开水的时间太久了。
最初,我们用家里的浴缸作为她的游泳池,戴着婴儿用的那种小小的颈圈,作为一种保护来让她在水里面游泳。在家里游泳比去一些育儿中心方便,随时可以进行,还减少了交叉感染以及路上受风患感冒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