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ISBN:
作者:王芳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2-3(托班)、3-4(小班)、4-5(中班)、5-6(大班)、成年人、家庭教育书、
内容简介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是著名主持人王芳在养育女儿、从事教育工作中独创的近百个实用方法,是她送给爸爸、妈妈不心急带出好孩子的锦囊妙计,是由凯叔、明星辣妈团诚挚推荐的亲子教育畅销力作。
王芳将自己的多重角色成功转化为亲子教育上的天然优势,将一名新时代优秀妈妈具备的开阔眼界和全新思维融入8岁女儿的养育过程,她阅读了200多本国内外先进的亲子教育书籍,却不拘泥于其中的一招一式,结合自己身为人母以及制作电视节目、从事教育培训中与孩子相处的经验和技巧,为有烦恼的爸爸妈妈们提供让孩子跑赢人生长跑的教育方法,比如“行走教育法”“神奇记忆法”“微笑成长法”“朗诵课”、“感恩课”、“马术课”……观点新颖,语言轻松,实用、有效,可以帮助每一个不敢放孩子去飞的家长享受父母真正成功的爱。

编辑推荐

妈妈们抢疯了,近百个简单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著名主持人王芳首次分享不心急带出好孩子的锦囊妙计!爸爸妈妈好好学习,孩子就能天天向上!凯叔以及明星辣妈团口碑推荐!
我是一名职业谈话节目主持人,每年录制1000期节目。So busy!
我是一位老板,要负责100多名员工的各种问题以及理想。So much!
我发起了**训练营,每年要有几十场的培训活动。So full!
我是一个八岁女孩的妈妈,我的**职业是妈妈。
我发现,做教育比传媒更让人上瘾。
我是一个灭火队员,女儿哪里变成弱项,我就在哪儿想办法。
我是一个高效能的妈妈,我陪孩子的时间很零碎,但都很有效。
我是一个好心态的妈妈,孩子遇到事情不沮丧,重要的是我先不沮丧。
我是一个肯用心的妈妈,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一切就简单多了。
我是一个爱反思的妈妈,走了弯路,立刻就要改过来,方法总比困难多。

他们说

推荐序

好方法带出好孩子
凯叔

从央视辞职创业,有了现在这份事业,是女儿带给我的。凯叔讲故事为我打开一扇门,让我知道这个世界的运行轨迹是这样的,原来最有效的组织是公司,最强大的催化剂是商业,最刺激的人生是创业,我现在就想过这样的日子,同行王芳其实自己创业比我还早几年。
我很好奇,一个一年能录制上千场节目的忙碌妈妈,一个管理着超过100人公司的BOSS妈妈,是怎样带孩子的?她一点不吝啬,一股脑将压箱子底的方法拿出来,什么神奇记忆法,什么维生素T和Y,什么行走教育法,颇有点儿拔根毫毛,就变出无数个小猴子的架势,真让我脑洞大开。她这个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名嘴,把自己的所有优势,拼、投入、聪明、视野广、情商高,全部用在了与孩子温柔相处上。小婉濛,超级爱笑,热爱天文地理,喜欢所有的小动物,很对表达对别人的爱,一看就是个有教养的小姑娘,她妈妈功不可没。
看王芳发来的样稿,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她对孩子浓浓的爱。对于一个创业初期的人,能放下正在谈判的事情,在拥堵的北京城,从东到西,只为给孩子多一点的指导。又在华灯初上,再由西到东,重新回到公司的繁务上,不是每一个妈妈都能做到。她从不帮助孩子做任何选择,从不助长孩子在逆反期的小脾气,从不将知识生搬硬灌给孩子,她的开放、开明、开心的教育理念,让她总是毫不惧怕当妈人生第一次遇到的问题种种,因为在她看来,办法总比困难多。
她在做节目中碰到有各种问题的年轻人,和苦恼的父母,往往是因为早期教育的缺失。这触发她创办“第一训练营”,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她最希望给予孩子的,恰恰是感恩、善良、尊贵等与情商相关的品质,以及弥补目前学校教育缺失的记忆方法、行走、时间管理等等。她的卓越,因为她的无比勤奋和超凡的眼界,她的义无反顾,则来自于对问题孩子的担忧,孩子成长的快乐,以及父母们的感激,这些都让她无形之中就有了一份责任感,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告诉我:做教育比做传媒更过瘾!
我懂王芳,我就是一头闯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一年的时间里,我接触了千千万万的妈妈们,听着她们一条条真实、真挚的后台留言,我知道她们的需求。给孩子讲故事,是我的使命。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是王芳送给天下每一位父母的美意。


教育孩子有一套
李菁菁

去年王芳就邀请我女儿果果去她办的夏令营,各种事情就耽误了。
今年8月,我们的时间终于碰到了一起,果果被我送到了王芳那里。最初一两天,我还没啥感觉,就是觉得果果每天很开心。有时候我偷偷看他们上课,和传统课堂不一样,各种欢笑,各种动作。
3天之后就发生了神奇的事情。
果果从小养成了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每天睡觉之前看Ipad,不看就不睡觉。我工作忙,平时没有时间管她,也就渐渐不要求了。没想到,参加夏令营的第三天,果果晚上主动要求看书,我当时真是惊喜啊,果果那天晚上不再要Ipad,说是夏令营老师要求的。那段时间,我拍了很多果果看书的照片,作为妈妈,看到女儿几天之间这么大的变化,那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果果不但喜欢看书了,也比以前更有礼貌了,进我房间也开始敲门了,理解妈妈了,这些都是我最需要的东西,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有时候,我有点吃王芳的醋,夏令营之后,我家果果每次自己主动读书,都要求我发照片给王芳老师,如果不听话,我说我把这个拍下来也发给王芳老师,她立刻就调整,她可不希望自己在王芳老师心里留下差印象。你说我养她8年,王芳陪她8天,结果她却更加听王芳老师的,更在意王芳的感觉,这个让我很敬佩,王芳到底怎么做到的?
于是,我重新开始审视我这个好姐妹,王芳。
以前就知道她是个工作狂人,每年录制1000多期节目,到了她的夏令营才知道,她能把孩子培养得那么好。她从心里爱孩子,每天早上送女儿去营里,看到她和每个孩子热情的拥抱,我都很感动。更重要的是,她在教育孩子方面,太有一套了,总结了那么多好方法,什么写作文的方法,记忆的方法,学英语的方法,不但孩子需要,我这个当妈妈的也需要。
这次,王芳说要出书了,让我写几句,我静心地看了全部书稿。那几天,我一会哭一会笑,彻底被这个小女人征服了,她咋那么会想办法呢?我由衷地说,这本书太好了,太适合我这样的妈妈了,也让我反思了很久,到底应该如何正确爱我们的孩子,总结一下,就是那四个字:受益匪浅!
这本书,我喜欢,相信所有的妈妈都会喜欢!


聪明妈妈不着急
何静

翻开王芳的书,刚看开头,泪水已经在眼眶打转。我们的职业很相似,但是我作为一名歌者,并没有做主持人这样辛苦,相同的是我们都身为人母!我的孩子10岁了,而我选择的是减少大部分工作来陪伴我的宝贝一同成长。看到这本书,我好心疼,我心疼王芳,更心疼孩子。但我清楚,当一切顺理成章地变为习惯,也许会惊奇地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妈妈无论多么忙碌,内心深处一定惦念着自己的宝贝。
我认识王芳快20年了,她是个彻彻底底的工作狂人!而就在几年前,我们大家做完她的节目,她兴冲冲地拿出很多的婴儿面霜要我们带回家给宝宝用。从那时起,她就有了关于孩子的很多话题。而我觉得她这么忙,哪有时间来照顾宝宝呢?我们台下闲聊时,我甚至有时会责怪她,她太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了!孩子也要多陪伴!而她还依然这样忙个不停,我有时会觉得无奈。
去年夏天,突然接到王芳的一个电话,她邀请我的宝宝来参加她的团队开办的马术夏令营!
当电话挂断后,我百思不得其解。她都忙得回家的时间都没有,还能有精力办孩子的夏令营?还是马术为主题的!这家伙胆子真不小!
但我还是很好奇,她究竟有多大能耐把几十个孩子聚集到一起,来学习她所介绍的朗诵、马术、英语这些课程。到了开营的时间,我带着宝贝如期而至。第一次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要脱离父母6天时间,我心里充满担忧和分别的孤独!虽然我明白孩子大些了,就要尝试让她自己去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挑战,但我的孩子在台上不喜欢讲话,上课也不爱回答问题,更没有离开过我半步。我希望她能战胜自己,在夏令营学到很多东西。
第一天报到,映入我眼帘的,竟是有条不紊的孩子们的报到和家长们一双双信任的眼光!孩子交到她的团队手里让我感觉很踏实。
短短的6天里,我的微信时时刻刻收到孩子在夏令营里的每个环节,说真的,我挺佩服王芳的!王为念这么不好打理的人,竟然每天认认真真给孩子们上课,教孩子们表演、朗读,还有让每个家长都落泪的感恩课,每个孩子面对镜头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的孩子,变得开朗、独立、活泼,上课也抢着回答问题,并且和我说冬令营一定还要来!王芳这个我曾经认为最不疼爱孩子的妈妈,在我内心完全变了!读了她的书,我更是深深地读懂了她!她在录制节目和“第一训练营”中接触了很多焦躁的妈妈,她总是笑着说:“妈妈,您别着急!王芳是一个好心态的妈妈,是一个了不起的妈妈,她将自己的聪明智慧都融进了教育孩子的各个方面,她的方法总是很实用、很有效!
这个了不起的女人,将会成为未来的教育家!


正文

笑着长大

2007年5月2日上午10点39分,女儿出生了。
早产34天,体重4斤9两,一切保胎手段全用上,她还是着急地和我见面了。
当医生把一个小婴儿抱到我面前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精力好好看看她,就沉睡了过去。之前因为要早产,折腾了4天,早已经筋疲力尽,这一刻,知道她一切安好,我感觉自己一下子放松了,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再醒来已经是傍晚,亲人都在身边,唯独边上的小床是空的。孩子呢?本能反应,我妈妈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孩子进保温箱了,大夫说太小,怕出问题。”那一刻,我才知道什么叫母爱泛滥,什么叫天性使然。在女儿12天的保温箱历程中,我几乎没有一刻不想念她,之前怀孕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感觉,没有那么强的心灵感应,而自从看了她一眼之后,脑海里就全是她了。
剖腹产之后,疼痛持续了两天,这两天时间里,我心里特别不踏实,总在自责,为啥怀孕时不多吃一点,如果孩子体重超过5斤,就不用进保温箱了,就差一两啊,真是恨自己。怀孕的时候,其实我也没太注意身材,一直大吃大喝的,可能是因为本来就是瘦体型,怎么吃也没太胖,孕期最重时118斤,再加上早产,医生说如果足月,孩子应该可以到7斤左右。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孩子已经出生,也不能再把她塞回肚子里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恢复,尽早见到小家伙。
手术后第四天,我可以下地行走了。那一天下午4点,医生到病房看我,她说刚去看过女儿,一切安好,突然提议,正好是重症监护室探视时间,不如上去看看女儿。幸福来得太突然了,之前想了好多次去看她,但是因为我身体的原因,一直未能如愿,此刻,一切都正好。
开了探视单,我换上了消毒服,跟着医生走进了重症监护室。说实话,这还是我第一次走进ICU,不知道为什么,一种好森严的感觉。医生带我走过两个保温箱,里面都躺着小婴儿,到第三张床边,她站住了:“看,你家的小公主!”我迫不及待地趴到透明保温箱边,透过玻璃罩,看到了婉儿。啊,好白净的孩子,一点没有早产孩子的皱巴样,那样安静地躺在那里。鼻子里插着一根管子,脚上扎着输液管,头皮上可能也输过液,粘着胶布。她一动不动,也不知道能不能感觉到妈妈来了。我轻轻地叫了她的名字,医生在我身边讲着她的情况,可是我一句都没有听清楚,脑袋蒙了,就是想让她睁眼看看我。好想抱抱她啊,她来到这个世界,都没有机会享受妈妈的怀抱,就被带到了这里。十分钟过去了,按照规定,我必须得走了,那叫一个不舍得,医生催了好几次,我才出了重症监护室的门。
“医生,这么多管子,她会不会很疼啊!”一出门,我就问医生。
医生笑了,可能新手妈妈都会这样吧:“你还能记住你刚出生的事情吗?记不住的,孩子长大之后肯定没什么影响,放心吧!”
回到病房,我躺在那里足足一个小时没有说话,满心都是想念,都是心疼。其实那个时候我自己也伤口疼痛,一瞬间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我想,这就是当妈的感觉吧,很奇妙,一个小东西从此和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了,甚至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她变成了太阳,我变成了地球,我绕着她转,她让我的生活有了新的色彩。
12天后,女儿出了保温箱,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可能是因为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抱抱她,自从她出了医院,我就几乎没停地抱着她。她超级安静,因为早产,几乎没有力气哭泣,一天都没什么动静,但是让我惊奇的是,从我第一次抱着她,她就会笑了。是睡梦中的笑,嘴角一歪,可以很长时间不动,那感觉,太可爱了。
那一瞬间,我才知道做母亲有多美好。
我着急地喊妈妈来看,婉儿会笑了,我妈妈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么小,早产,竟然12天就可以笑了,很少哭。我妈当时就断言,这是一个好带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妈妈想她了,就知道笑给妈妈看。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爱上了她笑的感觉,有意识地奖励她笑,只要笑,妈妈就亲一下。等她稍微懂点事了,就告诉她爱笑的孩子幸运,于是,她真的如我所愿,成为了一个爱笑的孩子。
在我的记忆中,她很少大声哭闹,很少在公共场合折腾大人,这些,我觉得都和她爱笑有关。当然,爱笑不都是天生的,和我的不厌其烦的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我认为,培养一个积极健康的孩子是父母的最高追求。
她来之不易,幸运降临,一定要让她笑着长大。这个“笑着”不是指要给她多好的生活条件,而是要让她学会处理问题,任何坏事都可以变成好事,于是我开始研究教育,研究如何培养一个心智健康的孩子,这样,有一天我老了,甚至离开了这个世界,她都可以笑着面对一切!在这本书里,我也用大量篇幅写了如何让孩子积极、幽默、快乐的窍门,和妈妈们分享。
宝贝,请你笑着长大,让我笑着变老!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这本书的名字真是费尽周折。我想了很久,在网络上征集到几十个,哪个都觉得不是最贴切的书名。写书的初衷是因为自己做了妈妈之后才发现当妈是世界上最有挑战也最快乐的一种职业,但是我们都是第一次做这个职业,难免走弯路,难免磕磕碰碰,在一次次摔倒爬起之后总结到很多经验教训,再加上做了很多教育节目,确实看到了不少不会当家长的家长,我多希望一些好方法大家可以借鉴,一些不适合孩子的方法尽快摒弃。我希望书名简单明了。大家绝对不是因为我的主持人身份来捧场买书,而是因为观点独特,读之有用才来看这本书。
眼看书都快截稿了,书名还在商榷。其实平时我真的不是这样的性格,做事干脆利索,最擅长拍板做决定,这一次,确实是个例外。
今天在机场等飞机,因为时差的原因,微信里静悄悄,国内的朋友们都在睡觉。我往前翻了下朋友圈,突然看到一篇文章叫《习总书记首席翻译的英语学习方法》,开始还觉得是噱头文章,打开一看才发现真心写得不错。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五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的男孩,如何利用正确简单的方法在几年之内迅速掌握这门语言,而且他是初二才开始对英语开窍的,比现在很多孩子晚多了。他讲述的主要方法就是归纳总结,举一反三,自己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总想着攻克难关,考试之前站在老师的角度想想,老师出卷子想考学生什么呢?想明白了,学习就变得简单了。
这篇文章估计有5000字,我看完一遍觉得不过瘾,又从头看了一遍,真的写得太好了。这个1981年出生大男孩叫孙宁,不但是习总书记的首席英文翻译,还是两任外交部长的随行翻译,他用自己的例子告诉家长死学加苦学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活学活用再加上兴趣和努力,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霸。
那一瞬间,我突然想明白这本书该叫什么名字了,就是《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有了方法,孩子一辈子受益,无论是学习方法,思考方法,还是处理人情世故的方法,当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时候,会用方法的孩子一定更加轻松,心理素质更好,快乐也更多。
我自己要感谢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年近一千期的节目录制,很多人多觉得工作量太大,但是我掌握了所谓的捷径,也就是工作方法,所以不觉得很累。
很多和我合作的搭档都说我记忆力好,几万字的稿子看一遍就完全记住,而且过了很久都不会忘记。他们都不知道,这是因为我上师范学校的时候,有一天突发奇想自己总结了一个记忆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理解意思加关键词:看一段文字,看的时候一定要超级用心,不分心看一遍就可以,充分理解意思,然后第二遍再把关键词好好看一遍,接下来就可以背出来了。我当时自己也觉得很有意思,每天看各种名著,自己在心里和自己做游戏,关于记忆的各种游戏,记外国人名、地名,记故事线,当时就是觉得好玩,没想到后来成了我做这个工作的捷径。
我还有一个方法,完美地快速读报。我现在基本上可以做到任何一张新的报纸,拿起来就读,不读错字是最基本的,还要有感情地朗读,重音断句不能错。很多人觉得这是播音员练习,其实我是在初中的时候,偶然间自己发明了一个方法:拿到一篇新的课文,先用笔勾画,斜线是词语分配和断句,三角是重音,圆圈是轻音,每次拿到新文章都用铅笔画符号,时间久了,就养成了阅读习惯。这种不知不觉的训练给了我很多自信,到后来就不用再标注了,拿起来就读基本没啥错误。
有了女儿之后,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每天陪伴她,所以更需要方法了,我觉得老祖宗那句话太对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就是负责帮助女儿想办法,然后反复练习让她掌握方法。
我的方法都是根据女儿出现的问题现想出来的,也就是说,我是个灭火队员,她哪里变成了弱项,我就在哪里想方法。
女儿读小学一年级,由于没有上过学前班,学习语文就很费劲,特别是识字很困难,一个字有的时候写了很多遍却依然没有记住,我又没有时间一次次陪着孩子学习,于是我就开始把汉字编成小故事,让孩子感兴趣地记。记得当时有一个词“一瘸一拐”,她怎么都记不住瘸字,我就给她讲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特别淘气,总是爬到房子上往下跳,结果摔坏了腿,走路一瘸一拐的。妈妈看到他的腿生病了,为了让他快点好起来,每天都给他加点肉吃。那么 ‘瘸’这个字,因为是生病了,所以是个病字框,然后妈妈每天给他做什么呢?”
婉儿抢着回答:“加点肉!”
“对!”我鼓励她,“所以病字框里面,一个加,一个肉,就是瘸。你可以考考身边的大人,他们很多都不会写这个字!”
这一下女儿可记住了,逢人便考人家“瘸”字怎么写,你别说很多大人都认识这个字,怎么写,一下还真就提笔忘字。女儿在这个游戏中找到自信,后来只要我们在一起,就让我给她编字的故事。我呢,觉得简单的字没什么意思,大家都会写,就总结了一批看上去很难的常用字。比如飙车的“飙”,我给女儿讲飙车就是很快地开车,互相比赛。古代也没有车,但是狗很多,有三只狗准备比赛一下看谁跑得快,于是使劲往前跑,跑得比风还快,一只狗跑到了前边,另外两只跟在后边,所以飙字左边三只犬,上面一只,下面两只,右边呢是风,这样女儿再也不会忘记了。
到了她三年级,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她语文成绩好多了,数学又开始出现问题。我仔细看了看她的考卷,89分,主要错误全是基础运算出了问题,比如81减9,她写答案71,我并不完全认为这是不认真,还是20以内的基础运算掌握得不好,不扎实,才导致简单运算写错的。我又开始后悔她一年级的时候我大撒把,没有给她打好基础。当然光后悔没用,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我先把题帮助女儿都分析一遍,告诉她有很多题是有窍门的,比如“987-27 28=?”这样的题一定是先把相近的数加减了,再算大的。然后我们家里开始了一次口算大赛,一有空,爸爸妈妈、姥姥姥爷就一起比赛100以内加减乘除题,我负责出题。在游戏中,女儿基本运算好了很多,小学就是基础教育,基础打好了,学什么都很简单。
我们家里还经常有查字典大赛、认字大赛、英文比赛,用比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荣誉感,让她不反感学习。
刚才登机之前看的那篇文章中也说了,学习就是要找到最好的方法。其实除了学习,孩子成长中需要方法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处理人际关系,这个更需要方法,而我也比较擅长,在这本书中会大量提到。所以今天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这本探讨孩子教育的书籍名字有了,《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我把这些年做节目中看到的方法和自己总结的方法一股脑地给您,让我们一起用方法带孩子,做个快乐的好爸妈,教孩子学方法,让他走遍世界都不怕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