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 天师:黄帝对岐伯的尊称。② 春秋:指人的年龄。③ 知道:懂得养生之道。④ 法:取法,效法阴阳:天地变化的规律。⑤术数:古代称各种技术为术数,包括类似于今天的科学技术及各种技艺等方面的内容。因为在“术”中有“数”的规定,所以称为“术数”。这里指调养精气的养生方法。⑥ 形与神俱:形体与精神活动一致。形神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医学的重要范畴。古人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二者结合化生为人,二者分离人就会死亡。因此,养生的要义就是要做到形与神的统一。⑦ 天年:人的自然寿命。⑧ 精:精气。真:真气。《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精气论自然观,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由精气所化生,养生之道重在保养真精。⑨ 御神:控制精神过度思虑,以免过度消耗精气。⑩ 圣人:古代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黄帝内经》继承了道家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说法,以此来划分养生成就的四种人格。① 虚邪贼风:四时不正之气,泛指自然界各种致病因素。虚邪,中医把一切致病因素称为“邪”。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气虚而侵入致病,故称“虚邪”。贼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因邪风伤人,故称“贼风”。② 恬(dàn虚无:内心安闲清静而没有任何杂念。③“美其食”五句:源自《老子·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不惧于物:即“不攫于物”,不追求酒色钱财等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