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世界名著3:基督山伯爵
ISBN:
作者:作者:(法)大仲马 著,李玉民 译
出版社: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日期:出版时间:2014年7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6-8(1-2年级)、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
内容简介

书内书外基督山——《基督山伯爵》导读
  文/陶波
  此书不愧为通俗小说之王,惹得男女老少都爱看,还让作者不仅在书中创造了一个基督山城堡,还在书外建造了一个基督山城堡,并模仿书中主人公生活!
  嘿,那就让我们也过下瘾,想象自己也是基督山伯爵吧!
  不过,后面的伯爵当得潇洒,有恩报恩,有仇报仇,酣畅淋漓,而前面那十四年地狱般生活可是谁也不愿想的,可是灾难就是降临到了当时的埃得蒙身上!可怜的埃得蒙当然没想到灭顶之灾会在他最幸福的时刻突然砸向他,甚至在他入狱十来年后也不知道伸向他的恶魔之手是谁的。我想这种痛苦一定会让他在心底反复地呐喊“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幸而他遇到了法里亚神甫,当这位智者向他揭开真相的面纱时,他惊呆了,而法里亚神甫更是痛心地说他白长了一双眼睛!是呀,他怎么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都一无所知,对当时的政治及社会都毫不敏感呢?还好,他没有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他先向法里亚神甫学习各种知识,通过这个高人的引领他站在了山峰之上,对人心和世事都洞若观火,这才保证了他在后来的复仇中能恰到好处地让对手落入他的陷阱。
  法里亚神甫用一两年时间向埃得蒙传授了数学、物理、历史以及三四种语言,埃得蒙跟着他如同遨游在道德、哲学和社会的险峰峻岭之上,在学习中他感到其乐无穷,更在后来加以应用,他逃脱死牢、寻找到宝藏便是初试其锋芒。知识武装了他的头脑,苦难磨练了他的意志,正是有了头脑和意志,他才从一个毛头小伙变成一个老到的猎人。他那出逃的掉包计,他为了留在基督山而演的苦肉计,他即将面对宝藏时的镇定,都显示着他已脱胎换骨!地狱倒真是他的学校了!
  ……
  放下书本,看看现实社会,一如基督山伯爵所出现的那个年代一样,芸芸众生中有善有恶,有喜有悲,有一生平安的,有身陷囹圄的,有叫人爱戴的,有受人唾弃的,假如有机会能到基督山城堡参观,您眼前一定会浮现出众生万相,您会想到谁,会选择谁?我们所追逐的东西决定了我们所走的路,不同的路决定了不同的风景,那么您是否思考出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不论顺境还是逆境,保佑我们幸福的是什么?请用您的行动来书写您的答案吧!

编辑推荐

让经典名著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新悦读之旅”丛书总序
  朱永新
  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是我的老朋友了。前些年他组织策划的“光明版·六角丛书”以高品质、低定价的特色,让更多的孩子买得起、读得上质优价廉的世界文学名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如今,履新文联社的朱庆社长决定在保持“高品质、低定价”风格的基础上重启面向青少年的名著译丛,特别携手新阅读研究所隆重推出“新悦读之旅”经典名著丛书,希望以更精准的内容、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地帮助青少年走进经典名著,让经典名著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检验、得到世界广泛认可和关注的文本,在那些最伟大的故事里蕴藏着最高尚的思想,极富营养,值得读者尤其是正处在快速成长期的青少年认真阅读

他们说

 第一章驶抵马赛港
  一八一五年二月二十四日,从士麦那起航,取道的里雅斯特和那不勒斯的三桅帆船“法老号”,驶近马赛港,加尔德圣母院上的瞭望员发出信号。
  一名领港照例马上驾艇离开码头,绕过伊夫狱堡,要在莫尔吉永岬和里永岛之间登上大船。
  圣若望堡的平台上也照例很快挤满了看热闹的人。须知航船驶抵马赛,在这里始终是一件大事,尤其像“法老号”这样一艘本地货船。“法老号”是在弗塞老船坞建造并装配的,船主也是本城人。
  “法老号”安然通过卡拉萨雷涅和雅罗两岛之间因火山运动而形成的海峡,绕过波梅格岛,缓缓驶向港口。船上只张着二层的三块方帆、大三角帆和后桅帆,行进得十分缓慢,显得哀愁漠漠。观望的人都本能地感到情况不妙,纷纷猜测船上究竟出了什么事。然而,航海的行家们却认为即使有变故,也不可能是航船本身,因为它行驶完全正常:艏斜桅的支索放开,已经准备下锚了。领港正指引“法老号”驶进马赛港逼仄的入口。有一个青年站在领港身边,他动作利落,目光敏锐,正监视航船的每一个操作,并复述领港的每一道命令。
  人群中的这种隐隐不安的情绪,特别触动了一位看客。他等不及航船入港,就离开圣若望堡的平台,跳上一只小船,吩咐划过去,并在雷泽夫湾迎上“法老号”。
  船上那个青年海员看见来人,便离开领港,摘下帽子走到船边,伏在舷樯上。
  那青年二十来岁,细高挑的个头,长着一对漂亮的黑眼睛、一头乌黑的美发。他的神态显得沉毅而果敢,这是自幼就同艰险搏斗的人所具有的特质。
  “哦!是您呀,唐代斯!”小船上的人喊,“出什么事啦?为什么船上一片悲伤的气氛?”
  “出大事啦,莫雷尔先生!”青年人答道,“让我特别悲痛的丧事:船行驶到奇维塔韦基亚一带海域,我们失去了好船长勒克莱尔。”
  “货物怎么样?”船主急忙问道。
  “货物平安抵港,莫雷尔先生,我想这方面会让您满意的。但是那位可怜的勒克莱尔船长……”
  “他出什么事啦?”船主显然松了一口气,又问道,“那位诚实的船长出什么事啦?”
  “他死了。”
  “掉进海里啦?”
  “不是,先生,是得脑膜炎死的,临终时痛苦极了。”
  说着,他转向船员,喊道:
  “注意!各就各位,准备下锚!”
   十来个水手执行命令,同时行动,有的奔向下后角索,有的奔向转桁索和吊索,还有的奔向后桅帆支索和绞帆索。
  这时,船驶过圆塔,青年海员又喊道:
  “收上帆、后桅帆和三角帆,收帆!”
  如同在战舰上一样,水手们立刻执行他的命令。
  “全部收帆!”
  这最后一声令下,桅帆全部落下,船只凭着惯性向前移动,几乎觉察不到。
  “现在,您愿意就上船吧,莫雷尔先生,”唐代斯看出船主急不可耐,便说道,“喏,您的会计丹格拉尔先生从舱室出来了,您想了解什么情况,他全能告诉您。我还得去招呼下锚,让船降半旗致哀。”
  只见丹格拉尔出了舱室,朝船主走来。他看上去二十五六岁,天生一副媚上欺下的哭丧相。这账房先生的职务本来就惹人讨厌,水手们还都看不上他那副德行,因此憎恶他的程度,可与喜爱唐代斯的程度相比拟。
  “哦,莫雷尔先生,”丹格拉尔说道,“您知道不幸的事了吧?”
  “嗯,知道了,可怜的勒克莱尔船长!他可是个忠厚正派的人!”
  “尤其是个出色的海员,他为莫雷尔父子公司这样的大公司经营买卖,在大海和蓝天之间过了大半辈子。”丹格拉尔答道。
  ……
  他从那宽阔的额头上看出了聪明,从那凝注的眼神和紧锁的眉宇中看出了勇敢,从那微启而露出两排珍珠般雪白牙齿的厚嘴唇上,看出了直爽。(P25)
  一夜就这样过去,灯油熬干了,她既看不到灯光,也看不到黑暗;太阳又升起来,她也视若无睹。哀痛蒙上了她的双眼,只让她看见埃德蒙。(P34)
  而在囚犯的心目中,狱卒不算人,只是橡木牢门加了一道活门,铁柱之间加了一根肉柱。(P58)
  弗朗兹一生中,也许唯独此刻才有如此强烈的感受,从欢乐一下子跌入忧伤,就仿佛夜魔吹了一口妖气,罗马城就顿时化为一座巨大的坟墓。(P142)
  在朋友看来,德·维尔福先生是个有权势的保护者;对敌人来说,他是个不动声色、绝不容情的对手;而对于无关痛痒的人,他便是冷峻的雕像、法律的化身:他那副相貌目无下尘,神态漠然,眼神时而暗淡无光,时而咄咄逼人,要洞察人的肺腑。(P181)
  我以傲气对待世人,只因世人都是毒蛇,时刻准备竖起来攻击超过他们一头,却没有一脚将他们踩死的人。(P184)
  百万富翁比谁都更喜欢白送的包厢。(P198)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