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自私的父母
ISBN:
作者:(美)布朗 著,李寒 译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4-5(中班)、5-6(大班)、6-8(1-2年级)、8-10(3-4年级)、成年人、家庭教育书、
内容简介

了解父母的破坏性自恋心理对你造成的影响,以及你身上可能存在的未充分发展自恋的某些遗存问题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只是你的个人问题而已。面临危机的也不仅仅是你的个人生活、人际关系和幸福。你的孩子和孙子可能也会受到影响。
尼娜·布朗找到一种方法,不仅能够从许多方面解释破坏性自恋模式的方式,让人更容易理解,还提供一些个人成长策略,帮助人们得到需要却得不到的教养。

编辑推荐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感觉
-不得不永远活在父母的态度与看法产生的影响之中?
-不得不永远忍受着父母那令人痛苦而迷茫的行为带来的折磨?
如今,已经成年后的你是否
-按父母的计划行事?
-接受父母的责备与批评?
-主动了解父母的欲望或需求并给予满足?
-赞美父母并无限制地关注他们?
-绝不忤逆?
-坚信自己永远比不上父母,并对他们带有侮辱性的评价逆来顺受?
-坚信父母永远都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真正理解你的父母为何要求你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做事,为何总是压制你的行为,理解这样的父母对你所造成的影响。从中也会学到如何与父母建立新关系的方法,摆脱他们对你造成的消极影响,最终达到保护自我的目的。

他们说

移情是一种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情感体验的能力。移情并非同情或简单的理解,而是能够将自己完全置入他人的内心,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感他人所感。通常此处所说的他人的情感体验都是令人不安的,而一般人们对于那些令人不安的情感或者强烈的情感都会采取回避的态度。敞开自我内心,让自己去体会另一个人内心中不安的情感和/或激烈的情感的能力,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疆界,从而保护你不至于承受过大的压力或被他人的情感同化。换句话说,你得能够体验他人内心,同时还得能让自己从他人的情感体验中脱离出来;明白这些感受是别人的,而不是你自己的。
很多人都具有同情心,但这跟移情绝对不是一回事。你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内心,为他们的不幸遭遇而难过;但必须要超然物外,让自己不会被他人的情绪完全感染。有些人甚至可以在没有产生同情或移情的状态下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及他人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这种人的情感就更加超然。
幽默感
拥有幽默感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这种能够让人发笑的能力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能够看到滑稽的事情,能够自嘲,以及能够发现俏皮话中的笑点等,这些都需要高水平的理解能力、承受能力、智力和成熟程度。幽默是复杂的,但成熟的幽默感的特点是不卑劣、能够接受他人的缺陷,以及能够看到生活中的滑稽之处的能力。
《身心健康》(Mind/BodyHealth,哈芬等著,1996年)一书中用了整整一个章节来叙述幽默感对身心健康的好处。该书的重点在于通过研究结果支持幽默感的积极作用乃至于某些方面的治疗效用。幽默感的作用有:
* 消除压力
* 减轻痛苦
* 减少工作中的意外事故
* 增强自尊心
* 鼓励人们放眼未来
* 增强免疫系统
* 提高创造力
* 改善谈判与决策技能
* 有助于维持平衡的情感
* 改善效率
* 带来动力
* 提高适应能力
* 减少恐惧感
* 平息怒气
* 减轻抑郁
能够看到生活中的滑稽之处并发笑,会为身心健康带来种种益处。
创造力
对于成年人来说,创造力又可以称作发明能力,和产生某些具有独创性的事物的想象力。一些有效的思想能够产生过去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创造力可以表现为找出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制造出全新的事物、独特的品味、技术等等。创造力的范围十分深远。
为什么创造力也会成为健康的自恋心理的一个特点呢?那些自恋心理发展尚不充分的孩子们实际上也是非常有创造力的。然而,孩子们的创造力毕竟是有限的;反之,具有健康的自恋心理的成年人则具有几乎无限的创造力,而且也确实能将这种能力带入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去。成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看法各有不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更实际、更有效率。
比如,那些想方设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给孩子提供营养且美味的食物的父母们,通常大家都不认为他们这也算是创造力——但实际上这确实算。即便是食物也需要付出思考、努力以及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独创性。同理,在生活中的其他各个方面亦然,你就这样将自己的思考化作了创造力。
而那些具有不成熟或者未充分发展自恋心理的人却无法找到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更倾向于沿用自己熟悉的行为方式,而不是先去检查当前状况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再找出更有创造力的解决方式。
具有创造力的成年人通常都比较开放、灵活,而且在寻找新颖独特、令生活更美好的方法时,他们能从中获得满足感。虽然在诸如艺术、音乐、戏剧、舞蹈和文学这类工作中,创造力比较明显,但只要稍加用心,也会发现其他形式的创造力。
成熟的、健康的自恋心理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延迟满足的能力。克制急躁、焦虑,能够酌情用其他可令你满足的需求替代你当前的需求,这也是健康的自恋心理的一部分。具有健康自恋心理的成年人能够理解并接受有时候自己的需求无法立刻得到满足的事实,并愿意等等看。他们知道自己的需求稍后也会得到满足,而不会为自己的要求无法马上实现而感到惶恐。他们能够忍耐一些不便之处,并且相信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
延迟满足还显示出了一个人能够接受在同一时刻其他人的需要可能更重要这一事实的能力。例如,延迟满足的能力允许父母们给孩子们提供必需的营养,即便对父母而言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做出更多的牺牲。做父母的都愿意将孩子们的需求凌驾于自己的需求之上。
承担责任
当你能够为自己负责任时,就表示你已经接受了自己并不完美的现实,也不再会为了自己的缺点而责怪他人。而破坏性自恋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推卸责任的行为倾向。具有破坏性自恋心理的人从不肯承认自己有问题、自己做错事、自己犯错误。都是那些傻瓜犯的错。具有健康自恋心理的成年人从不会在出现问题之后推卸责任。他们可能也会不情愿地去承认自己犯了错,但却绝不会为了自己犯的错去责怪别人。
承担责任还意味着需要对你所作的行为和决策,或者你的无作为而负责。诚然现实生活往往会让人们别无选择,但负责任的成年人都能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能够发展并维持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熟而且有健康自恋心理的标志之一。我们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孤独感和疏离感,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
有破坏性自恋心理的人通常都很难发展与维持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他们可能有很多合作伙伴,频繁地结婚离婚,为了找到完美的朋友而对每一段友谊都浅尝辄止。他们选择合作伙伴和朋友的基本原则就是对方能为他们做什么——特别重视自己在一段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有些具有破坏性自恋型心理的人,只有自我感觉在双方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时才会和他人交朋友。
具有破坏性自恋型心理的人都是寂寞而空虚的。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似乎没有中心也没有替代活动。看上去他们似乎为了人际关系付出许多,但如果细究起来,就会发现他们并未诚恳地回应他人,而只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
有一个很老的故事,讲的是一位艺术家参加一场聚会的事情,也许能够作为示例阐明我的意思。一位艺术家在聚会中和一个熟人攀谈,令这位熟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是整场谈话都围绕着这位艺术家本人:他做了什么,他想了什么,他结识了什么人,等等等等。过了一会儿,艺术家说:“好吧,说了我的很多事情,现在来谈谈你吧。你参观过我在市中心画廊举办的画展么?”可见无论看上去讨论的是谁,自我中心主义者实际上都是在讨论他自己。
不是每个人都能很轻松地开始、发展与维护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一旦有矛盾产生,你会对对方或者自己感到失望,并且会频繁地发现各种问题。然而,很多人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能够坚持面对这些困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足以让他们尝试着努力去解决各种问题。他们得到的回报则是亲密、信任、团结以及人生的意义。破坏性自恋者缺乏这些感受,不断从一个人身边走到另一个人身边,却无法真正融入到任何一段人际关系中去;发现这些人三番四次地结婚离婚,或者有过为数众多的合作伙伴,这都不算稀奇。
情感范围
具有健康自恋心理的成年人不仅拥有很宽广的情感范围,还能够体验到强烈的正面与负面情感。另外一方面,破坏性自恋者的情感范围则相当狭隘,而且几乎所有的情感都远远低于正常水平。
研究结果(哈芬等人于1998年发表)表明,情感会影响身体健康。负面情感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正面情感则相应会产生好的影响。这并不是说一个人要无视现实,只看好的地方。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忽视现实;相反,他们会在积极应对糟糕局面的同时,尽量回想那些正面的情感体验。
那么情感范围与情感表达能力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众多研究都表明,愤怒对于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具有消极作用。确实,明显能够看出一些重大疾病与负面情绪之间(比如心脏病与战争)具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另一方面,总是很开朗的人则会身体更健康。
破坏性自恋者能够恰如其分地应用描述情绪的词语,却无法真正体验到与这些词语相匹配的感觉。例如,他们可能会正确运用“开心”和“快乐”两词,却丝毫感受不到何为开心与快乐。如果你仔细倾听,会发现他们通常表达的情绪都是愤怒、绝望和恐惧。他们似乎无法表达出较为温和的负面情感——比如烦恼、伤心或忧虑;也无法感受到并表达出更多积极情感。因为他们一般无法得到积极的情感,所以提及自己的时候字里行间都是空洞无物。
具有健康而成熟的自恋心理的人能够感受到并表达出一系列范围宽广而丰富的情感。我所说的“范围”一词指的是从温和到强烈变化的情感水平。具有健康自恋心理的人能够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到丰富多样的情绪。他们通常在情感上更加开放、灵活。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