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是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他凭借着十足的勤奋和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一生共创作了203篇寓言。在他的寓言里,每个故事都有性格鲜明的主人公,有飞禽走兽,也有花鸟虫鱼,他让自然界的生物扮演不同的角色,用优美的语言、深刻的寓意来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展示纷繁复杂的人类世界,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克雷洛夫寓言》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因此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成为十九世纪上半叶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克雷洛夫寓言》与《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莱辛寓言》并称为世界寓言四大经典。本书精心收录了179篇克雷洛夫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朴实无华,把过去文学中不用的民间普通用语、习语引入创作。克雷洛夫寓言里的形象确切生动,用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形象来表现相应的各种社会地位的人物的复杂性格,因此其形象的内涵格外深刻,如《乌鸦与狐狸》中的狐狸,《狼和小羊》中的狼等。《克雷洛夫寓言》对形成孩子的社会意识和人文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1844),俄国寓言作家、世界著名的寓言家。 他出身于贫穷的步兵上尉家庭。童年的克雷洛夫除了读书,还经常到集市上去,在这里他学会了意大利文、拉小提琴,学习了绘画。
1809年克雷洛夫出了第一本寓言集,获得了巨大声誉。1811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克雷洛夫十分勤奋,一生写了203篇寓言,五十岁时学会古希腊文,五十三岁还开始学英文。他的作品生前就被译成十多种文字,成为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寓言作家。
克雷洛夫生活的年代经历了十八世纪最后三分之一和十九世纪前半叶。这一时期俄国社会经历了反对农奴制的普加乔夫起义、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走向反动和没落、亚历山大一世反动统治、1812年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等重大事件。克雷洛夫受社会先进思想的影响,紧密关注祖国的现实生活。
克雷洛夫寓言里的形象确切生动,用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形象来表现相应的各种社会地位的人物的复杂性格,因此其形象的内涵格外深刻,如《苍蝇和马车》中的苍蝇,《孩子和蛀虫》中的蛀虫,等等。
当公爵巧施妙计要打击敌人的狂妄气焰,他给敌人布下了天罗地网:决定撤出莫斯科城把他们一举消灭。于是,莫斯科城的男女老少都匆匆忙忙地赶回家去收拾行李,像潮水一般都争着出城(形象生动地表现百姓对战争的恐惧)。
有一只乌鸦倒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它独自站在屋顶,俯瞰着城里的动静。
“怎么啦,朋友,要走了?”
一只母鸡站在运货车上,冲乌鸦喊道:“快点走吧,来不及了!听说敌人就要来了!”
“那与我何干?”乌鸦说,“我坚决不走!走你们的吧,你们这群胆小鬼!他们不会把我怎么样的。或许,我会和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成为好朋友的,说不定他们还会和我一起用餐呢!好吧,你们都走吧,再会了!”
乌鸦真的留了下来。后来,当法兰西人在公爵的围困中受煎熬时,乌鸦还是没能逃过一劫,最终被饥饿过度的法兰西人煮着吃了。
【成长启示】
乌鸦不听母鸡的劝告,独自留在危险的地方,结果被人煮熟吃了。一个人在盘算的时候常常愚蠢而又盲目,他表面上好像在追踪幸福,结局却并不美好,广泛地采纳意见才能有效地帮助自己。
小箱子
当你决定去做某项工作之前,一定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你做决定之前就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考虑周全,那么事情做起来就容易多了。
有人拿来了一只新做成的箱子。这个箱子十分精致,小巧玲珑的,可以说是人见人爱。
这时候,又来了一个人,他是一个内行人,天天都要和箱子打交道。他说“这箱子有点儿小秘密。你瞧,它连一只锁都没有!但是,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在片刻时间内,我就能把它打开!站在那边的蠢材们,你们就等着看吧,看看我是怎样干净利落地把它打开的!等我打开之后,我会把箱子里的秘密告诉大家的!”
他说干就干,把箱子颠过来又倒回去,看看这儿又看看那儿,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摸索出什么门道来。围观的人群中,有人仍然紧紧地盯着他看,有人开始交头接耳地说起话来,有人已经急得耐不住性子了,开始吵嚷起来:“不是在那儿,不是的!”
听到围观人群一阵唏嘘,他自己也急得满头大汗,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最后,他实在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诺言去打开箱子了,于是,他就把箱子放在了旁边的架子上,叹着气。
实际上,这个小箱子是很容易被打开的。
【成长启示】
这则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开箱专家自认为本领很强,一定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开小箱子,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否则,一些意料不到的事情会让你措手不及。
青蛙和牯牛
一只青蛙正在草丛中捕捉小飞虫。这时,一只牯牛(公牛。牯,gǔ)走了过来。于是,青蛙想,我一定要和你比试比试谁更加庞大。
“亲爱的弟兄们,你们看看,我和牯牛一样庞大吗?”青蛙问它的同伴。
“哈哈,小青蛙,你和牯牛相比还差得远呢。”
“你瞧仔细点,你看,我的肚子正在胀大呢!你们再仔细看看,现在我是不是和牯牛差不多了?”
“没什么变化嘛,你还差得远哪。”
“那么——现在呢!”
“跟先前一模一样啊。”
青蛙仍然不服气,一个劲儿地鼓气,想让它的肚皮再大点。可是,它竟然不知道它的肚皮只有那么大啊。后来,随着它不断地鼓气,它的肚皮终于承受不了了,“啪”的一声——破了。
【成长启示】
盲目地攀比是件危险的事情,结果伤害最深的是自己。无论在何时做何事,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充分肯定自己,做最自然真实的人,坦诚相待,这样比攀比得来的心理满足更充实、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