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鱼鹰(曹文轩作品)
ISBN:
作者:曹文轩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9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国际安徒生大奖、品格养成、
内容简介

《曹文轩儿童文学获奖作品:鱼鹰》讲述了一只机智勇敢的小鱼鹰,怎样追捕一条像箭一样能蹿出十几米远的大黄箭鱼。虽然短小,但是从中不乏体现出我们应当向小鱼鹰学习的坚韧不拔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部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教育型读物。本册内容精良、插图精美、文风优雅,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很大帮助。

编辑推荐

《曹文轩儿童文学获奖作品:鱼鹰》是对多年来曹文轩所有作品的重新整编,精选其获奖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集,以期打造属于我社的曹文轩品牌作品。本册汇编长篇《我的儿子皮卡》节选、短篇作品《红辣椒》《鱼鹰》等。

他们说

真正看清楚皮卡的长相,是在第二天。因为皮卡出生是在昨天下午的四点多钟,他只在妈妈身边停留了很短的时间,就被护士抱到育婴室去了。即便是皮达一眼就能认出皮卡来,也只形成了一个大概印象。其实,谁也不能仔细地描绘皮卡具体长什么样子。
第二天,皮卡被送回到妈妈身边,并且在妈妈身边停留了很长时间。那是一个星期天,当时爸爸和皮达都在。皮卡于昨天送进育婴室后,就一直睡觉,因此他这会儿非常精神。天气晴朗,室内很明亮。他们仔细地观察了皮卡:
一头的好头发,茂密、乌黑,很硬,一根一根的,鬃毛一般。好像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在妈妈的肚子里长头发了,长长的,乱糟糟的,让人无端地觉得,他一出生,就应该直接被送去理发店。他的眼睛圆溜溜的,眼珠子漆黑漆黑,黑得亮晶晶的,像是两粒很有光泽的黑石头。鼻梁短短的,鼻孔翘翘的,好像要冲天喷气。总是皱鼻子,一皱鼻子,鼻梁上就出现两道肉褶子,好像闻到了什么臭味,情不自禁地就皱起了鼻子。他的小嘴在不停地咂吧,并且不停地把舌头伸到外面乱舔。他的舌头薄薄的、尖尖的,舌头之长,让人吃惊——他居然能轻而易举地用舌头舔自己的鼻尖——舔了又舔,仿佛鼻尖上沾满了蜜,很俏皮。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对大耳朵。大得出奇,像大象的耳朵,又像是两片迎风招展的树叶。虽大,但形状却很好看。爸爸说:“平心而论,光这对大耳朵就可以单独欣赏。”与妈妈同一室的几位母亲以及家人也都过来看皮卡的大耳朵,都说大。看完了,都笑。他的手脚也比一般初生婴儿的大,大很多,大手大脚的,好像一出生,就要跑很远的路,干很多的活。
总算看清楚了。
皮达说:“真丑!”可又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碰了碰皮卡软乎乎的短鼻子,又捏了捏皮卡大得出奇的耳朵。
皮卡喝完奶,护士就没有再把他抱回育婴室,而是将他留了下来,放到了妈妈床边爸爸刚刚拿来的摇篮里。
皮卡被放到摇篮里后,马上就睡着了。
皮达几乎把耳朵贴到了皮卡的鼻子上,说:“我弟还打呼噜呢。”
一室的人都笑了。
直到爸爸和皮达回家,皮卡都没有动一动,而那时的育婴室里,已是啼哭声一片。
爸爸用手捏着下巴,学着四川腔调说:“乖娃!”
两天后的傍晚,爸爸领着皮达,将妈妈和皮卡一起接回家中。
一路上,皮卡在妈妈怀里一声不吭。
“到家了!”爸爸轻轻拍了拍皮卡的脸蛋。
“到家了!”妈妈低头亲了一下皮卡的额头。
“到家了!”皮达把手伸到襁褓里,轻轻捏着皮卡柔软的、小小的脚。
皮卡无声地打量着这个家。
三口之家,现在成了四口之家,爸爸、妈妈、皮达都很高兴。
可是没过一会儿,“安静型”的皮卡便原形毕露。他转动了几下脑袋,便开始啼哭。先是小声哽咽,随即,哭出声来,接着,逐渐加高调门,一路哭向顶峰,直哭得满屋装满了哭声。
妈妈赶紧将他抱到怀里,将滴着乳汁的乳头塞人他嘴中,他只稍微尝了尝,竞将乳头吐出,依然哇哇号啕。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