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蔷薇村的故事》是继彼得兔(Peter Rabbit,1902)、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1926)、小灰兔(Little Grey Rabbit,1939)以后,以动物为主角的英国田园画风的童话故事。
在小河的这一边,北面是一片茂密丛生的灌木树篱。这里就是野蔷薇村。世世代代,老鼠家族在这里筑造他们的家园。
自然界的田园风光一直是孕育诗人灵感的温床,化成童话故事的背景。森林、湖水、草原,更是令人想入非非的绝佳场景。看过白雪公主的人,一定会期盼有一天在树林里遇见一个小矮人,邀请你去他小小的家参观。这也许不会是你一辈子的梦想,但绝对是孩子一生想象力的源头。
野蔷薇村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村,一群和平、友善、乐观的老鼠,在树洞里建造他们的家园。一旦你走进野蔷薇村,那里的一鼠一木一定会深深留在你心中。
冬天里的一场大雪为野蔷薇村的老鼠们带来了一个欢庆的机会,正是开冰雪舞会的好时候。野蔷薇村的老鼠们一起动手建造了一座宏伟的冰雪大厅。在丰盛的晚宴之后,乐队已经准备好,舞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野蔷薇村的故事
20世纪英国田园画风童话故事代表作
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
一群和平、友善、乐观的老鼠,
一件件温馨、感人的日常故事。
欢迎你走进野蔷薇村,和小鼠们一起共度欢乐时光
野蔷薇村的老鼠家族祖祖辈辈都是在树根和树洞里安家的。你要是碰巧经过那里,也许会看见从一个小烟囱里冒出的缕青烟,甚至会看见深藏在树洞里的一段陡峭的楼梯。
野蔷薇村的老鼠们日子过得忙忙碌碌。吃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做的,天气好的时候,他们到树丛和周围的田野里采集香草、水果和坚果,然后制作出美昧的果酱、泡菜和蜜饯,并把这些东西储存在由艾伯先生负责看管的树桩仓库里。艾伯先生的妻子——艾伯太太是个厨艺高手。在野苹果树上他们的家里,总是飘着蛋糕和烤面包的香味。
老鼠们虽然辛勤劳作,但他们总会有时间玩。他们都盼着聚在一起欢庆的日子。老鼠们最喜欢在老橡树王宫举行聚会。老橡树王宫是伍德大公和夫人以及他们的小女儿佩罗斯居住的地方。
佩罗斯最好的朋友是住在角树里的弗雷德。弗雷德和他的哥哥蒂斯尔喜欢捉弄他们的妹妹克拉薇和凯蒂恩。
这仅仅是住在村里的几只老鼠。翻开这本书,去看看他们的亲戚和朋友吧。
小世界
――童书编辑 张晓玲
创造的乐趣,人人都爱享有,但创造一个世界,却不那么简单。它不但需要一种兴趣,更需要一种天赋;不但需要天赋,更需要付出无穷的耐心和爱心。
吉尔?巴克莲是有这样一个既具有天赋,又具有无穷爱心与耐心的人。于是,她创造了一个小世界。
打开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张“世界地图”,这个世界里,有田野,有山地,有树林,有村庄,有小河……它告诉我们,小世界,即将开启。
这是一个模拟真实的世界,这个小小的世界里的主人公,是老鼠。这帮小东西,只跟孩子的小脚丫一样大,但他们身上却有着不输于人的特质,他们勤劳、热爱生活,有家庭、亲戚、朋友、社区。他们穿衣服,过琐碎的日常生活。他们将食物煮熟了吃,住在精致的小房子里。他们和人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小这么几号,又多了一条长尾巴。
这又是一个纯粹理想的世界,到处都开满了野蔷薇花,蜜蜂和蝴蝶在田间飞舞。人物生活简单,性情单纯,在这个世界里,没有各种蝇营狗苟和恶性竞争,没有诡诈,没有生存压迫,没有恶人,没有警察,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便无欲无求,安然度日。人们都非常勤劳,获得的食物放在树桩仓库中,大家共同分享。虽然有大公和大公夫人,但大公会亲自去采浆果,而大公夫人会和平民女子坐在一起做针线活。人们的贫富差距极其微小,人与人之间充满友爱,物资充裕。不必说华丽的老橡树王宫,就是普通家庭中,每个家庭中也有很多瓷器,食物极其丰富,布料美轮美奂,家具虽然质朴,但都没有破损,孩子们有超多的玩具,每个人都有合适的衣服。因此这是一个理想的小世界:生活富足,却人情简单,充满欢乐,简直就是一个伊甸园。
据说,这个故事是吉尔?巴克莲在她赴伦敦学习圣马丁艺术学院的途中想出来的。从她的家乡――英国埃塞克郡的埃平市到伦敦,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车上的无聊时间里,吉尔?巴克莲开始构思这个小世界。她把这个世界置身于埃平的森林中,那个她从小生活并热爱的地方。而作为主人公的老鼠,则是她小时候的宠物。这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比阿特丽斯?波特――“比得兔的世界”的作者,她笔下那些可爱的动物,包括比得兔、本杰明兔子、老鼠太太、鸭子、牧羊犬……都曾是她钟爱的、陪伴她度过孤单童年的宠物。因此,当吉尔?巴克莲在描绘野蔷薇村的故事时,一定和比阿特丽斯?波特一样,有一份为她可爱的宠物营造一个家的心思。吉尔?巴克莲小时候因为罹患眼疾而没有办法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跳跃,这只小鼠曾经给她带来巨大的慰藉,以至于她要为它创造亲人、朋友,为它搭建房子、缝制被褥,为它庆祝生日、创造食物……最终,她为它创造了一整个世界以表谢意和思念。
在阅读这个系列的故事时,你会惊讶于画家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细节的认真。那些小桌子小凳子,瓶子罐子,晾晒的衣服,洒落一地的玩具,绣花的小被子,丰富的食物……没有一样是付出了十二分的耐心画成的。她是真的爱一切美的细节,而这些美丽的细节也达到了让人身临其境的功用。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一个树屋里的陈设都符合它主人的身份、处境,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野橡树王宫是富丽堂皇的,贴着花纹墙纸,大尺寸的床上挂着豪华的帷幔;树桩仓库是老鼠们储存食物的地方,所以摆了顶天立地的货架,货架上的食物品种丰富、满坑满谷;纺织工莉莉的家里,摆放着巨大的织布机、纺车以及各种颜色的布匹、染料、纱线;以厨艺见长的艾伯太太的家,厨房与餐厅就占据了两层楼,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而有孩子的人家,地板上、搁架上、橱柜里必然会出现孩子的玩具,就整洁度来说,都远远比不上女儿早已出嫁、只有老两口在家的艾伯太太;住在山区里的田鼠家里,陈设粗犷简陋;住在玉米地里的收割工人的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用秸秆编织而成的;而住在海边的斯瑞特的家里到处装饰着贝壳,屋顶上悬挂着风干的鱼,屋角搁着鱼篓,桌腿是用大海螺做成的,连孩子玩的木马都是海马的形状……可以说,每一个小物件都不是随随便便画上去的,它们必然与房屋主人的职业、个性和所处环境息息相关。此外,她还为这个村庄设计了奶酪工厂和面粉厂,里面的每一个机器都是严格经过了实地的考证,确保能真实可用。每一个户外的场景作者也给予了尽心尽力的描绘,浆果丛、树根、河边、沙滩……它们与小小的老鼠构成了一个缩微的天地,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
对于一本图画语言丰富的绘本来说,文字的简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才能呈现出文图合一,相辅相成的效果。比如,图中呈现出一只制作精美的蛋糕,你看到蛋糕上插着三支蜡烛,知道蛋糕上摆着花瓶作装饰,蛋糕放在一个高脚盘中。而在文字中,与它相应的只有一个短语:“一只特别的蛋糕”。另外,你会在图中看到,除了蛋糕和文中提及的玫瑰黄油和乳酥,这让人垂涎欲滴的一餐中,还有各种坚果、饼干、鲜花和果酱。不过这并不表示文字不重要,这些少量又金贵的文字起着贯穿与引领的作用,它们像画外音一样,补充着画面所无法呈现的对话、将画面与画面连贯起来的情节,以及那些在画面中未能尽显的情绪、气氛。若没有文字的生动叙述,这不过是一套精美的画册,但配上文字后,它们成了精彩的故事。
当然,这一切的工夫都是为了搭建一个合适的舞台,让书中可爱的主角――野蔷薇村的老鼠居民们登台亮相。他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场的。大公伍德和夫人黛茜、女儿佩罗斯是一家,艾伯夫妇则是黛茜的父母;托弗夫妇有四个孩子,分别是弗雷德、蒂斯尔、克拉薇、凯蒂恩;邋遢弟和波比在《河边的婚礼》中成为一家,他们在《波比的宝宝》中有了三个小宝宝:罗斯、巴特、皮克……孩子们是孩子们的样子,父母则是父母的样子,除此之外,每个人会有一些小小的个性或特质,比如,波比比较害羞和内向,邋遢弟虽然邋遢但是潇洒,艾伯太太擅长厨艺……所有的人都十分愿意帮助别人,村子里每一个人的事情都会是所有人的事情。可见这套书十分重视家庭的完整性以及邻里间和睦的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对当今重视个人成功胜过家庭和睦、重视独自娱乐胜过人际交往的社会现状来说,是一个温柔的提醒,提醒我们真正美好的生活是怎样的,而我们又是怎样在错误的路上越追越远的。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系列的故事会失之甜美:一群没有缺点的老鼠,生活在一个没有缺憾的世界中,过着没有天敌和真正危险的生活。他们整天就是忙着吃呀,喝呀,结婚呀,过生日呀,过节日呀……这些故事充其量就是一场复杂版的过家家而已。可是――为什么不能像过家家?这本来就是一套为孩子准备的书,这群老鼠就是一群孩子,而作者以对待孩子的心态对待着他们。孩子的世界单纯,无非是好吃的与好玩的。于是,她为他们准备好吃的食物,那些食物,单听名字就让人遐想连篇:有花楸果冻的燕麦蛋糕、橡子咖啡、草莓果冻、黑莓汁……即便是在艰苦的野外,主人公也能吃到面包、奶酪和蜂蜜蛋糕。此外,她为他们设计各种庆典和游戏,派对和惊喜。她给女孩准备好看的房间、绣花的衣物,各种迷你的小卧室、小厨房,也为男孩准备户外的探险,准备野营、篝火、海滩……这是一场场属于孩子的盛宴,虽然相似却绝不重复;这也是一连串属于孩子的游戏,虽然单纯却绝不简陋。
其实,相对于大人世界来说,每个孩子的世界都是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和野蔷薇村一样,把一切属于大人世界的争竞、欲望、恶念、烦恼通通摒弃在外,只留下温暖、友爱、单纯、简朴和浓浓的野蔷薇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