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我在台湾教语文:逆向思考读寓言
ISBN:
作者:高诗佳
出版社:台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5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10(5年级)以上、成年人、家庭教育书、
内容简介

台湾金牌语文教师高诗佳,用新鲜的方式教传统的文化,把时代悠远的寓言变成孩子容易接受的故事,并通过寓言教导孩子逆向思考,在阅读中学会树立自己的想法,反对被洗脑。高诗佳老师从经典寓言中挑选了59篇进行小说式的铺叙与改写,帮助孩子在了解传统解读之外,更能跳脱框架,在对寓言的阅读中培养出真正的自主思考力。

编辑推荐

■教孩子用中华智慧来建设日常生活
■上一堂有情怀的语文课,培养真正具备理解、表达、思考能力的完整行为能力人
■用文化的、自由的、传承的台湾语文教育,重塑孩子的独立人格
■给现行语文教育的一剂“补药”
■让孩子学到的东西,在考试结束之后仍然对人生有着重要价值
■适合中国孩子的语文课 多位教育界人士强力推荐

他们说

【经典故事】
那个身材矮小、窄肩膀的齐国大使晏子,奉命出使楚国,出发前就知道这是不好办的差事。
一行人走了多时,终于来到楚国。楚王在宫殿热情地款待晏子,赐酒喝。酒到酣处,忽然官吏绑了个人来到殿上,手一推,那人便跪倒在地,只见他形容憔悴,身上布满了紫色的瘀痕。
楚王伸出手指,指着跪在地上的人说:“那捆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刚才歌舞升平的热烈,顿时降到了冰点。
官吏行礼回答:“他是齐国人,在我国犯了盗窃罪。请大王发落!”
楚王转头,掩不住得意的神色,问晏子:“贵国的人很擅长偷窃吗?”
晏子听了,立刻站起来抹平衣服上的皱褶,恭敬答道:“听说橘树长在淮河的南方是“橘”,但是越过淮河长在北方,就变成“枳1”,它们只有叶子的形状长得像,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是因为淮河南北的环境不一样。现在,生活在齐国的老百姓不偷窃,可是在楚国就偷,难道不是受楚国的影响,才使老百姓特别会偷窃吗?”
诗佳老师说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北,就成了枳树,环境对事物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啊。人也一样,如果生活环境改变,思想或个性可能不知不觉就会受到影响,由一个不偷窃的人,变成一个惯窃,这是潜移默化的可怕。
《橘逾淮为枳》生动地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楚王原本想藉着囚犯羞辱晏子的国家,他问晏子:“贵国的人很擅长偷窃吗?”简单一句话,就将楚王傲慢无礼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出来。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