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苏丹的犀角
ISBN:9787556839841
作者:戴芸 文,李星明 图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06月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4-5(中班)、5-6(大班)、6-8(1-2年级)、生命教育、自然环保、原创绘本、
内容简介

2018年3月19日,苏丹去世了,此前他是世界上*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的经历非常奇特,在七十年代一次迁移非洲濒危动物的行动中,3岁的苏丹在苏丹共和国境内被捕获并送往捷克的Dv?r Králové动物园,在那里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2009年北白犀在野外绝种。2010年,为了提高北白犀自然繁衍的机会,人们把已经38岁的苏丹和另外三只北白犀一起送回了非洲,居住在肯尼亚的Ol Pejeta自然保护区,苏丹得以在暮年回归故乡。他们都已经丧失了繁衍后代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即将亲眼目睹这一物种的灭绝。

本书以苏丹的真实经历和童话的笔法回顾了他的一生,故事中有三次断角:*次是苏丹在童年目睹了妈妈被偷猎者断角、屠戮的过程;第二次是苏丹在捷克动物园,不小心在木栅栏上撞断犀角,犀角重新长出来,但是因为不需要挖草根、不需要战斗,犀角慢慢老化成一个圈;第三次是苏丹回到非洲,自然保护区的人为了防止偷猎者杀害苏丹而先行锯掉了苏丹的犀角。犀角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领地里的国王,而犀角就是他们的王冠。而苏丹*的悲伤,就是象征他身份和骄傲的犀角,不能和他的身体完整地共存。

编辑推荐

世界上*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的传奇故事。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领地里的国王,而犀角就是它们的王冠。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张劲硕审校。

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WildAid保护犀牛项目公益大使江一燕、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获得者(澳大利亚华裔绘本大师)陈志勇、视觉艺术家陈漫、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讲解员高源联袂推荐。

创作团内亲赴肯尼亚实地拍摄和采访,书内附苏丹珍贵影像,扫描版权页二维码即可观看。

在线试读章节

苏丹是我拥抱过的*头也是*后一头雄性北白犀,他的离开代表了北白犀即将灭绝的事实。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对野生动物的伤害,强烈的人性欲望其实也威胁着人类本身。
苏丹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和警醒,地球上不是只有人类,我们需要尊重天地善待万物,如果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播和行动,人类还有*后的机会,修复地球的伤痕。

——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WildAid保护犀牛项目公益大使 江一燕
这是一则精美而真实的寓言,插图画得克制和浪漫,令人赏心悦目。主题涉及了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问题之一,即人们对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所应给予的尊重。我*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表现了这个主题的真实性,而不是过多地虚构苏丹的故事,或试图使其乐观或有强烈的道德色彩,只是或多或少地渗透出来。

他们说

如果犀牛没有角

我看到苏丹的时候,它平静地生活在专属于它的围栏之中,头上没有完整的犀角,身边没有第二只犀牛,除了偶尔停留的飞鸟,也没有其他任何野生动物为伴。饲养员照顾着它的生活,持枪警卫整日巡逻以保证它的安全,几乎每天都有媒体和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与它说“你好”和“再见”——而这个“再见”对于大多数人,包括我们来说,其实就是永别。苏丹就在这样的极度孤独和极度热闹中,带着“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的标签,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几年。

但是,在这个巨大的标签之下,到底存在过一个怎样真实的生命呢?而我们又要如何在一本小小的图画书里面,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讲述它传奇的一生呢?有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浓缩它所有的悲喜,道尽它全部的困惑,承载它和人类那一幕幕的相爱相杀呢?犀角,似乎是唯一答案。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