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生动描述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伊琳娜·居里的人生历程,讲述她弘扬前辈的科学精神、奋力前行的故事。从中可以感受她严谨踏实的作风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感受这位伟大人物的人格魅力。
适读人群 :7-10岁
走近诺贝奖得主,了解非同一般的童年,追寻成长的脚印,汲取成功的经验。
居里家的“小女王”
1897年,玛丽·斯克罗德夫斯基成为居里夫人的第二年秋天,伊琳娜·居里出生了。虽然居里一家的生活主要依靠比埃尔在巴黎市立理化学校当教师每月五百法郎的收入来维持,显得清贫了点,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的出生仍然给原本温馨的家又增添了无穷的欢乐,年轻的母亲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她自豪地把这个小宝贝唤作“我的小女王”。当丈夫比埃尔·居里问她给女儿起什么名字时,居里夫人灰色而美丽的眼睛闪烁着:
“就叫——伊琳娜吧,伊琳娜·居里。”
“伊琳娜,为什么叫伊琳娜呢?”比埃尔有点困惑。
“在希腊神话中,伊琳娜是和平女神的名字。我希望我的小女王将来能给这个世界增添和平与幸福。”居里夫人说完,动情地亲了亲怀里的女儿。可爱的婴儿正紧贴着母亲的胸膛,安详而恬静地沉睡着。
比埃尔会意地微笑了。是啊,这对年轻夫妇的一生注定是要献给和平事业的,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他们的理想。居里夫人无法忘怀已被德、奥、俄三国瓜分的祖国波兰,她痛恨战争,痛恨侵略,对祖国有着赤诚的情怀。
母亲是如此的快活,她亲自给她的小女王喂奶,细心地照料着孩子。
在有阳光又很温暖的日子,年轻的夫妇便带着他们的小女儿在风景如画的塞纳河边散步。夕阳柔和的余晖抛洒在比埃尔高大和玛丽优美的身体上。玛丽推着小小的婴儿车,一边同比埃尔轻声交谈着。小伊琳娜则安静地坐在小车里,吮吸着她的大苹果和黄香蕉,有时也转过脸去,冲她的父母天真地微笑。
但是,有一段时间年轻的母亲却十分痛苦。医生怀疑玛丽左肺有结核病变,明确嘱咐她别再给婴儿喂奶,并要她到疗养院去休养。玛丽接受了医生的建议,不再给女儿喂奶。但她深爱着她的小女王,拒绝离开自己的女儿去疗养院。她花了一大笔钱给孩子请了一个乳母。她在给父亲斯克罗德夫斯基先生的信上写道:“我不愿意为了世界上任何事情影响我的孩子发育。”
伊琳娜自小体弱多病,让居里夫人操碎了心。伊琳娜的哭泣、感冒,都扰乱着居里夫人的安宁,使她忧愁、失眠。有时候居里夫人会突然担心害怕,冲出实验室向蒙苏利公园跑去:乳母是不是把孩子弄丢了或惹哭了?……远远地看见公园小路上那辆小小的婴儿车,车里白色的一团和安详地守在车旁的妇人,她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伊琳娜一岁时除了牛奶木薯羹之外,差不多任何东西都不肯按规定吃,连鸡蛋也不喜欢。居里夫人只好写信请教姐姐布罗妮雅,她真不知道像伊琳娜这样大的孩子吃什么东西比较合适。
渐渐地,伊琳娜会用手势“道谢”了。把她放在毯子上,她会一边爬,一边说:“走哩,走哩,走。”她开始同猫玩,大喊着追它。她不怕生人了,她常唱歌。把她放在椅子上,她就爬上桌子……伊琳娜会走路了,伊琳娜长出了十五颗牙,在水里拍着手玩。女儿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令年轻的母亲无比惊喜,无比快活。
那时候,居里夫人总是用一个洗衣盆给她洗澡。居里夫人忙不过来,便支使丈夫帮忙拿毛巾、浴巾,可怜的年轻父亲便跑过来跑过去地拿这拿那。伊琳娜很任性,哭闹着不肯洗,比埃尔便拿着一些小玩具,站在一旁笨拙地摆弄着,发出声响,或是装扮成滑稽可笑的小丑,在地上爬来爬去,逗女儿发笑。这样居里夫人就可以从容地给她洗澡了。
当伊琳娜长大一些的时候,居里夫妇便把她带到河里去学游泳。居里夫人自己不会游泳,就抱着伊琳娜泡在水里,伊琳娜死命地挣扎着,哭得居里夫人心烦意乱。这时,只见比埃尔像条鱼似地在河里游来游去,于是居里夫人便一边安慰着伊琳娜,一边指着比埃尔:
“瞧!爸爸变成了鱼!”
“瞧,爸爸不见了!——噢,又冒出来了!”
比埃尔也时不时地游到她们面前,伸出湿漉漉的头,“哗”地一声故意吓唬女儿;一会儿又双手划水,鱼一般地向远处游去,在很远的地方再冒出头来,掉过脸朝她们招呼着。
伊琳娜的注意力很快就被父亲吸引过去了,哭声也停了,开始用手拍着水,一边大声叫喊着谁也听不懂的话,一边扑腾着身体。
伊琳娜八岁时,她已跟父亲学会了游泳,喜欢淘气地泡在水里,惹得岸上的母亲干着急。母亲还是只“旱鸭子”呢。
居里夫人很爱自己的女儿,她宽容但不放纵。伊琳娜七岁的时候,妹妹伊芙出生了。伊琳娜不明白妹妹是从哪里来的,便问她的母亲:
“我不要伊芙。她是谁家的小孩?她从哪里跑来咱们家的?”
“傻孩子!她是从妈妈的身上掉下来的。”居里夫人被伊琳娜逗笑了。
“我也是从你身上掉下来的吗?”伊琳娜还是弄不明白。
“是的,我的孩子,伊芙是你的妹妹。你是姐姐了,要照顾、爱护妹妹。”
伊芙是个生性活泼的女孩,当她学会走路的时候,就跟在姐姐的后面,在花园里捕捉蝴蝶,嘴里大喊大叫着:“嗬!嗬!”不小心栽了个跟头,就放肆地大哭起来,伊琳娜只好停下来,扶起妹妹,哄着她:“瞧,伊芙,那儿有一只花翅膀的蝴蝶。”
伊琳娜一天天地长大了,从妈妈的“小女王”成长为独立担负着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她甚至是法国政府的首任女部长。她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她继承了父母的事业,在放射性研究领域作出辉煌的成就,同时坚持了他们的理想,毕生致力于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
伊琳娜的实验
冬天,居里夫人买来了四公斤果子,准备自己动手制作果冻。伊琳娜好奇极了。她想亲眼看看母亲是怎样把苹果、西红柿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他们平时蘸面包吃的果冻。她快活地帮着母亲洗水果。
居里夫人在一个大平底锅里加了一点点水,然后将洗好的果子剁碎,放到锅里去,又加进四公斤冰糖。伊琳娜很惊奇,不住地问母亲:
“这些果子真的会变成果冻吗?”
居里夫人微笑着说:
“我的女王,你仔细看着吧。”
果子与冰糖煮开了,蒸汽顶得锅盖“噗噗”地跳动着,伊琳娜大声叫道:
“妈妈,果子要烧焦了!”
“不会的,我的孩子。”居里夫人安慰着伊琳娜。
伊琳娜吸了吸鼻子,果然没有闻到烧糊的气味。果子的汁同溶化了的冰糖混合在一起,慢慢地融合了。
约莫过了十分钟,母亲让伊琳娜去拿一面细筛和几只罐子来,自己把火停了。
揭开锅盖,锅里黏糊糊的一大团,完全看不出原先果子的形状了。
居里夫人一边麻利地把果酱铲到细筛上,一边轻轻地摇动筛子。黏稠的液体钻出筛子细密的小孔,流进盛在下面的罐子里。伊琳娜帮不上忙,只能在旁边兴奋地看着这一切。
这一次,居里夫人共做成了十四罐果冻,够全家人吃一个冬天了。
“妈妈,这不是果冻,我们从商店里买来的果冻都是冻得紧紧的,不像这么黏糊糊的,这算什么呀?”伊琳娜发现了妈妈做的“果冻”的缺点了。
“你等着瞧吧,过几个钟头你再来看。”母亲依旧笑笑,并不多说什么。
吃晚饭时,伊琳娜看见桌上有一只果冻罐。她打开一看,果冻已经凝结得很好,不透明,看上去滑溜溜的。伊琳娜拿勺子尝了一口,啊,味道好极了,比商店里卖的好多了。
妈妈走过来了,默默地看着伊琳娜。伊琳娜放下勺子,搂住居里夫人的脖子亲她的脸,由衷地说:
“妈妈真伟大!”
妈妈微笑地看着自己的女儿。
“妈妈,我想知道那黏糊糊的果酱是怎样冻结起来的?”
“孩子,你看,刚筛出来的果汁温度很高,而气温比较低。温度的差异使果汁的热量传递给了空气,温度越高,果汁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热传递的速度也越快,因此过几个钟头,果汁的温度就同空气的温度相等了。果汁的凝固点比较低,在常温下就能凝结成固体。”
“凝固点就是液体转变为固体时的温度吗?”
“是的,比如水的凝固点就是零度,水在摄氏零度时就变成了冰。”
噢!伊琳娜努力地记住妈妈的每句话,虽然她还不太明白。伊琳娜多么钦佩自己的母亲啊!母亲却又问她:
“孩子,现在让我考考你。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一起放在屋外,哪一杯先结冰?”
“让我想想看。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开水温度比较高,水分——水分……”
“水分子!”居里夫人提醒了一下。
“对!水分子运动的速度比较快,热传递的速度也比较快,所以开水先结冰。”
“基本正确,我的小女王!”居里夫人高兴地亲了亲女儿。
但是伊琳娜心里还是有些不相信。她暗暗地想:冷水比开水温度低,难道不会更快地结成冰吗?妈妈说的是真的吗?
伊琳娜决定自己动手试试看。
她瞒着妈妈,找出两只杯子。一只装满开水,一只装满冷水。她注意到,那杯开水一直在冒着白色的水蒸气。当她把这两只杯子端到屋外时,她发现,那杯开水冒出了更浓的白气。“温度越高,……热传递的速度就越快。”伊琳娜想起了妈妈说过的话。那么水蒸气一直往上冒一定是因为开水把自己的热传递给寒冷的空气了。水蒸气这么浓,可能正表明热传递的速度很快。她开始有点相信妈妈的“科学”了。
伊琳娜特别仔细地观察了那只装满冷水的杯子,她希望看出一点热传递的迹象。可是那杯冷水毫无动静,这使伊琳娜感到有些沮丧。
居里夫人注意到了伊琳娜的举动,但她并不阻止,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满怀兴趣地看着这一切。
第二天早餐的时候,居里夫人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问:
“孩子,水结成冰了吗?”
伊琳娜微微有点吃惊:妈妈早就注意到自己在做“实验”?她有点丧气地回答:
“妈妈,那杯开水先结冰,冰结得很厚,而那杯冷水只结了一层薄冰。你的‘科学’完全正确。”
居里夫人欣慰地笑了。其实,她早就知道这个答案了,她已经检查过女儿的“实验”结果了。她接着又问:
“孩子,你还注意到其他什么现象吗?”
妈妈这一问提醒了伊琳娜,伊琳娜确实产生了新的疑问。她认真地答道:
“是的,妈妈。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昨天晚上我在两只杯子里都刚好装满水,可水结冰后,冰面都高出杯口了。”
说完,伊琳娜跑出去将两只杯子拿进了房间。她指着杯子,对居里夫人说:
“妈妈,你看,开水杯里的冰比冷水杯里的冰还厚一点呢。”
为了让母亲看得更清楚,伊琳娜端起了两只杯子。她的一双小手感觉到了杯子的冰冷,她暗暗地想:我手上的热量正在迅速地传递到冰冷的杯子上去呢!
她把杯子凑近母亲,透过杯壁,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开水杯里的冰是比冷水杯里的冰更厚,两只杯子里的冰面都比杯口凸出一点。
居里夫人很满意地看着杯子,看着一副认真表情的女儿,点了点头说:
“对,正是这样。这是由于冰的比重比水的比重小。换句话说,冰比水轻,一立方厘米的冰完全融化成水,只能得到十分之九立方厘米的水。反过来说,一立方厘米的水完全结成冰,就可以得到一又九分之一立方厘米的冰。这就是你看到的一满杯的水结冰时冰会冒出杯口的原因,因为水变成冰时,体积已经增大了。”
“噢,”伊琳娜点点头。她已经开始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日后,当伊琳娜认识到科学的巨大作用后,她就决心和母亲一样,献身于科学,为人类的前途、财富和福利而努力。
乡间生活
平时,伊琳娜多是由她的祖父居里大夫照看。在晴朗的天气里,居里大夫总是带伊琳娜到花园里去。柔和的阳光照着绿油油、毛茸茸的草地,空气清新,小鸟唱着歌儿,蝴蝶翩翩飞舞着。父亲特地给伊琳娜买了捕蝶的小绿网,伊琳娜就举着这小网在花园中跑来跑去,追逐着蝴蝶。累了,就和爷爷把头凑在一起,看蚂蚁搬虫子。居里大夫非常疼爱伊琳娜,对小孙女的要求几乎是百依百顺。有时他也会让小孙女乖乖地坐在小凳上,向她娓娓地讲述1848年法国大革命时自己的经历,给她读书本上的诗歌、童话和寓言故事。
居里夫妇虽然很忙,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但是他们还是尽可能地和孩子待在一起。他们认为,一个人的儿童时代应该在大自然中度过。他们鼓励女儿接近自然,热爱自然。有时,居里夫妇会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比埃尔带着伊琳娜,居里夫人则背着照相机、水壶和一些干粮,像度蜜月时那样,骑着自行车,向克拉麻的树林驰去。在巴黎郊区的乡村田野上,在莽莽森林中,伊琳娜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美丽和无穷的魅力。在这些郊游过程中,伊琳娜也学到了丰富的植物知识,产生了对草木虫鱼的亲切之情。每一次兴尽归来,小伊琳娜的怀中总是抱满了田野里生长的绿叶和鲜花。
有一段时间,比埃尔的身体很虚弱,经常生病,小伊琳娜也得了百日咳,不时地咳嗽,居里夫人为了照顾他俩搞得心力交瘁。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居里一家搬到了巴黎附近的舍夫律兹山谷去。他们租下了山谷里一所小小的房子。
居里夫人给伊琳娜买了辆小自行车。
伊琳娜早就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父母一样,自如地骑着车到远处的田野上采花,到森林里野餐。现在,她终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了。
伊琳娜兴奋极了,“啪”地亲了居里夫人一下,就跨到车上去了。居里夫人一见,大声叫嚷:“小心!小心!让我来扶你!”伊琳娜却已经踩动了车轮,她握着车把手歪歪扭扭地骑着像一个喝醉酒的人跌跌撞撞地往前冲。
“拍嗒哒!”
伊琳娜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居里夫人赶紧跑上前去,心疼地扶起女儿,连声问:
“摔疼了吗?摔疼了吗?”
伊琳娜的眼里满含着泪水,但她并没有哭出声。她的确是重重摔了一跤,左边的膝盖上擦破了一大块皮。
居里夫人心疼地扶着小伊琳娜朝家里走去。她给女儿的伤口敷上了药,让她静静地躺在小床上,自己则坐在床边,给她讲《小马过河》的故事:
从前有一匹小马,要过一条小河。他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树上的小猴。小猴大声嚷嚷:
“别过去了!别过去了!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刚走到河当中就被水淹没了,死掉啦。你赶紧往回走吧,别去送死了!”
河岸边一头正在吃草的水牛听见了,发火了。他瓮声瓮气地对小马说:
“别听他的!我早上刚从河那边过来,河水浅得很呢,才没到我的膝盖上!过河吧,没事的!”
小马不知听谁的才好。于是他就回家去问妈妈。妈妈对他说:
“我的孩子,你自己踩到河里去试试就知道河水的深浅了。”
小马按照妈妈的话做了。
“现在你告诉我,小马过了河没有?”
“哦,让我想想。”小伊琳娜眨着眼睛,默默地想了一下,回答居里夫人说:
“小马过河了。因为河水才没到老水牛的膝盖,小猴是过不去的,而小马是可以过去的。”
“对!我聪明的孩子!小马鼓足了勇气,踩到河里去,河水刚好没到小马的大腿上。小马还给妈妈驮回了冬天吃的干草呢!”
居里夫人又接着说:“因此,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勇敢地尝试着去做。就像学自行车,看着别人骑好像很容易,自己却并不一定会骑。要是一个人怕摔破膝盖,他是永远学不会骑车的。就像吃葡萄,如果怕酸就没有勇气亲自尝一尝,你就不会知道它是不是真是酸的。”
“妈妈,你以前学骑自行车时摔过吗?”
“摔过,妈妈还痛哭了一场。哭过之后,我就发誓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
“我也一定要学会!”小伊琳娜坚定地说。
“你会的!”居里夫人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半个月以后,伊琳娜已经能很自如地骑车了。她喜欢穿男孩子的衣服,浅色的头发上戴着顶遮阳帽,眼睛里透出得意的神情。母亲在场的时候,她更是兴奋异常:
飞快地跳上车,像个勇敢的小男孩似的不停地踩着踏板,小自行车围绕着居里夫人迅速地转来转去。
伊琳娜真是快活极了。
到了星期日,伊琳娜便跟她的父母一起骑着车到何瓦雅埠的树林里去郊游。伊琳娜骑得慢,总是落在后头,像条小尾巴似的跟着她的父母。父亲比埃尔宁愿不时地停下来等她赶上来,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用车前座带她,他要培养女儿的独立精神。
这样的郊游对小伊琳娜来说总是很有收获。伊琳娜小小的车上总是缀满了开着花的十大功劳叶和水毛茛,显得分外有生气。接下去的几天里,屋子里到处都插满了鲜花绿叶,到处都飘散着它们的香味。才学会蹒跚走路的小伊芙,更是被伊琳娜用花叶打扮得像个小仙女一般。
乡下的生活是令人愉快的。每天傍晚,居里夫妇带着伊琳娜和伊芙到附近的农庄去取牛奶。伊琳娜很稳重,回家的路上,她被准许提着牛奶桶。伊芙才十四个月,脚步很不稳,却固执地要踏着那干裂的车辙走,让父亲看了发笑。不小心摔倒了,伊芙就自己爬起来,不哭也不叫疼,仍旧踩着车辙走,居里夫人要抱她,她也不肯,因此他们三人总是落在后面。伊琳娜有些吃力地提着牛奶桶走在前头,渐渐地和父母、妹妹拉开了距离。有时,她会停下来,回过头去大声招呼他们,有时便默默地先把牛奶提到家。她从父母慈祥的目光中体会到他们的赞赏和满足,尽管他们并不在口头上表扬她。
有时候,白天他们也在草地上晒晒太阳。柔和可爱的日光慢慢地把笼罩山谷的晨雾驱散。伊芙坐在一条毯子上乱喊乱叫,伊琳娜则挥动着一个绿色小网追捕蝴蝶,并且为她很少的捕获物而快乐地大声欢呼。觉得热了,伊琳娜就把外衣脱去,穿着小女孩的衬衫和男孩的短裤,样子很滑稽地跑来跑去。比埃尔和玛丽彼此倚靠着,欣赏着他们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下午,居里夫妇轮流把伊芙背在肩上,伊琳娜则自己走路,一家人漫步穿过树林,去找那个盖满了睡莲的池塘,那里是居里夫妇新婚最初几天过漫游生活时最欣赏的地方。伊琳娜在前头跑着,兴奋地叫喊着,不断地发现一些有趣的花草,不住地问父母一些陌生的植物:香堇花、鸢尾花、长春花……
伊琳娜又在前头叫起来:
“妈,快来看呀!一顶大帽子!”
就是那个原先长满睡莲的池塘,现在水完全干涸了,睡莲不见了,围着那泥泞的低洼地长着一圈硬而有刺的盛开的金雀花,颜色是黄的,极为鲜艳,确实像一顶大帽子。
居里夫妇都有点遗憾,再也找不到原先那些美丽的睡莲了。
当比埃尔身体复原后,他们一家回到巴黎。还有那么多的工作在等着伊琳娜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