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了“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教育”的知识,使绘本拥有美学欣赏及自然教育的特性。全书以镜头拉远的方式,从一只瓢虫背上的红、黑斑纹,拉远至白鹭鸶、台湾蓝鹊、黄肩长角花金龟、金艳骚金龟、高砂蜻蜓等昆虫或哺乳动物的相貌,乃至整个森林的林相。
画面中呈现出时间、空间的转换,有夜晚、清晨的时间交替,亦有云雾缭绕的画面,传递出雾林带的特色。
本书还首创“生态无字书”的出版形式,它不同于一般刻板的自然科普书,让孩子不用局限于文字的固定解说。透过“图像”的阅读,孩子可以自由地阐述独有的自然生态故事。
书末的附录中,作者贴心地设计了“隐藏式的图码”,帮助孩子能更好地探索大自然的生态奥秘,比如了解生物的拟态、生物的保护色等特点。
2013年8月《我们的森林》获台湾地区环保署绿芽奖!
作者在《我们的森林》这本书中运用电影镜头Zoom in的方式,从大冠鹫的视角出发,投射到一只瓢虫的黑点揭开序幕,画面慢慢拉远,带进整个森林的全貌,随着镜头的移动,眼前的景象渐次变化,由自然的森林景观,进入人为开发的地带。借此传达出:森林原本是所有生物的栖息地,它们自己物竞天择,却不会消失;当人类为了方便进入森林,盖起栈道等人工设施,森林开始产生变化;错误的生态观念,造成外来种的入侵,可能引发生态失衡。
由森林的变化,延伸至整个社会环境: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雾霾频频笼罩在我们头顶,曾经唾手可得的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清脆的虫鸣、甜美的花香,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都将警醒: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本书适合引导孩子认识森林的特色、物种、生态,学习从观察中找出隐藏的细节及意涵,培养孩子美学欣赏的眼光及环境观察之能力,进而学习尊重、爱惜自然环境。
作者既不借文字叙述,也不编织情节说故事,而是运用精心构筑的画面带领读者进入自然,身临其境地完成一次生态之旅;连续性的画面又彷佛是电影,从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空间推移,传达出了时间的概念,让读者感受山林中晨昏和白昼的光线、天气阴晴形成的氛围,以及动静之间季节缓缓的流转。
——著名绘本研究者 宋 珮
《我们的森林》是一本超越之作,超越了技术和艺术的交界,攀上自然绘本的巅峰。
同样是绿色,但在光影的反射下层层叠叠地交错着十三种绿;同样是水,在流速的变化中激荡着各种表情和声响。我想在这片拟真,却不刻意写真的画面底下,交织的是:十几年来顶着烈日泡在野外,一动不动地蹲上四五个小时的自然观察家、整夜枯守等待虫儿羽化的昆虫痴、钻研光影的专业摄影师、多本自然绘本和图鉴的画者……其一点一滴累积的功力和爆发的热情。
——儿童文学作家 刘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