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剑桥男孩成长记
ISBN:
作者:胡萍 著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成年人、家庭教育书、
内容简介

当我们抱怨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时,可否想过,我们、作为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什么?
  孩子学龄前,是否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天赋,是否保护好了孩子的天赋?
  孩子的学习热情与生俱来,我们是否保护好了他这天然的激情?
  而孩子最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来自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品格教育。
  作者胡萍系国内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她儿子于2012年考上剑桥大学。作者回顾了20年的育儿生活,对儿子的成长做了梳理。其中有作者本人和孩子爸爸正确与错误的教育方式;有为了带着儿子求学,不得不与孩子爸爸分开到异地上学的特殊经历;有现阶段主流教育与非主流教育的对比与思考;有公立学校与国际学校的对比;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冲突和纠结……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因此,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可重复的经历。作者没有炫耀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成功,而是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付出与回报、焦虑与幸福……真诚分享。   当我们抱怨应试教育对孩子的伤害时,可否想过,我们、作为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什么?

  孩子学龄前,是否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天赋,是否保护好了孩子的天赋?

  孩子的学习热情与生俱来,我们是否保护好了他这天然的激情?

  而孩子最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却来自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品格教育。

  作者胡萍系国内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她儿子于2012年考上剑桥大学。作者回顾了20年的育儿生活,对儿子的成长做了梳理。其中有作者本人和孩子爸爸正确与错误的教育方式;有为了带着儿子求学,不得不与孩子爸爸分开到异地上学的特殊经历;有现阶段主流教育与非主流教育的对比与思考;有公立学校与国际学校的对比;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冲突和纠结……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因此,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可重复的经历。作者没有炫耀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多么的成功,而是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与失去、付出与回报、焦虑与幸福……真诚分享。

编辑推荐

著名家庭教育家、儿童性发展研究专家、畅销书《善解童贞》系列作者胡萍最新力作!
  20年教育心得真诚分享——
  一位草根妈妈、一个平凡家庭,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天赋,
  寻找适合他的成长之路!
  ?为了儿子,她从职业女性到全职妈妈再到家庭教育专家的心路历程!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真诚作序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专文关注报道   著名家庭教育家、儿童性发展研究专家、畅销书《善解童贞》系列作者胡萍最新力作!

  20年教育心得真诚分享——

  一位草根妈妈、一个平凡家庭,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如何保护好孩子的天赋,

  寻找适合他的成长之路!

  ?为了儿子,她从职业女性到全职妈妈再到家庭教育专家的心路历程!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真诚作序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专文关注报道

他们说

根儿到剑桥大学上学之后,我开始着手写《剑桥男孩成长记》,2013年1月1日开始动笔,20年养育的情感顷刻间迸发,20年里与根儿在一起的日子,一幕一幕像电影一般出现在我的眼前,是那样清晰,突然之间觉得20年的光阴太短太短,短到我还来不及把自己的错误改正完全,来不及弥补曾经对根儿造成的伤害,来不及在根儿面前呈现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妈妈样子,根儿就已经长大,带着我们养育的印记,开始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在《剑桥男孩成长记》写到第四章的时候,我发现字数已经足够一本书,然而,我还有很多的内容没有写:我们如何为根儿选择学校,我们为何要“孟母三迁”,根儿是如何经历英国的高考,根儿在青春期的成长故事,我们在这20年的养育中对根儿犯下了怎样的错误,在我带根儿离家求学的经历中,有那些值得与父母们分享的经验和教训……于是,我与出版社编辑张俊女士商量后决定,把这些作为《剑桥男孩求学记》的内容,这让我能够把20年的教养反思写得更加透彻。
  在做了根儿的妈妈之后,我一直有个心愿:在根儿上大学的那一天,我要把一本记录他成长的日记本,作为他成年的礼物,送给他,让他保留自己成长的经历和我对他的爱。20年里,伴随着根儿的成长,我也在成长,日记本变成了与网友们交流孩子成长的博客,在记录根儿成长的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也在反思整个中国的教育和传统,于是,“日记本”里不仅仅只有了根儿独自的成长经历,还有了我与网友们思想的交汇,这些经历和思想成就了《剑桥男孩成长记》和《剑桥男孩求学记》。《剑桥男孩成长记》和《剑桥男孩求学记》是我们与根儿20年共同成长的纪念,也是我们20年成长经验与教训的分享!
  根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了剑桥大学,我与孟爸在欣喜的同时,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在昆明建立起了胡萍教育家园,希望能够把我们养育根儿的经验用于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对于来到家园的孩子,我们不会再犯下对根儿曾经犯过的错误,20年里,根儿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孩子!
  为了更好地了解根儿在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成长,写书之际,我专程到了学校听课并与老师们交流,黄海燕副院长为我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学校的两天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所学校的开放和真诚。记得我曾经谨慎地问黄院长:“如果我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学校的商业秘密,您可以拒绝回答我,并请您原谅我。”黄院长说:“你尽管提问吧,学校的办学核心不是秘密!”当我问Joe Greenwood院长:“我在书里写了学校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介意吗?”他严肃地说:“那是你的书,你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没有意见。”
  根儿成长的20年里,我有太多的谢意需要表达。
  感谢上天把根儿带给我和孟爸,他健康、善良、平和、诚实、懂得尊重他人、懂得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我们为根儿感到骄傲!
  感谢根儿带给我和孟爸重新成长的机会,没有根儿,我们不会发现自己成长的缺陷,也没有机会来修复自己的心灵创伤,根儿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
  感谢我们自己,为了根儿的健康成长,我和孟爸没有放弃对生命价值的追寻,我们为自己和家庭的幸福一直在努力!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细心呵护年幼的根儿,理解根儿成长的需要,给予了根儿自由的发展空间!
  感谢网友们对博客的关注,你们的思想给予了我很多的启迪!
  感谢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对根儿的帮助,对我的支持!
  感谢本书的编辑张俊女士,她一直耐心等待我的这本书,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根儿的成长!
  感谢广西科技出版社,它就像我的家人,对于我的写作总是给予无条件的支持!
  胡萍
  2013年5月于昆明第一章 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天赋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为孩子派生天赋,但我们可以为孩子的天赋效力。孩子的每一个天赋就像一朵朵小花,随着生命的季节渐渐开放,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天赋肥沃的土壤和适当的条件,耐心等待绽放的时刻。
  
  第1节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有一粒宝石
  “在我们的生命形成之时,父亲给母亲的精子多达3亿~5亿个,只有最强壮、最优秀、跑得最快的那一个精子才能够获得卵子的拥抱,成就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藏着一颗与众不同的能量宝石,有了这颗能量宝石,我们才能够在妈妈的肚子里战胜5亿个对手,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生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后,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找到藏在自己生命中的那颗宝石,让这颗宝石闪亮发光,你就能够幸福地生活,并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生命的宝石便实现了它的价值。”
  这段话是我在给10~11岁孩子的课堂上讲的,我希望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神圣感和价值感,这种价值感能够点亮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追逐梦想中获得无穷的力量。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生命的宝石——上天给予孩子的天赋才能——是父母的天职。父母如何才能够准确地发现孩子的天赋才能呢?我们在寻找孩子的天赋才能时,就像在一座没有标记的大山上寻找优质矿产,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会采用专业方式来判断矿产的位置和开发的方式,然后有序地进行开发,如果不进行认真勘探就乱挖乱采,就是破坏自然资源。父母虽然不是育儿专家,但只要相信孩子的生命中藏着宝藏,就能够从孩子的行为痕迹中发现孩子的天赋。养育根儿的经验告诉我:跟着孩子的步伐,父母就能够找到孩子的天赋才能。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盲目开发,那样只会破坏孩子的天赋才能。
  孩子的天赋才能包括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天赐的过人才能等,每个孩子所具有的天赋不同,就如同每个孩子生命中的宝石形状和颜色不一样,红橙黄绿青蓝紫,孩子生命的宝石闪耀着不同的光彩,有钻石、宝石、玉石、珍珠等,他们都是宝贝,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方形,还有的是多边形,承载着不同天赋的孩子被上天赋予了不同的使命,这样的赋予让我们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成为这个世界和谐运转的一分子。这个世界上,有像莫扎特那样具有音乐灵性的孩子,有像毕加索那样具有绘画天赋的孩子,有像戈登拉姆齐那样对美食充满灵感的孩子,有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那样对科学和宇宙不停思考的孩子,有像普希金那样写出卷卷诗歌的孩子,有像圣罗兰、香奈儿那样能够创造时尚的孩子……
  只有我们帮助孩子发现了天赋,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给予孩子扬其长处的教育,孩子才能够因为天赋才能的极致发挥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对于孩子,我们不要苛求他做到“全面发展”,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孩子,只要我们不浪费孩子的天赋才能,不纠结于孩子的短处,与其将更多的资源用于补短,不如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将长处延伸,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帮助孩子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自尊和自信。
  真正成功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无一不是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将天赋全然绽放的人。但遗憾的是,我们往往被“木桶理论”局限了,父母们将孩子绝大部分宝贵的时间,用于去弥补短板。其实,木桶理论更多地适用于组织和团队,而不适用于个人成长。父母应该让孩子尽情发挥他们的天赋,不要太在意那块短板!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的使命,我们不要苛求孩子全面发展,而应该提倡扬长教育,帮助孩子发展天赋。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数学能力好,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好,有的孩子对英语特别有感觉,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不要浪费孩子的特长,不要纠结孩子的短处,不要浪费许多时间去弥补孩子的缺陷,而要将精力、金钱、时间用到发挥孩子的长处上,把孩子的长处发扬到极致,而短处再怎么弥补,相比他人在这个方面的长处来说,永远都是短处。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够帮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让孩子用自己的长处傲然立足于这个世界!
  现实中很多父母锲而不舍地去发现孩子的短处,然后不惜金钱和时间帮孩子补短,结果是劳民伤财。打个比喻:张三是数学天才,作文一般,李四天生能够写一手好文章,张三的妈妈要求他要达到李四那样的作文水平,为其花费了无数精力、时间和金钱补习作文,结果孩子的数学天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妈妈的做法让张三觉得自己很愚笨,不如李四强,对自己丧失自信。张三不会如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全面发展”,因为,没有人能够全面发展。父母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靠自己的长处打天下,只要孩子的长处得到了发扬光大,孩子就能够有自己的未来。
  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母亲是医生,父亲是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英文老师,父母都不具有文学才华,但他们的女儿却非常喜欢文学,4岁就喜欢将一些故事用诗歌来表达,7岁就可以自己写诗,每当家人生日的时候,她都会写出一首诗歌来庆贺。从小学到中学,她的作文总是班级里的第一名,但理科成绩很不理想,她在业余时间喜欢写故事和看书,梦想着将来当一名记者或者作家。然而,女孩的父亲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女儿必须考入当地的重点中学,为此,每个周末都要求女孩到理科补习班补课,每天晚上都请老师辅导女儿的理科学业,父亲完全不支持女儿对文学的热爱。最终,女儿的理科成绩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父亲极其失望。初中毕业后,女儿进入了一所职业学校,入学两个月后,女孩退学了。现在,女孩已经丢失了作家和记者的梦想,对自己没有了信心。
  根儿喜欢科学和探究自然现象,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像根儿这种类型的孩子,他们的喜好都很相似。这是一位妈妈的述说:“我儿子和胡老师的儿子一样,是典型的理科思维,从小不喜欢看童话故事,从三岁开始就喜欢看科普方面的书,对诸如地球行星和数学方面的图形知识的书尤为感兴趣,《十万个为什么》也是孩子百听不厌的,但童话故事之类的书经常听一半就不爱听了,自己找科普书去看了;玩具喜欢玩各种拼插类的积木,研究积木的视图,不喜欢电动之类的玩具,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想加就能给孩子加上的。”成人不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孩子必须做到全面发展”强行加入孩子的生命,孩子的生命不是一个用来盛装我们虚荣和意志的容器!作为父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其所能地保护好他们的天赋,帮助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达成自己的梦想,这就是顺其生命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上天赋予孩子的天赋才能,而不是孩子的任意行为。
  我相信宇宙的平衡法则,我常常在想,上天在造人的时候一定要使人类达到某种平衡,有了这样的平衡人类才能够创造多彩的生活。于是人类需要有各种天赋的人群:热爱科学的人(为人类生活带来发展)、热爱文学和艺术的人(为人类带来精神享受)、热爱政治的人(成为人类管理者)、热爱厨艺的人(为人类带来美食)、热爱农艺的人(让人类有食物可以食用)、热爱手工的人(为人们制衣补鞋)……人类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了物质和精神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带着对人类平衡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为了人类平衡而被宇宙所赋予的,这就是一个人的天赋,这就是个体生命的天然禀赋!当一个孩子顺应了自己的天赋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顺应了孩子内在的自然,他就会获得生命的原始动力,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全身心付出,无怨无悔,内心充实而幸福!
  上天把一个生命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该如何来善待他,如何让他的天资闪耀光芒,很多初为人母的妈妈并不懂得。当我懂得儿童心理,懂得了如何来善待孩子的天资时,根儿已经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回想起来,我和孟爸当初不懂如何善待孩子的天资,万幸的是我们很多时候还是做了正确的事情,只有在根儿的音乐学习上,我对根儿进行了破坏。   根儿到剑桥大学上学之后,我开始着手写《剑桥男孩成长记》,2013年1月1日开始动笔,20年养育的情感顷刻间迸发,20年里与根儿在一起的日子,一幕一幕像电影一般出现在我的眼前,是那样清晰,突然之间觉得20年的光阴太短太短,短到我还来不及把自己的错误改正完全,来不及弥补曾经对根儿造成的伤害,来不及在根儿面前呈现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妈妈样子,根儿就已经长大,带着我们养育的印记,开始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在《剑桥男孩成长记》写到第四章的时候,我发现字数已经足够一本书,然而,我还有很多的内容没有写:我们如何为根儿选择学校,我们为何要“孟母三迁”,根儿是如何经历英国的高考,根儿在青春期的成长故事,我们在这20年的养育中对根儿犯下了怎样的错误,在我带根儿离家求学的经历中,有那些值得与父母们分享的经验和教训……于是,我与出版社编辑张俊女士商量后决定,把这些作为《剑桥男孩求学记》的内容,这让我能够把20年的教养反思写得更加透彻。

  在做了根儿的妈妈之后,我一直有个心愿:在根儿上大学的那一天,我要把一本记录他成长的日记本,作为他成年的礼物,送给他,让他保留自己成长的经历和我对他的爱。20年里,伴随着根儿的成长,我也在成长,日记本变成了与网友们交流孩子成长的博客,在记录根儿成长的同时,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也在反思整个中国的教育和传统,于是,“日记本”里不仅仅只有了根儿独自的成长经历,还有了我与网友们思想的交汇,这些经历和思想成就了《剑桥男孩成长记》和《剑桥男孩求学记》。《剑桥男孩成长记》和《剑桥男孩求学记》是我们与根儿20年共同成长的纪念,也是我们20年成长经验与教训的分享!

  根儿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进入了剑桥大学,我与孟爸在欣喜的同时,有了一个想法,我们在昆明建立起了胡萍教育家园,希望能够把我们养育根儿的经验用于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对于来到家园的孩子,我们不会再犯下对根儿曾经犯过的错误,20年里,根儿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孩子!

  为了更好地了解根儿在深圳国际交流学院的成长,写书之际,我专程到了学校听课并与老师们交流,黄海燕副院长为我提供了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在学校的两天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所学校的开放和真诚。记得我曾经谨慎地问黄院长:“如果我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了学校的商业秘密,您可以拒绝回答我,并请您原谅我。”黄院长说:“你尽管提问吧,学校的办学核心不是秘密!”当我问Joe Greenwood院长:“我在书里写了学校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介意吗?”他严肃地说:“那是你的书,你可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没有意见。”

  根儿成长的20年里,我有太多的谢意需要表达。

  感谢上天把根儿带给我和孟爸,他健康、善良、平和、诚实、懂得尊重他人、懂得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我们为根儿感到骄傲!

  感谢根儿带给我和孟爸重新成长的机会,没有根儿,我们不会发现自己成长的缺陷,也没有机会来修复自己的心灵创伤,根儿让我们的人格变得更加完善!

  感谢我们自己,为了根儿的健康成长,我和孟爸没有放弃对生命价值的追寻,我们为自己和家庭的幸福一直在努力!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细心呵护年幼的根儿,理解根儿成长的需要,给予了根儿自由的发展空间!

  感谢网友们对博客的关注,你们的思想给予了我很多的启迪!

  感谢深圳国际交流学院对根儿的帮助,对我的支持!

  感谢本书的编辑张俊女士,她一直耐心等待我的这本书,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根儿的成长!

  感谢广西科技出版社,它就像我的家人,对于我的写作总是给予无条件的支持!

  胡萍

  2013年5月于昆明第一章 发现和保护孩子的天赋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为孩子派生天赋,但我们可以为孩子的天赋效力。孩子的每一个天赋就像一朵朵小花,随着生命的季节渐渐开放,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天赋肥沃的土壤和适当的条件,耐心等待绽放的时刻。

  

  第1节 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有一粒宝石

  “在我们的生命形成之时,父亲给母亲的精子多达3亿~5亿个,只有最强壮、最优秀、跑得最快的那一个精子才能够获得卵子的拥抱,成就我们的生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藏着一颗与众不同的能量宝石,有了这颗能量宝石,我们才能够在妈妈的肚子里战胜5亿个对手,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生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后,有一个重要的使命——找到藏在自己生命中的那颗宝石,让这颗宝石闪亮发光,你就能够幸福地生活,并给身边的人带来温暖,生命的宝石便实现了它的价值。”

  这段话是我在给10~11岁孩子的课堂上讲的,我希望他们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神圣感和价值感,这种价值感能够点亮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追逐梦想中获得无穷的力量。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生命的宝石——上天给予孩子的天赋才能——是父母的天职。父母如何才能够准确地发现孩子的天赋才能呢?我们在寻找孩子的天赋才能时,就像在一座没有标记的大山上寻找优质矿产,有经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会采用专业方式来判断矿产的位置和开发的方式,然后有序地进行开发,如果不进行认真勘探就乱挖乱采,就是破坏自然资源。父母虽然不是育儿专家,但只要相信孩子的生命中藏着宝藏,就能够从孩子的行为痕迹中发现孩子的天赋。养育根儿的经验告诉我:跟着孩子的步伐,父母就能够找到孩子的天赋才能。父母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盲目开发,那样只会破坏孩子的天赋才能。

  孩子的天赋才能包括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天赐的过人才能等,每个孩子所具有的天赋不同,就如同每个孩子生命中的宝石形状和颜色不一样,红橙黄绿青蓝紫,孩子生命的宝石闪耀着不同的光彩,有钻石、宝石、玉石、珍珠等,他们都是宝贝,有的是圆形,有的是椭圆形,有的是方形,还有的是多边形,承载着不同天赋的孩子被上天赋予了不同的使命,这样的赋予让我们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成为这个世界和谐运转的一分子。这个世界上,有像莫扎特那样具有音乐灵性的孩子,有像毕加索那样具有绘画天赋的孩子,有像戈登拉姆齐那样对美食充满灵感的孩子,有像牛顿、爱因斯坦、霍金那样对科学和宇宙不停思考的孩子,有像普希金那样写出卷卷诗歌的孩子,有像圣罗兰、香奈儿那样能够创造时尚的孩子……

  只有我们帮助孩子发现了天赋,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够给予孩子扬其长处的教育,孩子才能够因为天赋才能的极致发挥而实现生命的价值。对于孩子,我们不要苛求他做到“全面发展”,这个世界不存在完美的孩子,只要我们不浪费孩子的天赋才能,不纠结于孩子的短处,与其将更多的资源用于补短,不如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将长处延伸,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帮助孩子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获得自尊和自信。

  真正成功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无一不是能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将天赋全然绽放的人。但遗憾的是,我们往往被“木桶理论”局限了,父母们将孩子绝大部分宝贵的时间,用于去弥补短板。其实,木桶理论更多地适用于组织和团队,而不适用于个人成长。父母应该让孩子尽情发挥他们的天赋,不要太在意那块短板!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的使命,我们不要苛求孩子全面发展,而应该提倡扬长教育,帮助孩子发展天赋。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数学能力好,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好,有的孩子对英语特别有感觉,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不要浪费孩子的特长,不要纠结孩子的短处,不要浪费许多时间去弥补孩子的缺陷,而要将精力、金钱、时间用到发挥孩子的长处上,把孩子的长处发扬到极致,而短处再怎么弥补,相比他人在这个方面的长处来说,永远都是短处。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够帮助孩子获得自尊、自信,让孩子用自己的长处傲然立足于这个世界!

  现实中很多父母锲而不舍地去发现孩子的短处,然后不惜金钱和时间帮孩子补短,结果是劳民伤财。打个比喻:张三是数学天才,作文一般,李四天生能够写一手好文章,张三的妈妈要求他要达到李四那样的作文水平,为其花费了无数精力、时间和金钱补习作文,结果孩子的数学天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妈妈的做法让张三觉得自己很愚笨,不如李四强,对自己丧失自信。张三不会如父母所期待的那样“全面发展”,因为,没有人能够全面发展。父母要明白的是每个人都靠自己的长处打天下,只要孩子的长处得到了发扬光大,孩子就能够有自己的未来。

  我的一位朋友的女儿,母亲是医生,父亲是当地一所重点中学的英文老师,父母都不具有文学才华,但他们的女儿却非常喜欢文学,4岁就喜欢将一些故事用诗歌来表达,7岁就可以自己写诗,每当家人生日的时候,她都会写出一首诗歌来庆贺。从小学到中学,她的作文总是班级里的第一名,但理科成绩很不理想,她在业余时间喜欢写故事和看书,梦想着将来当一名记者或者作家。然而,女孩的父亲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女儿必须考入当地的重点中学,为此,每个周末都要求女孩到理科补习班补课,每天晚上都请老师辅导女儿的理科学业,父亲完全不支持女儿对文学的热爱。最终,女儿的理科成绩没有达到学校要求,父亲极其失望。初中毕业后,女儿进入了一所职业学校,入学两个月后,女孩退学了。现在,女孩已经丢失了作家和记者的梦想,对自己没有了信心。

  根儿喜欢科学和探究自然现象,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像根儿这种类型的孩子,他们的喜好都很相似。这是一位妈妈的述说:“我儿子和胡老师的儿子一样,是典型的理科思维,从小不喜欢看童话故事,从三岁开始就喜欢看科普方面的书,对诸如地球行星和数学方面的图形知识的书尤为感兴趣,《十万个为什么》也是孩子百听不厌的,但童话故事之类的书经常听一半就不爱听了,自己找科普书去看了;玩具喜欢玩各种拼插类的积木,研究积木的视图,不喜欢电动之类的玩具,有些东西不是我们想加就能给孩子加上的。”成人不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孩子必须做到全面发展”强行加入孩子的生命,孩子的生命不是一个用来盛装我们虚荣和意志的容器!作为父母,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其所能地保护好他们的天赋,帮助他们利用自己的天赋,达成自己的梦想,这就是顺其生命的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上天赋予孩子的天赋才能,而不是孩子的任意行为。

  我相信宇宙的平衡法则,我常常在想,上天在造人的时候一定要使人类达到某种平衡,有了这样的平衡人类才能够创造多彩的生活。于是人类需要有各种天赋的人群:热爱科学的人(为人类生活带来发展)、热爱文学和艺术的人(为人类带来精神享受)、热爱政治的人(成为人类管理者)、热爱厨艺的人(为人类带来美食)、热爱农艺的人(让人类有食物可以食用)、热爱手工的人(为人们制衣补鞋)……人类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了物质和精神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的人都带着对人类平衡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为了人类平衡而被宇宙所赋予的,这就是一个人的天赋,这就是个体生命的天然禀赋!当一个孩子顺应了自己的天赋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顺应了孩子内在的自然,他就会获得生命的原始动力,为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全身心付出,无怨无悔,内心充实而幸福!

  上天把一个生命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该如何来善待他,如何让他的天资闪耀光芒,很多初为人母的妈妈并不懂得。当我懂得儿童心理,懂得了如何来善待孩子的天资时,根儿已经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回想起来,我和孟爸当初不懂如何善待孩子的天资,万幸的是我们很多时候还是做了正确的事情,只有在根儿的音乐学习上,我对根儿进行了破坏。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