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散文》是著名诗人北岛和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陀联袂选编的*作品。继《给孩子的诗》之后,北岛联袂文学批评家李陀,探勘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宝藏,采撷一个世纪的创作芳华,编选《给孩子的散文》,再度带来阅读的冲击。《给孩子的散文》收录散文46篇,涉及45位中国现当代作家,所选篇目,无论文风、样式,还是内容、题材、立意,无一不体现了作家们的郑重态度与高妙技巧,也是后来者*的学习、摹仿典范。《给孩子的散文》中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和李陀一以贯之、别具手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
与《给孩子的散文》相遇,孩子们的情感、美感、心性、知性,被如许精选的文字所浸润、滋养,一生都将受益匪浅。孩子们能通过《给孩子的散文》,领略散文的“包罗万象”,感受名作的巧思、大家的文心,进而体会世界的广阔、人生的丰富。
《给孩子的散文》的编选刊行,是对“五四”以来现代汉语散文成就的总结致敬,是对未来写作的热切期许。《给孩子的散文》也让孩子们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触摸经典、亲近文学。
★《给孩子的散文》是当今影响**、*受国际承认的作家北岛和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陀的心血之作
北岛和李陀亲自甄别、挑选,将自己心目中*适于孩子阅读的散文结集成册,“给孩子一部好作品”,实现诗人和作家长久以来的宿愿。
★《给孩子的散文》重绘中国现当代散文版图,确立经典标准
作家、篇目、版本的择选,都体现编者北岛和李陀一以贯之、别具慧眼的文学理念与美学目光。以“自由的表达 广阔的知识世界 现代汉语的珍品”为标准,严格精心编选。
★《给孩子的散文》会给孩子留下一部传世经典
45位不同的现当代作家,46篇无论文体、风格、样式,还是内容、题材、立意均不相同的散文,携带着思想、文学、文明的火种,交给孩子,照亮下一代的阅读空间,在散文中,无论现实的还是历史的人物和故事,都化作了生动的知识,开启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给孩子的散文》封面由北岛亲自手绘完成,帮孩子涵养心性,助育美感
汇集新老名家的经典佳作,是范文,也是美文,孩子们的情感、美感、心性、知性,被如许精选的文字所浸润、滋养,一生都将受益匪浅。
★《给孩子的散文》将震动整个汉语世界
因编者李陀和北岛的眼光与公信力,这部选本以其品质的优秀和独到,势必在汉语世界产生持久而巨大的影响。
北岛,1949年出生,本名赵振开,诗人、作家,曾用笔名:北岛,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现居香港。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作品被译为三十余种文字出版。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诗集《北岛诗选》、《太阳城札记》、《北岛与顾城诗选》,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译著诗集《现代北欧诗选》,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等。最短的诗歌作品是《生活》,诗歌内容只有一个字——网。
李陀,1939年出生。原名孟克勤,作家、文学批评家。曾用笔名孟辉,杜雨。达斡尔族,内蒙莫力达瓦旗人。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赴美国,先后于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校担任访问学者。现为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著有短篇小说《自由落体》《七奶奶》《愿你听到这支歌》。创作有电影文学剧本《李四光》《沙鸥》。曾主编《中国寻根小说选》《中国实验小说选》《中国新写实小说选》《大众文化研究译丛》《视界》《中国前卫艺术》《七十年代》。
读散文就像穿越田野,无边无际,遍地花开。合上书打开书,我们眼前会展开更广阔的世界。
——李陀 北岛
致读者 李陀北岛
鲁迅
好的故事
雪
夏丏尊
白马湖之冬
竺可桢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郭沫若
卖书
叶圣陶
没有秋虫的地方
张恨水
对照情境
老舍
四位先生
吴组缃先生的猪
从青木关到歌乐山一带,在我所认识的文友中要算吴组缃先生最为阔绰。他养着一口小花猪。据说,这小动物的身价,值六百元。
每次我去访组缃先生,必附带的向小花猪致敬,因为我与组缃先生核计过了:假若他与我共同登广告卖身,大概也不会有人出六百元来买!
有一天,我又到吴宅去。给小江—组缃先生的少爷—买了几个比醋还酸的桃子。拿着点东西,好搭讪着骗顿饭吃,否则就太不好意思了。一进门,我看见吴太太的脸比晚日还红。我心里一想,便想到了小花猪。假若小花猪丢了,或是出了别的毛病,组缃先生的阔绰便马上不
存在了!一打听,果然是为了小花猪:它已绝食一天了。我很着急,急中生智,主张给它点奎宁吃,恐怕是打摆子。大家都不赞同我的主张。我又建议把它抱到床上盖上被子睡一觉,出点汗也许就好了;焉知道不是感冒呢?这年月的猪比人还娇贵呀!大家还是不赞成。后来,把猪医生请来了。我颇兴奋,要看看猪怎么吃药。猪医生把一些草药包在竹筒的大厚皮儿里,使小猪横衔着,两头向后束在脖子上:这样,药味与药汁便慢慢走入里边去。把药包儿束好,小花猪的口中好像生了两个翅膀,倒并不难看。
虽然吴宅有此骚动,我还是在那里吃了午饭—自然稍微的有点不得劲儿!
过了两天,我又去看小花猪—这回是专程探病,绝不为看别人;我知道现在猪的价值有多大—小花猪口中已无那个药包,而且也吃点东西了。大家都很高兴,我就又就棍打腿的骗了顿饭吃,并且提出声明:到冬天,得分给我几斤腊肉。组缃先生与太太没加任何考虑便答应了。吴太太说:“几斤?十斤也行!想想看,那天它要是一病不起……”大家听罢,都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