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时时少年时
ISBN:
作者:(日)五味太郎 著,陈宝莲 译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
内容简介

1945年生于东京的五味太郎,发表过的儿童绘本作品已超过百本,得奖无数。不过对这位创意大师的年少时光,你会有怎样的期待与想象?书中以五味太郎青少年的生活为故事的主轴,回忆年少时的东京,诙谐平淡的笔触素描出当时的巷弄风情、街坊邻居的百态与年少的情怀,随书还附上五味太郎的精彩插图。
  
绘本作家五味太郎说:少年的工作是观看。只有这个工作。虽然也会感觉、思考、设计、尝试,但那些终究是副业,本业就只是观看。他回忆自己年少时生活的东京,以清爽的文字代笔,素描了当时大街小巷的风情,各行各业的百态,还有少年的情怀。随书还有他精采的插图,简单的构图和颜色,却充满丰富的表情。是五味太郎粉丝必要的典藏,更是阅读青春的珍藏。

编辑推荐

我是一个喜欢读文学家、艺术家传记的读者。儿时听爸爸说,读传记作品,可以将人家一生的阅历总结在一本书中,看到,学到。是看一个人——一个成功者生命的轨迹。从中领悟的东西就多了,是对自己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的领航。在我的阅读历程中,有3本人物传记作品给与我很多——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提奥的《梵高传》和高更自己写的《诺阿?诺阿》。很奇怪的是,都是艺术家的传记,我认为是它们奠定了我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在看到我喜爱的日本艺术大师五味太郎的《时时少年时》时,我从他那一丝丝生活细节的视觉观察中,又看到了艺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时不在的。有了艺术的生活,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快乐体验。
——责编颜小鹂

他们说



不管是木匠从墨斗里拉出一条黑线,“啪”的一声在木板和角材上弹出鲜明的一条线,还是竹匠把细细的竹篾迅速向后一拉,用固定在膝前的劈刀削掉竹节的手法,我都百看不厌;如果可以的话,我还忒想亲自做一次看看。焊工戴着砖红色面罩、烧出火花的样子很有魅力;烧烤小贩浇面糊的动作也让我着迷。虽然每件我都想试着做一次,但其中最吸引我的,还是冰店老板。
冰店老板用锯子切割冰块,手法类似木匠,但比木匠豪气了很多,丝毫没有神经质的地方。他总是粗狂地用目测决定分量:三公斤,五公斤,还是七公斤?没有明显的差异。从锯子切入硕大的冰块开始,他就满不在乎,先在靠近中间的部分锯出一条浅浅的三角形沟,再顺着沟底一气往下锯。宛如锯齿鲨的锐利牙齿,迸发出畅快的声音和冰屑,渐渐加深透明冰块中央的沟槽。锯到七分深的时候,锯子戛然而止,从白色的沟中抽出来。接着,将锯齿反转向上,再回到沟中,再次前后拉动几下。然后,用锯子的握柄“嗵”地往冰块上一敲,于是我等待许久的景就出现了。为什么会那样?我到现在也不明白。
……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