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伊尔莎出走了
ISBN:
作者:(奥)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方卫平;谢凤丽
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5-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国际安徒生大奖、
内容简介

《伊尔莎出走了》是“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之一,由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所著。
《伊尔莎出走了》讲述:十四岁美丽女孩伊尔莎性格倔强,酷爱打扮,喜欢编织一些美丽的谎言,希望在虚幻的世界中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尽管伊尔莎心高气傲,她的现实世界却并不美妙:伊尔莎和妹妹生活在再婚的家庭中,母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她的期望和伊尔莎的追求好像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终于有一天,伊尔莎无法忍受,她离家出走了……

编辑推荐

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1936―),奥地利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涉及童话、诗歌、小说、剧本等门类。自1970年发表处女作《红发弗利德里克》以来,已出版儿童文学作品100多种。她是一位高产作家,几乎每年都有多本新作。她戏称自己是“一个人的字母工厂”。涅斯特林格擅长绘画,早期作品都是她亲自绘制插图。她的小女儿也帮她的许多书画过插图。谢凤丽。1974年生,任职与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擅长德文翻译。

他们说

我要把发生的这一切写出来。打哪儿开始写或者该写些什么,这些我都还不清楚,我**确切知道的就是事情的结局。
结局就是:伊尔莎出走了。
伊尔莎是我的姐姐。伊尔莎离家出走了,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他们说了,如果有一天她回来了,就送她去少管所,这样他们就不用再承担任何管教的责任了。警察局里的一位女士认为,首先,我们要把人先找到;然后,妈妈要好好再和她谈谈,回家后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和睦共处。爸爸说了,关于这个问题,他本来也想好好跟女儿谈一谈的,但是没用,啥也没谈成。
我不想伊尔莎回来,所以,伊尔莎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对你们没什么好说的了。
妈妈和库尔特告诫我,要我把知道的一切都说出来。爷爷奶奶和其他家庭成员也一致要求我把所知道的说出来,但是我真没啥好说的了。
“到哪儿去都比待在这儿强!”伊尔莎在她离家出走之前,有一次这么对我说。情况确实是这样的,对她来说也确实如此。
如果有一天我14岁了,就跟伊尔莎离家出走时一样大时,事情也会在我身上发生,就像发生在伊尔莎身上一样。同样,奥利弗也不会说出去。
我坚持什么都不知道!
伊尔莎出走的时候穿了一件红色的大衣,她走的时候跟我说,她要去买一本横格练习本,就是旁边带修订栏的那种。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真的,妈妈!
她真的再也没给我说其他什么了,库尔特!请你相信我,爸爸!
我当时正在算一道很难的关于XYZ等式的数学题。警察局女士!请相信我,我真的没看到姐姐伊尔莎出去!
第二章
“得高兴起来,孩子。像我们这样的大家庭,也有大家庭的好处嘛。”妈妈有一次跟我说。如果说大也可以作为一个优点来说的话,这可真是一个不怎么样的蹩脚笑话。不过,好处么,有时候倒也确实有。比如,过生日的时候,我能收到来自三个奶奶、三个爷爷的礼物;还有来自一个妈妈、一个爸爸、一个继父、一个爸爸的女朋友、一个继父的前妻和六个兄弟姐妹的生日礼物。
这听起来确实有些复杂,但说起来其实也挺简单:妈妈和爸爸结婚后生了两个小孩,一个是伊尔莎,一个是我。后来他们离婚了,爸爸和另一个女人结婚了,他和那个女人又生了两个孩子。妈妈后来和库尔特先生结了婚,又生了两个孩子。库尔特先生在和我妈妈结婚前也结过一次婚,曾经也有一个孩子。
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少见。在我们班上,也有一些同学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然后又结婚生了孩子的。还有一些没有再生孩子,是因为原来的孩子赡养费开支太大了。
妈妈和爸爸离婚的时候,伊尔莎七岁,我当时只有五岁。离婚的原因据说是双方感情上出了问题,但是我知道肯定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否则妈妈不会把离婚判决书藏起来。有一次,我在文件夹里找我的接种卡的时候,发现了那张离婚判决书,结果妈妈马上从我手里夺走了,我连判决书的**段都没有看完,妈妈说这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妈妈说的时候脸红了。
爸爸妈妈离婚后,首先,伊尔莎和我住到了爸爸的妈妈――也就是我奶奶家。爸爸得到了我们以前的房子。妈妈搬出去和她自己的父母一起住。星期六和星期天,伊尔莎和我也会到外公外婆家住。妈妈那时候在一家报社当秘书。
在报社的编辑部,妈妈结识了库尔特先生,他当时是一名编辑。两年后,妈妈嫁给了库尔特先生,然后伊尔莎和我从爷爷奶奶家搬出来和库尔特先生一起住。之后妈妈又生了奥利弗和塔娅娜这两个小鬼。塔娅娜比奥利弗小一岁。塔娅娜和奥利弗叫库尔特先生爸爸,伊尔莎和我则直呼其名――库尔特。但是库尔特先生的父母,我们兄弟姐妹四个都得叫他们爷爷奶奶。
P1-4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