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绿山墙的安妮
ISBN:9787115303677
作者:(加)蒙哥马利 著,陈敏 改编,(美)艾克什兰校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6-8(1-2年级)、8-10(3-4年级)、儿童文学(文字书)、
内容简介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作品。1904年春天,蒙哥马利偶然间翻阅一本古老的随笔,其中记载着一对年老的夫妇,想收养一个男孩帮忙农事,却阴错阳差地收养了一个女孩的故事,因而触发她的灵感,开始撰写《绿山墙的安妮》,1905年10月完成。之后,她一次又一次地把它寄给出版社,直到第六次投稿,稿子才被接受。《绿山墙的安妮》于1908年出版,出人意料地畅销。该书的魅力逐渐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到目前为止,该书已经有50多种语言的译本,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戏剧等艺术形式,是一部世界公认的儿童文学经典。马克·吐温曾高度评价这部小说,称“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甜蜜的描写儿童生活的小说,是一本感动家长、老师和孩子心灵的读本。故事讲述的是,一对上了年纪,家住亚芬里小镇绿山墙的独身兄妹马修和马瑞娜,为了给患有心脏病的马修找个帮手,他们打算从孤儿院收养一个男孩,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的竟是一个满头红发、说起话来喋喋不休的十一岁女孩安妮。安妮天真热情,虽然身世凄凉,历尽苦难,但她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象,也因此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下,安妮渐渐变成了绿山墙里快乐成长的小主人。她聪明而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在马修去世后,为了照顾马瑞娜,她坚决地放弃了到大学深造的好机会。

【名师导学】
  3个阅读要点
 通过阅读,能够大致叙述安妮的成长经历,体会其中的快乐与甜蜜。
  本书中,讲了很多有关安妮的故事,试着总结一下安妮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安妮的想象力非常出众,让我们追随着她的脚步,进入其奇妙的想象世界。
  2个知识要点
  文中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描写非常细微、生动,值得学习借鉴。
  另外,文中的环境描写很值得注意,这些环境描写不仅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而且还非常优美,值得去积累收藏。
  1个成长要点
  安妮在绿山墙的生活中,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梦幻般的爱,对亲人、朋友、同学、老师都怀有一颗善良、纯洁的心。她不断地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勇敢地迈向成长之路。一颗感恩的心,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一份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些美好的心灵,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由23位著名语文教研员审定并推荐,着重关注“素质成长”的励志版名著,是智慧熊联合教育权威出版商商务印书馆、童趣倾力打造。所有的编排都是丛阅读兴趣入手,就是为了让孩子愿意看,并能够很快地读进去。

★【无障碍阅读】

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丛书将生僻词、重要人物、重点语句、引用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精评,促使孩子们更多、更好、更快地阅读;

★【精美彩色插图】

图文并茂的编排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增加了主人公的立体形象,让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名师导学3-2-1】

全书导读使孩子知道所阅读图书的整个故事情节,做到了然于心。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孩子们知晓名著应该读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

★【励志版名著】

本书有名言记忆版块,一句名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特别关注每一本名著中所传递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

★【新课标素质阅读】

丛书所选编目大都是与课本同步的名著,孩子爱看。书中的导读和思考题让孩子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满足这个年龄段对社会、对人生的好奇与探索的需求,保留了名著特有的认识人生的特点。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过一切,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因此编者也希望家长多买书,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把你的感受分享给你的孩子,也鼓励孩子讲出他对名著的看法,只要我们有心,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他们说

【第一章林德太太大吃了一惊】
  林德太太总是热衷于邻居家的事,当她看到不常出门的马修竟然穿着整齐外出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好奇的心情,决定对此事一探究竟。但是事情的结果,却让林德太太大为震惊,到底是怎样的一件事呢?
  林德太太的家住在亚芬里大街深入小山谷的地方。这个小山谷周围长满了美丽的树木和花草,一条小溪从这里潺潺(chánchán)流过。林德太太总是喜欢坐在窗前,用犀(xī)利的目光注视着门前过往的一切,无论是流过的小溪还是走过的小孩,只要是被她注意到了任何古怪或不同寻常的地方,她肯定会弄个究竟,不然绝不会善罢甘休(很古怪、好奇心很强的一个太太)。
  虽然林德太太对邻居的家务事非常上心,但是她属于那种特别能干的人,无论是自家的事还是邻居家的事,她都能很好地兼顾到,并且将这两方面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林德太太组织了一个缝纫小组,还协助处理主日学校的工作,而且还是教会救助协会和外国传教辅助机构强有力的支持者。然而,即使这么多的事务缠身,林德太太还是能够抽出时间,坐在窗前,一边缝制棉被,一边密切地关注着窗外发生的一切。
  六月初的一天下午,林德太太像往常一样坐在窗前。这时马修?卡斯玻特出现了,他穿戴整齐,驾着栗色马拉的两轮车上了大路,这表明他要出远门了。马修?卡斯玻特到底要去哪儿?又为什么去那里呢?
  要换作这里的其他什么人,林德太太只要把各种线索巧妙地综合起来分析,就可以对这两个问题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可马修很少出门,一定是有什么非同小可的紧急事需要处理。任凭林德太太怎么绞尽脑汁,可对马修为什么外出的事依然毫无头绪,而整整一下午她都因此闷闷不乐(林德太太真是个好奇、多管闲事的人)。
  林德太太终于坐不住了,她决定要将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于是喝完下午茶后,她动身去了马修家的绿山墙。绿山墙建在一块土地最远的边缘处,从大路上几乎望不见它,而其他居民的房屋都集中在大路两旁。在林德太太看来,人住在这样偏僻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是生活。她沿着两边长满野玫瑰的小路走着,路面上杂草丛生,留着深深的车辙(车轮压的痕迹。辙,zhé)。很快,林德太太走出了小路,走进了绿山墙的后院。院子里一片葱绿,收拾得十分干净整齐,一侧栽种着高大的柳树,另一侧是笔直的白杨。地上也整洁得连一根枯枝、一块碎石都看不到。
  林德太太用力地拍了拍厨房门,门开了,马瑞娜?卡斯玻特(马修?卡斯玻特的妹妹)正坐在爬满了藤萝的东窗下,她正在做着针线活,身后的桌子上已摆放好了晚餐。还没等门关好,林德太太便迅速扫视了一下餐桌,在脑子里记下了桌上所有的东西。她发现,桌子上总共摆了三个碟子,显然,马瑞娜一定是和马修带回来的什么人一起共进了晚餐。到底是什么人呢,林德太太觉得困惑不解。
  “晚上好!林德太太。”见有客人来,马瑞娜轻松地打着招呼,“快请坐,今天天气很好,家里人都好吗?”
  马瑞娜和林德太太是性格截然相反的人。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她俩之间反而更容易相处,两人之间保持着一种近似友情的关系。
  马瑞娜又高又瘦,全身棱角分明,缺乏女性柔美的曲线。她的头发有的已经开始发白,总是在脑后盘成一个结实的发髻(jì)。从外表看去,她像一个缺乏阅历、刻板、僵硬的人,事实上她也确实如此。
  “是的,都好。”林德太太说,“不过,我有点担心你的身体,刚刚看到马修出远门了,他是不是请大夫去了?”
  马瑞娜摇摇头,笑了一下。她早就料到这位好奇的邻居会登门造访,来探个究竟的。
  “不是的,我身体很好。”马瑞娜说,“马修到布莱特河那边去了。我们从新斯科舍省的孤儿院领养的小男孩儿乘今晚的火车到。”
  听到这个消息,林德太太的内心感到极大的震动,脑海中满是惊讶和不解。她认为这个世界要疯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事让她感到吃惊了!整整五秒钟,她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不过,你们怎么会突然这么做呢?”林德太太不满地问道。
  “噢,就在圣诞节的前几天,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到我们这儿来,说她打算春天的时候从霍普顿的孤儿院里领养一个小姑娘。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有了这个想法。上周,我们听说斯潘塞太太要动身去霍普顿,就托住在卡莫迪的理查德?斯潘塞的家人捎了口信给她,请她帮我们选一个十或十一岁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的男孩儿。这个年纪的孩子可以帮我们干些农庄的杂活,而且从年龄上来讲还来得及接受教育,我们希望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今天,我们收到了斯潘塞太太的电报,说我们要收养的男孩会在五点的时候乘火车来,所以马修便去车站接了。”
  林德太太听到这,已经适应了这条惊人消息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她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讳,huì)地说:“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做呢?你们根本无法预料将要收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万一这个男孩生性顽劣,不管怎么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时怎么办?如果你们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一定会认为这件事根本就不应该考虑的。”
  听了这番令人不安的话,马瑞娜一点都不生气,也没有惊慌失措。她仍然平静地坐在那儿做针线活。
  “我不否认你说的话有道理,林德太太。我也曾经有过顾虑,但是马修的态度非常坚决。至于说到风险,这世界上做什么事情不存在风险呢?即使是有了自己亲生的孩子,也会有风险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长大了都会有出息。”
  好奇心旺盛的林德太太本来想留下来等马修回来,看看被带回来的那个孩子,可考虑到好像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于是,她便告辞离开,决定去罗伯特?贝尔家,将这条新闻告诉他们。这条独家新闻是爆炸性的,而林德太太特别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
  “天哪,这里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一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绿山墙里可从没住过孩子!马修和马瑞娜从来没有抚养过孩子,可他们竟然希望这个男孩将来又聪明又稳重,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林德太太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她激动的心情甚至都感染了路边的野玫瑰。可是,她若见到这会儿正在车站耐心等待马修的那个孩子,也许心情会更加沉重的。
  【成长启示】
  林德太太是一个非常爱管闲事的人,虽然她很能干,担任了很多的工作,但是她这种插足别人家务事的做法并不能被认同。同时,她还将他人的事情广而告之,这种行为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善意的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或者传播好的德行,这才是可取的。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有些不该过问的事,我们一定不要随意去探究和散播。
  【要点思考】
  1.为什么马修和马瑞娜收养男孩的事情,会让林德太太震惊?
  2.通过阅读上述内容,简单说一说林德太太是个怎样的人。

书摘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