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想要睡觉了,但树林里的动物们都在活动,蜜蜂嗡嗡、松鼠啃坚果、啄木鸟、松鸦、云雀……天哪!吵得猫头鹰无法睡觉。黑夜终于来临了,四周安安静静地,猫头鹰可以睡觉了么?本书生动的叙述习性迥异的动物们,在彼此不断的被干扰下,是如何生活在相同的空间里;从头到尾没有谁是谁非,因为不同的动物本来就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佩特•哈群斯又一妙趣横生的力作!精美漂亮的画面承袭了作者一贯的风格,而动物们共同居住的大树好像一栋居民楼,日子过得纷纷扰扰,然而这就是现实的生活,让孩子们在笑声中体会彼此包容,彼此退让,共享资源!
发现彩色的世界
我是在少年时代才真正体验到彩色的美妙世界的。
那时,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水、金色的油菜田、绿色的蔬菜地、红色可爱的草莓结在田头、紫色的葡萄缠在棚架上、夏天萤火虫在小河边的矮灌木丛里飞舞~~~~这?仿佛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彩色的世界其实是在我身边,但是从来没有把它分割出来看。直到那个彩色的世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推翻,被掩埋。我一下从一个乡村的孩子长成了一个城市少年,我才看见了那个镶在金色回忆画卷里的彩色世界。
现在,生活的环境里到处充斥着鲜艳的广告看板,夺人眼球的车身绘画~~~一个人造的色彩世界。因为它不是自然的,不是多元的,所以不是“彩色”的。而是带着城市特有的灰暗、金属的光泽。
在这本图册里,画面是主角,自然是主角,在我的面前是一个孩提时代才会领略的世界。我一直在想对于我们来说生命最开始那几年领略的美好可能是一辈子最珍贵也是最丰富的。我希望看到这本书的孩子也能体验到。
孩子气的猫头鹰
当初选这本书的时候,是喜欢上了他的画。美极了的画面,色彩斑斓。
拿到书以后,觉得画面的色彩眼熟,像极《母鸡罗丝去散步》,再看,竟然是同一个作者。又是一个惊喜。
我很喜欢,儿子也很喜欢,每次读都是咯咯地笑个不停。
呵呵,我觉得这个猫头鹰像个小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孩子们才喜欢这本书的。
其实,这本书,哪个年龄段都适合,当然,小小孩会更喜欢。
◎张影妹 快乐的故事姐姐
《晚安,猫头鹰》的故事文字简洁干练,画面上明艳热烈的颜色与纯白色的背景形成高调对比,细节处精巧谐趣的刻画令人忍俊不禁。这样一部让人感觉清新亮眼的作品,出自于图画书界一位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作家佩特•哈群斯的手笔。
《晚安,猫头鹰》在绘画风格上有着佩特•哈群斯标志性的温暖喜气,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更增添了几分亲切感,原因在于这部图画书的画面形式感,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年画——有着几分异曲同工的妙处。整个画面,无论是造型风格还是构图方式,都与中国年画中用于表示丰收或喜庆的图案样式十分接近。
展开《晚安,猫头鹰》,通篇的画面主体大都集中在跨页的左侧,画面结构被作者不动声色地控制在视觉美学的基本审美定义——黄金分割之中,这一相对稳定的画面主结构,为之后众多动物所造成的嘈杂景象布下了坚实的阵营。
首先来看,画面中最为显眼的主体——大树的主干,总是稳稳地保持在黄金分割点左右的位置;接下来以此为竖轴,繁茂的枝叶以阶梯形式向外伸展开来,或坚韧笔直,或迤逦卷曲,丰富的变化已经流露出小小的喧动气氛。在故事的第一页中,虽然只有猫头鹰自己,然而枝叶间丰富的变化已经为接下来的纷扰埋下了伏笔;配合寥寥数字“猫头鹰想睡觉了”,淡淡的语调在画面的衬托下显出诙谐的气氛,仿佛作曲家笔下交响乐的序篇,舒缓悠扬地引领你进入艺术家设定好的节奏。
紧接着,情节的韵调在第二页峰回路转,陡然加快:各种小动物在阶梯式的树枝上次第出现,画面的视觉重心从原本猫头鹰所在的中心点,向枝杈间以跳跃的节奏迅速移动,上下左右交替变换,令人目不暇接却又遥相呼应,就连画中的动物们也跟随其他角色的出现或
抬头或转身或扭脖子或弓腰,忙得不亦乐乎。视觉重心的移动加上由文字描述出来的吵闹声音,感觉树枝随着动物的增加好像都左摇右摆地晃动了起来。
到此时,作者的用心豁然明朗,声音是唯一不能以图画表现的抽象元素,但象声词为主的简练文字却恰恰成为了画面的补充和延伸,就像是画外音;进而以二维画面为平台,在静止的空间里,将动物们吵吵嚷嚷的热闹场面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为读者营造出视听同现的立体感受;画面中小动物的形体毛发等细节,采用了图案化的刻画手法,更令画面的视觉层次感异常丰富。这样巧妙的构思,实在让人不得不钦佩作者的匠心独运了。
另一方面,佩特•哈群斯为人所熟知的明亮温暖的画面色彩在这部作品里,起着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从故事的第一页开始,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的枝叶,就被作者控制在金灿灿的主色调里。叶子的描画同样采取了图案化的手法,铺满枝干间的空隙又留有空余。背景的白色从空余处显露出来,好像中国传统年画中的留白,再与跨页右侧的空白底色融会贯通,和丰富的色彩部分形成高长调对比。枝叶繁茂而又通透的感觉经这样的对比衬托而跃然纸上,不露痕迹地配合着紧凑又灵活多变的枝干结构,令读者几乎能感觉到大树茵茵的树影以及光线在枝叶间的穿梭。
在金黄色的主色调里,作者进而增加细致入微的深浅变化,将饱满的绿色和娇艳的红色点缀其中,仿若仲秋季节的成熟感扑面而来。接下来依次出现的小动物们身上,也是色彩斑斓、生趣盎然,画面的色彩层次随着情节的发展越来越丰富,更与视觉中心的移动相辅相
成,为节奏的变化锦上添花。直到故事的结尾两页,背景颜色为了配合夜晚的来临变成了蓝紫色,但依然与大树的金黄色调形成对比,而枝叶间绿色调子的加重将夜晚月色对于光线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
除却结构、颜色之外,小动物们的表情也在每一页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绝不重复,即便是一直没动想要睡觉的猫头鹰,也在悄然地变化着表情神态。晴朗的夜空下,进入梦乡的
动物们被猫头鹰一声大叫吵得人仰马翻,一双双惊异的眼睛与猫头鹰充满笑意的神情相映成趣,任谁看到这里也止不住要大笑起来。
作者将形、色、声三者精心布局,巧妙设计,使得《晚安,猫头鹰》这部作品完整紧凑,丰富多变;这个夏日的故事在三者浑然天成的相互配合、映衬之下逐渐升温,随着大树的枝杈层层展开,退一步远远看去,动物们集体居住的大树好像是一栋居民楼,而楼里的居民们就过着这样纷纷扰扰但是又乐趣无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