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童书馆”是编者着力打造的面向小学生读者的新书系。作为童书馆的第一套重磅丛书,“中国童话新势力”丛书的作家精中取精,作品优中选优,图画精美耐品,编者衷心希望给广大读者奉上一席中国原创童话的丰美盛宴。
《儿童文学童书馆中国童话新势力:狐狸的集市》:
“又香又嫩的烧鸡,谁想吃啊?”王木匠吆喝着。
“我!”“我!”“我……”几只狐狸拥了上来。
王木匠用一只烧鸡换了一只胡须发白的狐狸的金戒指。看着胡须发白的狐狸小心地咬着冒着热气的烧鸡,另几只狐狸只好咽着口水到旁边去了。
“瞧一瞧,看一看啦!这是我用最新的方法烹制的盐水鸡……”修雨伞的宋师傅大叫着。
集市上热热闹闹的,等到狐狸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换了,集市也就散了。
为了能让狐狸喜欢自己做的鸡,为了能换到狐狸更值钱的东西,村子里的许多人每天都在研究菜谱。大家每天都在巴望着星期六能早一点到来。
又一个星期六晚上,阿九也煮了一只鸡跟着村里人到了狐狸的集市上。可是阿九的鸡味道一般,根本没有引起狐狸的注意。眼看集市都要散了,村里的人换到满意的东西,便开开心心地回家了,许多狐狸也腆着吃得鼓鼓的肚子离开了集市,还没有狐狸愿意用自己值钱的东西交换阿九的鸡。
当集市上变得冷冷清清时,阿九发现一只带着小箱子的狐狸。“我有一只煮熟的鸡,你有什么可以和我交换吗?”阿九有些丧气地问。
“有,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和我交换。”狐狸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个头上长着大疙瘩的小男孩,那个疙瘩足有小男孩半个脑袋大,把小男孩的眼睛都遮住了,“他被丢在路边,畦哇地哭,被我捡来了。你肯用你的鸡和我交换吗?哪怕一只鸡翅、一只鸡爪,或者一小块鸡肉都行。”“不行不行!”阿九急忙摇头。
“你就收下他吧,我不要你的鸡也行!”狐狸急了,“我是狐狸,没法照顾他!要是没有人愿意收养他,我想他会死的……”“可是……可是……”阿九心里很乱。阿九小的时候,也是一个弃婴,被一个好心人收养才长大的。
这时,小男孩忽然哇畦地大哭起来。
“你看,他饿了。可我是狐狸,没有东西给他吃!”狐狸更着急了,“现在,和你一起来的人都走光了,你要是不肯收养他,今晚我还不知道把他带到哪里呢!”“好吧,咱们做个交换吧!”阿九很可怜这个孩子,把煮熟的鸡递给了狐狸,把孩子抱在怀里。
“我不要你的鸡。”狐狸咂着嘴,心里很不安。
“我是第一次和狐狸交换,你不要怎么行呢?”阿九硬把鸡塞给狐狸。
第二天,村子里的人彼此见了面,互相打听对方昨晚从狐狸那儿换回了什么。李裁缝用两只扒鸡,换回一个明朝时的玉镯和三块银圆;王木匠用三只烧鸡,换了一个清朝的花瓶和一枚金戒指;宋师傅用八只盐水鸡,换了一小块碎金和一串金项链……大家见了面,一个个都乐呵呵的。
见了阿九,有人问:“阿九,你昨晚换到什么啦?”“我,我换了一个孩子。”阿九说。
“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抱给我们看看?”大家都很好奇。
“一个被丢在路边的孩子。”阿九把小男孩抱出来,“你们看,他脑袋上有一个大疙瘩,被丢弃了,被狐狸捡去了……”“阿九,你想把这个孩子养大吗?”“这孩子会是一个累赘……”“可是,狐狸不是人,没法抚养他……”“它没法抚养这个孩子,又为什么捡呢?这狐狸……”大家议论着离开了。
星期六晚上又到了,村子里的人又带上精心加工好的鸡来到狐狸的集市上。阿九带着煮熟的鸡也来了。“说不定我也能换到一些值钱的东西。”阿九知道自己的鸡做得不如别人的好,但又很想碰碰运气。
这些狐狸鼻子灵得很,嘴巴刁得很,它们只交换那些闻起来味道特别香、吃起来口感特别好的鸡。阿九煮的鸡味道一般,那些捡到值钱东西的狐狸看都不看阿九的鸡。
直到集市都散了,一同来的人陆陆续续回家了,煮熟的鸡还在阿九手里。
集市上再也看不到一只狐狸了,灯也一盏一盏地熄了,阿九只好往回走。刚走了几步,阿九忽然听到有谁在喊:“等一等……”阿九停下脚步,转过身,发现一个黑影由远而近向自己奔来。是上次的那只狐狸,背上还驮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你能收下吗?”狐狸跑了一头汗,“驮着一个孩子,毕竟不如自己走得快!”“又是你捡到的?”阿九看着狐狸背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