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对于孩子具有特殊的意义。故事不仅可以让孩子感到高兴,还可以起到教育的作用。西方有大量的绘本,绘本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哲学的启蒙,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加深孩子对于友情、亲情的理解。由此可见,讲故事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用故事喂大孩子”系列图书的创作初衷正是为了使讲故事成为一种教育方式。
在这个系列的五本书里,每篇文章都有四个栏目:
为什么选这个故事——向父母推荐好的故事;
口语化的故事内容——父母可以不必买故事书,直接用书中已经根据孩子的阅读习惯改编了的口语化的内容,直接讲给孩子听;
怎样讲好这个故事——在这个部分里,故事达妈针对每一个故事,给父母提供了几个开放式的问题,帮助父母把故事中的内涵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孩子理解故事的内涵,尝试用故事隐含的内涵指导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行为,进而获得成长;
好故事为什么好——在这个部分里,故事达妈从美学的角度、哲学的角度、儿童心理的角度、成长发展的角度,帮助家长重新理解、欣赏、学习这个故事。很多绘本故事其实适合1到99岁阅读,欣赏这些故事,对于成人的工作和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不知道什么故事好?
这里有最受小朋友喜欢的、精彩到令人拍案叫绝的绘本故事。
★语言过于书面,情节远离孩子的生活?
书中的故事用孩子们能听得懂的口语全新演绎,针对远离孩子真实生活的情节也做了适当修改。
★不知怎样讲解故事背后的道理?
针对每个故事设置的开放式问题,让孩子通过思考,自己找出故事的内涵。
★故事讲完就忘了,不会学以致用?
孩子出现相应的行为问题时,读某个针对这个问题的故事给他,听完就能用到!
想培养聪明好学的好孩子,用最有效的42个故事良方!
42个最受小朋友喜欢的好故事×针对每个故事的开放式问题×针对孩子偏差行为的讲解方式=爱思考、爱发问、聪明好学的好孩子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怎样说服别人?
→《我要大蜥蜴》:用书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说服对方!
☆不会换个角度想问题,创意力方面有所欠缺?
→《爷爷一定有办法》:看爷爷怎样把旧物大变身,
再看看小老鼠又是怎样再次利用爷爷扔掉的废品!
☆孩子被大的目标吓到,感到畏难?
→《蚂蚁和西瓜》:看小蚂蚁怎样把大西瓜搬回家,分解目标很重要!
☆孩子没原则,不知怎样拒绝别人?
→《别让鸽子开巴士》:建立公正、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保护自我的能力。
☆当孩子遭遇否定,该如何应对?
→《大脚丫跳芭蕾》:重要的不是别人的态度,而是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孩子只听得懂故事的语言!
★妈妈不知道怎么办,故事全知道!
★每天给孩子讲故事的妈妈,就是最好的妈妈!
★爱孩子,就请像喂牛奶一样每天喂故事给孩子吧!
★讲故事是最好的教养方式!
★想培养自信乐观的好孩子,用最有效的38个故事良方!
38个最受小朋友喜欢的好故事×针对每个故事的开放式问题×针对孩子偏差行为的讲解方式=悦纳自己、尊重他人、自信乐观的好孩子
☆孩子羡慕别人而否定自己?
→《自己的颜色》:让孩子理解,我就是我,学会接纳自己!
☆孩子因为个子矮而疑惑自卑?
→《我很快就会长高》:教给他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什么是勇敢?
→《勇气》:勇气是什么呢?勇气可大可小,勇气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处!
☆孩子在生活中遭遇挫折?
→《妈妈的红沙发》:感悟生命的力量,坚韧与勇气,给你永不言弃的美好与力量!
☆孩子对自己外表的瑕疵耿耿于怀?
→《可爱的小雀斑》: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尊贵的生命,要勇敢地接纳自己!
如何让孩子接纳自己
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
☆变色龙羡慕别的动物有自己的颜色,而他却总是变色。变色就不好吗?当然不是,他的存在就是一抹独特的颜色!
☆让孩子理解“我就是我”,接纳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认同。
《自己的颜色》
一只变色龙还能有什么苦恼吗?当然有——他没有属于自己的颜色。
鹦鹉有绿色的羽毛,小金鱼有红色的外衣,大象的身体是灰色的,小猪浑身粉嘟嘟的……你看,所有的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颜色——除了变色龙!是的,他们总是在变色,站到黄柠檬上,就变成黄色;在小紫花丛里,就变成紫色;如果站在老虎的身上,竟然会变成条纹变色龙。真是走到哪里,变到哪里啊!
这只小变色龙从老虎背上移到老虎的尾巴上,条纹色都没变化。这给了他一些启示:照这样的话,如果一直待在树叶上,那么就会永远是绿色的喽,这不就拥有自己的颜色了吗?于是,他选了一片最绿的叶子,高兴地站在上面。
啊,小变色龙果然一直是绿色的呢!但是,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这只小变色龙也跟着变黄了。后来,他又随着叶子变红。直到叶子飘落,小变色龙掉到土里,变成了泥土一样的黑褐色。整个冬天,小变色龙一直维持着这个颜色。
春天来了,小变色龙去一片绿地上活动,在那里,他遇到了一只绿色的变色龙。他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绿变色龙,并感叹:“我们这一生真的就永远不能拥有自己的颜色吗?”
绿变色龙比小变色龙年长,也比他智慧一些。绿变色龙说:“如果我们俩在一起,虽然颜色还是会变来变去,但我们俩的颜色永远会一样,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于是,两只变色龙走到了一起。在绿草地上,他们都变成了绿色;在紫花丛里,他们都变成了紫色;在枯黄的叶子上,他们又都变成了黄色;在蘑菇上,他们变成了红底白点的花色……他们再也没有分开,过上了快乐而满足的生活。
怎样讲好这个故事
生物知识科普
变色龙为什么能变成不同的颜色呢?家长可借此给孩子科普一些简单的生物常识。
比如,变色龙是一种典型的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它能随身边不同的事物改变体色。这种保护色是长期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为的就是保护自己不被别的生物伤害。
类似的还有警戒色,比如,一些鲜艳的毒蘑菇,为了防止被食,产生了对一些植食动物警告的色彩。还有拟态,像枯叶蝶,它们停在树枝上,像一片枯树叶。家长可下载一些相应的图片帮助孩子了解这些小常识。
认识自我,敢于做真实的自己
变色龙羡慕别的动物有自己的颜色,没准别的动物还羡慕它能变化颜色呢!
变色龙没有自己的颜色吗?不,它的存在就是一抹独特的颜色。
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存在,都有自己的价值。正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颜色、自己的用途,这才形成了多彩多姿的世界。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代替不了谁。不要去羡慕别人,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不妨和孩子做一次“说说自己”的游戏,让孩子对自我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如何面对命运
这个话题对孩子来说可能有点儿深奥,家长可以选择性地给孩子讲解。
变色龙没有自己的颜色,很苦恼,为此,他甚至坚持了一个冬天。可是当他发现“没有自己的颜色”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时,他接受了自己。这个故事的作者李欧·李奥尼终生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令他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都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气息。
变色龙无法改变自然,他生下来就是这样的,他永远都不会有自己的颜色,他只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色。执着地站在绿叶上的变色龙的内心究竟是抱着怎样的希望?而他最后不可避免地变色,他的内心又有着怎样的不甘和挣扎?对于这些,作者都轻描淡写地略过了,变色龙最后是怎样平衡的呢?他选择了和另一只变色龙形影不离。这样,即使还是变色,但终归总有另外一只变色龙的颜色和自己一样,这也就是李奥尼给出的有关“面对命运”的特别有趣的答案。
好故事为什么好
苦苦寻找着属于自身颜色的变色龙最终接纳了自己,用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
先不说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就是家长,又能有几个人完全接纳自己的孩子呢?有人调侃: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生物完美无缺,听话、聪明,是个天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将来能考上北大、清华,无所不能……
我们总是习惯这样的句式:“别人……”正如变色龙一样,念叨着“你看,别的动物都有自己的颜色,我没有”。接纳也是一个挣扎的过程,变色龙追赶着一片树叶,执着地经历了两个季节,最后还是接纳了自己,接纳让他从此过上了快乐满足的生活。这也给了我们所有家长一个宝贵的启示。
要让孩子学会接纳自己,不是一个故事就能解决的,需要时间、阅历、思考,但这样的理念会给他一个良好的导向和心理建设,这是基础。所以,我们要给孩子讲这个故事。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的接纳环境,如果父母都不接纳孩子,又如何强求孩子接纳自己呢?请家长先阅读这个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