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详情

地球史诗 46亿年有多远
ISBN:9787555288428
作者:苗德岁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1-7-30
年龄/主题/大奖/大师: 8-10(3-4年级)、10(5年级)以上、科普、儿童文学(文字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由真正的科学家为9—15岁青少年撰写的科普作品,具有“孩子读了不觉深,大人读了不觉浅;外行读了不觉深,内行读了不觉浅”的通识特点。作者以严谨而生动的文笔,辅以丰富、珍贵的科普插图,系统讲述了地球的起源、演化与变迁、生物演化等自然奥秘,带领读者发现科学之美。 一册书涵盖多学科知识: 地球历史、板块构造、大陆漂移、火山地震……(契合初中、高中《地理》) 生命起源、生物进化、化石、达尔文……(契合初中、高中《生物》) 原始人类、古代文明、工业革命……(契合初中《历史》) 石灰岩、化学物质、化肥……(契合初中《化学》) 宇宙大爆炸、自然资源、新能源……(契合初中《物理》) 诗词歌赋、文言文、中外文学名著……(提升语文素养) 双语名人名言、专业词汇中英对照……(提高英语水平)

编辑推荐

★权威科学家,一流文笔,助力孩子阅读与写作 ★汉语世界首屈一指的地球科学原创作品 ★通识教育特色,海量硬核知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贴近课堂认知,精准应对小升初需求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跨学科思维 当你清理孩子“过时”的书时,这本书可以一直摆在书架上。这部科普作品,孩子至少可以读三次:次是小学高年级、小升初阶段,因为它深中有浅,通俗易懂,适合“预热”;第二次是初中阶段,因为它浅中有深,完全配合初中的课堂认知,适合“强化”;第三次是高中阶段,因为它融会贯通多种学科,饱含科学思维和科研精神,可以“温故而知新”。更重要的是,每次翻开这本书,孩子都可以在阅读世界、阅读生命中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在线试读章节

石头能开口说话吗 1669年,丹麦医生斯坦诺进一步推断,先沉淀形成的岩石位于底层,后来沉淀的岩石位于它们的上面,越往上,岩层越年轻。因此,岩石的层层相叠反映了地球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整套岩层就像一本地球历史的大书。 这个推断现在看起来很简单,却是地质学的基本原理之一,称作地层层序律。 当你在沙坑里玩沙子时,可以试试看:是不是先撒的一层沙子落在后撒的一层沙子下面? 如果是,这就叫作自然法则,它不需要“神力”的干预,而且是可以重复的。其实,这也是科学与神学的分水岭:科学依靠自然法则,神学则依靠“神力”和“奇迹”。 下面,我们谈谈科学家是如何根据自然法则去阅读地球历史这本大书的。 地球历史这本大书,是写在石头(地层)里的。要想读懂这本书,就得让石头开口说话。前文提到的丹麦医生斯坦诺,是早发现石头能开口说话的人。 1666年,斯坦诺在意大利旅行时,当地人捉到了一条鲨鱼,把鲨鱼头剁下来,交给他做解剖学研究。第二年,他发表了论文《鲨鱼头部解剖》,因此熟悉了鲨鱼的牙齿。 后来,他到了西西里南部的马耳他岛。当地岩层中盛产一种奇石,被本地人称作“舌形石”。斯坦诺看到这种石头后,马上就认出来了——它们是鲨鱼的牙齿变的! 鲨鱼生活在附近的地中海里,它们的牙齿怎么会跑到岛上的石头里呢? 斯坦诺是这样推理的: 鲨鱼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动物,不会自己跑到陆地上去; 岛上的这些岩层(石头),必然是由海里的沉积物变来的; 在沉积物沉淀的过程中,鲨鱼死后留下的牙齿(鲨鱼是软骨鱼,软骨一般不容易保存下来),或者从鲨鱼口中脱落下来的牙齿,被埋在沉积物中,并与沉积物一起硬化成石头; 4.这些石化了的沉积物(连同其中的鲨鱼牙齿)被抬升起来,形成了马耳他岛。 1669年,斯坦诺又发表了一本科学小册子,书名非常绕口——《论关于岩石中包含自然形成的硬物:绪论》。 在书中,斯坦诺指出,“自然形成的硬物”是指古生物化石。包含化石的岩石原本是泥沙,因此死亡后的生物体才能被埋在里头。后来,泥沙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变成了岩石。像鲨鱼牙齿这样的硬体部分成为化石,保存在岩石中。 显然,斯坦诺对“舌形石”成因的解释,跟前文提到的达·芬奇对贝壳化石成因的解释是一模一样的。 他们两人的解释都说明,这些化石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什么“诺亚洪水”呀,或是“上帝埋在岩石中的小玩意儿”等超自然的神奇力量造成的。 既然是天然生成的,不是以超自然方式形成的,那就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完全不是像上帝挥了挥手中的魔棒那样快。 由此,斯坦诺的推理不仅使人们认识了化石的真实成因,而且首次利用岩层中的原生构造,让石头开口说了话。

他们说

我小时候能接触到的优秀科普书籍极少,因而十分羡慕现在的青少年,有幸能够阅读到像苗德岁先生这样的专家学者为他们量身打造的科普读物。苗德岁先生的专业背景、文字水平和讲故事能力,使这部书格外地与众不同。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 沈树忠 古人创作的史诗为什么往往会有创世神话的内容?屈原的《天问》为什么会有那一连串追问?人类无休止地探寻地球生成和演化的奥秘,不仅在于她是人类的家园,还在于她是人类的母亲。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赵世瑜 《地球史诗:46亿年有多远》一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极适合作为青少年的课外读物。作者苗德岁先生意在激发读者“阅读”天地,而当人们放大思维的时空尺度后,对人生一定会有新理解。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 周尚意 在《地球史诗》里,我们可以行地球上的万里路,读地球历史的万卷书。这本书语言亲和易懂,主线、副线相辅相成,既有知识的讲解,又有相关学说和科学家的介绍,是爱好地学的大小朋友的优秀读物,也是地理教育工作者的优秀教辅。 ——清华附中地理高级教师 唐秀梅 地球是一本神奇的大书,这本书里的故事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只是里面的很多语言晦涩难懂。苗德岁老师就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地球史诗的壮丽和精彩。 ——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 史军 苗德岁先生的《地球史诗》篇幅精悍却容量惊人,不仅图文并茂地普及地球科学专业知识,更博古通今地勾连起诸多科学巨匠的精彩思想,可谓文质彬彬,相得益彰,值得每位地球人用心品读。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陈楸帆

书摘与插图